APP下载

神经内镜下经—鼻内—扩大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8-12-07刘佳江婵玉王晶晶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1期
关键词:神经内镜临床护理

刘佳 江婵玉 王晶晶

【摘 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内-扩大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组患者行神经内镜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护理方案。结果:全部患者均给予肿瘤完全切除,并按照肿瘤切除Simpson分级,如下:Ⅰ级65例,Ⅱ级25例,78例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内-扩大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在实施期间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保障治疗的安全性,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 神经内镜;鼻内-扩大蝶窦入路切除术;鞍结节脑膜瘤;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1-171-01

鞍结节脑膜瘤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底肿瘤,主要起源于鞍结节、蝶骨平台、鞍隔部位以及前床突,根据其解剖位置及结构可见,由于绝大多数的鞍结节脑膜瘤周围连接着较为重要的血管及神经,再行手术切除时会存在诸多的难点[1]。尽快目前显微外科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但仍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脑组织以及颅神经并发症,对治疗结果及预后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就对临床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现我院针就此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我院行头颅CT及MRI,结合临床症状确诊,术后病例证实,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神经乳头水肿、象限盲、性欲减退、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全部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在29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2.4)岁,病程在6d至2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16.3±2.3)个月,瘤体直径在3.0至7.2cm之间,平均瘤体直径为(5.3±0.6)cm,术后病理证实为内皮型40例,沙粒型15例,上皮型12例,血管型13例,混合型10例。

1.2 神经内镜方法 该组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内镜下治疗,手术选择的入路为经鼻-蝶窦入路,操作过程如下:帮助患者摆放仰卧位,将躯干轻度抬高,头向后仰,对手术区域及鼻腔粘膜采用0.5%的碘氟消毒,常规铺巾,暴露出双侧的鼻孔及前鼻棘。沿着中鼻甲与鼻中隔之间,使用内镜进入直至充分显露出蝶窦隐窝,在找到蝶窦开口后,将鼻中隔后部的粘膜切开后,于蝶破嘴处将鼻中隔后部推开将蝶窦前壁充分显露出来。采用磨钻将蝶窦前壁去除后,进入到蝶窦腔内,将腔内粘膜去除后,继续使用磨钻,将中隔暴露蝶窦的后壁以及外侧的壁鞍底去除,期间注意对颈动脉及神经隐窝等结构进行保护。对骨质磨除时,将其磨除范围直径控制在1.5至2.0cm之间,在鞍隔水平上方对肿瘤附着处的硬脑膜进行烧灼,将肿瘤血供离断,打开硬脑膜后,将肿瘤切除。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利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关于疾病的问题,并给予切实的指导,将所指定的护理计划以及配合方法告知给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术前营养的补充,鼓勵其多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对于体质较为虚弱的患者,给予静脉使用脂肪乳、白蛋白以及复方氨基酸等,充分补充电解质及水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3]。另外,在术前3d为患者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滴鼻液对鼻腔进行清洁,帮助患者摆放出平卧位,以头后仰位的方式滴入,每日滴入6次,每次滴入3滴。在术前1d为剪除鼻毛,观察患者是否有鼻道炎症以及鼻窦感染的情况,指导患者张口呼吸,做好常规检查、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视野及视力检查等。

1.3.2 术后护理 对于接受了全麻的患者,帮助其在清醒时摆放好平卧位,将其头部偏向于一侧,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意识清醒以及生命体征的完整,以帮助促进颅内静脉回流,有效的降低颅内压。加强对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以及瞳孔情况的观察,一旦出现意识模糊程度加深的情况立即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另外,对于接受了全麻但尚未清醒,保留气管插管的患者,严密的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音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观察,对于存在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利用轻柔的手法将其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除,注意操作动作轻柔,避免对呼吸道粘膜造成损害等。此外,对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以及肌肉力量改变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出现了术后肢体运动障碍或者是病理反射阳性的情况,需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颅内血肿,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意识的观察,必要时协助患者进行颅脑CT的检查。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给予肿瘤完全切除,并按照肿瘤切除Simpson分级,如下:Ⅰ级65例,占72.22%,Ⅱ级25例,占27.78%,78例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占86.67%,但仍有10例患者的视力未得到改善,占11.11%,2例患者因肿瘤体积较大,占2.22%,直径分别为7.2cm、7.1cm,对患者的视神经及视交叉产生了明显的压迫感,后改为进行显微镜下开颅手术,但术后患者视力未改善且出现了进一步的恶化。

3 讨论

早在1969年,Handy在报道中指出了手术显微镜经鼻蝶手术将鞍区肿瘤切除后可获得显著的疗效,并随着接下来的发展与进步,明显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随之造成的创伤也逐渐减少[4]。但有学者认为显微镜下经-口-鼻中隔-蝶窦等途径入路因手术视野较小,鼻腔撑开器能够对鼻粘膜造成压迫性损伤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5]。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与进步,微创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神经内镜下各类经过改良的手术方法能够更好的将鞍区以及周围病变的组织及结构暴露出来,即使对于病变范围较广的患者也仍可发挥显著的效果,但同时对其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通过加强术前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强调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的重要性,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护理服务方案,与主治医生以及患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方式,切实的为患者解决了在神经内镜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神经内镜下经鼻内-扩大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在实施期间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保障治疗的安全性,促进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谢申浩 , 洪涛 , 唐斌 ,等.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6 , 22 (6) :438-441.

[2] 张林,谢宝树,姚文益,等.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处理[J].中国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6,21(9):45-46.

[3] 邓平,阙双林,祁小龙.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38-39.

[4] 孙冲,熊佳宁,薛永,等.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4):23-24.

[5] 毛慧敏,方家香,胡庭香,等.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的护理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15):10-11.

猜你喜欢

神经内镜临床护理
脑造通器联合脑内镜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内镜下经鼻蝶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
神经内镜下经蝶垂体大腺瘤切除并鞍底重建术临床探讨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