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探索与实践

2018-11-19陈韵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30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中

陈韵君

〔摘要〕高考改革将生涯教育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实施生涯教育应结合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从学校层面建构生涯课程体系,将学校所有与生涯教育相关的课程和活动串联起来成为一个系统性的生涯大课程。本文结合系统生涯规划法,探索出九大类型生涯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涯发展能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助力。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课程;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0-0024-04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时期,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论,高中生正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期,他们具有强烈的进一步了解自我、探索自我的意愿,具有理性思索未来生涯发展的能力,所以,在高中开设生涯课程切合高中生成长的需要。

国务院于2010年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各高中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专业等多方面的指导……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2013年,《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是当代高中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与教学、管理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生涯教育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建设。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在浙江、上海试点高考改革 ,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发展。高考改革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使高中生面临新的问题和多样化的选择,如何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生涯指导,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实施生涯教育是我们的现实需要。

在高中,实施生涯教育应结合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否则只能是脱离实际的空谈。应该从学校层面建构生涯课程体系,将学校所有与生涯教育相关的课程和活动串联起来成为一个系统的生涯大课程,将生涯课程作为实施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覆盖学校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那么,如何结合学校的日常管理,建构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的生涯课程,是生涯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生涯课程要建构得科学合理需结合系统生涯规划法,系统的生涯规划应包括:(1)生涯唤醒(觉知与承诺);(2)深入了解自己(知己);(3)认识外部世界(知彼);(4)学会自己作抉择(决策);(5)行动落实(计划);(6)再评估调整。生涯是发展的,人在变化,世界也在变化。在生涯行动过程中要不断认识成长中的自己,认识已经改变了的外部环境,不断调整决策和行动。所以,系统的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螺旋式变化的过程。

我经过多年的思考、观察与实践,结合系统生涯规划法,探索出九大类型生涯课程。

一、由心理教师承担的生涯课

2016年10月,在海南省教育厅支持和领导下,我和同事们历时一年,合作编写《筑梦人生——海南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试用)读本》(以下简称《筑梦人生》),以此读本为基础,由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工作特点,分别承担《筑梦人生》读本的相应教学内容。没有心理教师的高中学校也可由生涯教师或是班主任来承担这部分生涯课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及生涯课的实施效果,任课教师可在每节生涯课后请学生们填写“生涯课反馈表”,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改进生涯课程,让生涯课程更贴近进学生,更切合学生的期待和需要。“生涯课反馈表”设计如表2所示。

二、由班主任承担的生涯主题班会课

班主任除了承担表1中的生涯课程外,在生涯主题班会上还可开设生涯主题研讨活动、专业人士或职场达人进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学生分享活动。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情况最为了解,当本班学生出现生涯困惑或者班主任希望学生关注某些生涯主题时,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生涯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对于一些不太了解的领域,班主任可借助家长资源或社会资源,请专业人士或职场达人走进课堂,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生涯主题班会也是学生交流分享的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社会实践及寒暑假进行的职业访谈、职业体验的感受和收获在此分享。职业体验分享主题班会是一种从学生的视角去感知社会、体验职业的方式,能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的职业。

三、学科渗透生涯课程

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不应仅限定在特定的生涯课程中。高中各科教材的内容既是未来职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又是开展生涯教育的好材料,学校鼓励学科教师挖掘蕴藏在各个学科领域和学科教材中丰富的生涯教育素材,将生涯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内容中,在各学科中实现融合教学。例如,高中生对于物理学家、数学家的名字很熟悉,但是对于他们的成长故事却知之甚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物理学家例如牛顿、数学家华罗庚等的成长故事讲给学生听,分析其生涯发展的过程,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生涯的角度,重新看待物理学家、数学家,实现生涯教育与物理学科、数学学科的联动。除此之外,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职业类型及其发展现状、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

四、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与,为实现学生共同愿望,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学生可在门类众多的社团活动中探索自己的个性特质、兴趣方向、价值观等,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学习研究、组织协调、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等多种能力,这些都是生涯發展的核心品质,对学生的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生涯研学课程(社会实践)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指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实施计划。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青少年生涯研学课程”,内容包括走进学校企业、走进自然、红色之旅、现代工业、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国防、历史文化、科普等主题,倡导学生积极体验和感受,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可先提出明确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总课题,学生再分小组细化出若干子课题,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可行性报告;(2)学校提供若干社会实践路线,学生从中自由选择。相同路线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课题,理清探索思路,制定可行性报告。学生在走进自然、感受社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实践,做好记录、总结、宣传等工作。学生在回校后完成相关的实践报告和成果的研究整理,在班会课上交流分享,并参加班级、校级和全省(或全国)科技创新大赛的评奖。同时,优秀成果可在校内外展出,并召开校级优秀成果报告会,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六、职业访谈及职业体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就是亲身入职场进行职业访谈和职业体验,这是有别于学校生涯课程的直接体验的方式。学校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各种职业当中进行职业访谈和职业体验活动。但是,未成年的学生自行到社会上进行职业体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和校友会,号召不同职业的家长和校友们给学生提供职业体验的机会,学生可在家长和校友们提供的众多职业当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走进该职业,深入观察、体验和了解。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布置不同的职业体验任务。例如,低年级学生职业体验的要求:(1)初步了解职业概况,包括岗位工作职责、职员构成情况等;(2)初步了解行业内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等;(3)某一职业的日常观察和职业访谈等。高年级学生职业体验的要求:(1)了解职场人才的要求,思考如何锻炼提升职业能力;(2)完成工作体验任务;(3)小组合作开展生涯课题研究等。

七、校外生涯教育精英团队课程

生涯教育单靠学校的师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积极开发家长和校友资源,通过家长会和校友会的方式,邀请家长和校友积极为生涯教育出力。学校可将家长和校友的职业分成不同类别,从各类职业中挑选积极参与、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引领者,组成校外生涯教育精英团队,定期在学校开展关于职业分享的讲座,学生可通过讲座对不同职业有所了解,对感兴趣的职业与校外生涯教育精英团队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校外生涯教育精英团队的讲座为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和职业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为学生对自己人生未来的选择提供了更多信息,有助于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为未来的人生作准备。

八、家长学校——为家长开设生涯课堂

生涯教育与指导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和社会的支持,因此,针对家长开设的一系列生涯教育普及讲座是非常必要的。当家长意识到生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就会努力给孩子创设了解社会发展、职业世界的机会和条件,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开展个性化生涯指导,增进亲子关系,发挥家庭生涯教育的作用,与学校生涯教育相辅相成,形成教育合力。

九、网络职业体验课

高中生学业任务重,能够亲身体验职业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在线模拟职业体验课程从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难题。在线模拟职业体验的三要素是职业角色、职业情景和体验任务。学生通过在线模拟职业体验,进入某一职业角色当中,体验这个职业的工作环境,完成该职业角色的工作任务。线上完成模拟职业体验操作简单,同时具备成本较低、效率高、个性化、可观察可评价等特点,但是对该软件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真实性和适应职业变化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学校可构建生涯导师机制,为每个学生配备生涯导师,负责学生的德育、生涯规划、学习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还可设立专门的生涯发展咨询室,由具备生涯规划师认证的教师轮流值班,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切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指导。

总而言之,高中生涯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生涯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需要在构建高中生涯课程的道路上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方伟. 北大-北森职业规划丛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黄天中.生涯规划概念——生涯与生活篇[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8.

[3]王剑.高中生涯教育的课程学研究[J].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4]刘骁.高中学校生涯教育的多元化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8(1):5.

(作者单位:海南中学,海口,571158)

編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高中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