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2018-12-06毛来宝

新一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提升阅读兴趣

毛来宝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的阅读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其想象力以及分析、观察力、抽象概括、记忆力、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也处于发展状态,重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命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投入到阅读之中,熏陶陶冶,扩大视野,积累知识,不断锻炼自我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关键词:阅读;兴趣;素养;提升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缺乏知识储备,缺少生活经验,阅历浅显,等等特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培养兴趣、提高素养,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持续性常态进行,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良好的阅读习惯得到培养,学生才会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倾心于阅读,沉迷于阅读,不断地加深理解体验,将所感所思付诸笔端,期间受到文学艺术的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和精神洗礼,从而享受审美乐趣,自然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潜移默化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都会得到提升。

一、拓宽渠道多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多读,能将所读部分的字、词、句印在记忆中,词汇语言获得积累,在以后阅读中,便有无形之中迁移的能力,阅读能力随之提高。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与之相关联的文章都能够让学生涉猎,发挥学生的主體性,多读多思多看。如果一拿到课文,老师开口便讲,即使讲得眉飞色舞、天花乱坠,学生对文章也知之甚少,缺乏先期的阅读基础,茫然居多,理解起来也会费劲吃力。例如,教学《七律 长征》一课,长征对于学生来说历史久远,很难很快进入课文,所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就搜集了很多资料并大量阅读和长征有关的文章,《飞夺泸定桥》《丰碑》《一根火柴》《金色的鱼钩》,并让学生在课上充分交流,由此学生对于长征有了清楚认识。默读、朗读、诵读等,都是读的方式,当然,在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读,如集体读、分角色读、轮流读,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重视阅读积累,不断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阅读活动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要将储存的思想材料与读物内容在头脑中建立起相互间的联系,然后再通过自我创造性的思考深入解读文本。这种心智活动积极、活跃、充满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一些有思想性、文学性、并适合学生阅读的美文激发引导,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特点认真阅读、理解记忆,投入其里吮吸精华,引导学生因文制宜,读文章都有收获。如,古诗寥寥数语,去解读它也实在是太为简单了。但学习古诗词要追求一定深度,不能停留在对诗词意义的理解上。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教师的适时引导,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学生读一两遍,就能知晓文字意思。但是如果不去深度挖掘追寻作者的本意,那么,学生是无法体会李白在茫茫月光中走向精神家园的那种心路历程。又比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学生动用自己习得的语感能力,理解诗意不在话下。而如何让理解更有蕴意,更有深度探寻,需要教师步步引导设问,“同学们,柳宗元真的是在钓鱼吗?”这一问将学生浅显理解引向纵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在锻炼自己的意志。”“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散心。”“他因为觉得自己的人生的处境,就像是这冰天雪地之境,所以,独自一人冒雪在江中垂钓,以期需求一种突破。”……也有学生“他不是在钓鱼,他在钓一个春天”一句石破天惊,全班学生立刻接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学生有了理解上的一次次积累,向着深入方向探究,则会不断闪现思维的创新火花,给课堂不一样的活力。

三、培养良好习惯,重在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靶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保有持久的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变成自我的个人爱好。阅读教学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做出合理的引导,能分析评价的同学做到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能捕捉关键信息、整体感知力强的学生做到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能力较差不知从何读起的学生,能做到对文体进行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同时搭建合作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大胆交流,说心得,谈体会,从而不但加强学生对阅读的认知,并从交流中发出自己个性的声音,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阅读文章、方法,从而不断提高知识储备,并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

四、理解文本形象,提高鉴赏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应多问学生,“你读了这篇文章,受到什么启发,有何感想?”应该尊重学生们的见解。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阅读感无不同,自然有不同的阅读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形象与实际生活联系,引发学生从生活中找原型,从而深刻体会和感悟。教师要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优秀健康有益的读物,广泛阅读以此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局限和不足。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积累文学知识,坚持多读多记,达到自我升华。培养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学会利用多样化学习路径,形成创造性的思路,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有效解读文本。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提升阅读兴趣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