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课堂中应用数学游戏教学的应用策略

2018-11-14倪建平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往往是枯燥无味的,而游戏是他们最熟悉,并乐于参与的活动。在小学课堂数学教学方法应用中,采用数学游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本文对数学游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原则以及策略做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策略

一、 借助游戏导入,提高学生的情趣

新课在开始时的导入非常重要,因为小学生还没有从课间的休息、玩耍的状态中转换过来,不能很快地转换思维,注意力也不能集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数学游戏,应用数学游戏将新课导入进来,不仅可以将学生们的注意力立刻转移过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新课的教学环境中,还能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上“平均数”这节课时,教师设计一个“拍球”游戏,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找出两名学生做记录,统计每个人的拍球数,最后男生组拍球总数大于女生组拍球总数,有学生不服气,认为男生有20人,女生只有18人,这样不公平,那么,怎么才可以公平呢?学生开始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有学生说:“可以平均一下男生每个人拍了多少个,女生每个人拍了多少个,再进行比较。”这便从实际情境中得出了“平均数”这一概念,教师便可以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平均数。这时,趁热打铁,出示例题,让学生思考解答,此时的学生沉浸于游戏带来的乐趣中,积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去解决问题。

二、 新授中采用游戏,增进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自制力差,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做小动作、注意力分散以及思维放松等状况,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新授的内容,合理地采用游戏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小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数学难题等,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在题目中能熟练地运用。新授时,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正方形纸张,进行对折,将正方形纸的1/2涂上阴影,然后,学生将这张纸再次进行对折,找出自己认为和1/2相等的分数,以此类推。学生们进行动手操作,都积极参与了进来,最后发现,与1/2相等的分数有2/4、4/8、8/16……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上讲台来说为什么1/2=2/4……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游戏环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 练习中渗透游戏,加强知识的巩固

新授之后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也可以从练习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一味地练习,采用题海式的教学会让学生有压迫感,为了完成任务而去练习,达不到巩固知识的效果。练习与游戏相结合,学生既不会感到不耐烦、无趣,同时也加强了知识的巩固。

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做练习,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在玩中复习知识,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后,教师需要检测学生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教师随意说出乘法算式,然后学生快速地报出答案,如教师提问“3*7”,学生快速回答“21”,轮流进行下去,也可以增加规则,如果答案是5的倍数,则学生不要说出答案,用手敲一下桌子。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来考考老师,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回答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说错一些,考验学生的反应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也不会让学生感到疲倦。

那么在小学课堂中应用数学游戏教学需注意哪些要点?

四、 选择合适的游戏任务

数学游戏进行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游戏任务,教学才能事半功倍。那什么游戏任务才是合适的呢?首先,教师在课前应该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结合教學内容设计游戏,明确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不能让学生沉迷于游戏,将精力过多地放在游戏上,游戏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手段;第二,游戏不能太单一枯燥,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对教学没有帮助,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融在游戏中,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第三,教师设计游戏应该让学生动起来,不能只是教师自己演示,要以学生为主。

五、 合理安排游戏时间

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如果长时间都处于游戏活动中,会让小学生忘记学习的任务,沉迷于玩游戏,导致最后完成不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游戏时间设计得太短,无法保证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游戏的过程,则失去应用游戏的意义。所以,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保证游戏环节的环环相扣,让游戏的作用达到最大化。在游戏达到最佳状态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

六、 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不管在教学中,还是在游戏中,都应该清楚,学生是主体,教师一味地灌输并不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点。教师需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出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对于学生正确的想法,教师应该多表扬,这样就会鼓舞其他学生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气氛;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不应该直接否定,也不要不予理会,应该耐心地为学生讲解,让学生发现自己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打好基础,有扎实的地基才能盖成高楼。游戏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教师利用游戏的娱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轻松地教,学生愉快地学,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本文主要从在小学课堂应用数学游戏教学的意义、原则、策略以及注意点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继续研究,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冯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16):101-102.

[2]李学兵,牛会.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5(4):244.

[3]陈慕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1):193.

作者简介:倪建平,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