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18-11-14黄艺苹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逐渐发生了改变,当代的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有许多方面,如想象力、人际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一些特别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满足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新要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坚持把实践当作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用丰富新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观念,建立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学校生活中与其他学生交流、合作,发展自身各方面的素养,使原本单一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各方面兼具的丰富知识。

一、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相对简单,趣味性也相对更强一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主动探索问题的解答过程,甚至在课余时间也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因此,在小学生建立学习观念的阶段,教师需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挖掘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课程进度合适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开展相关探究活动,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的奥秘,并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了解,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简易的纸板、彩笔、剪刀等材料,带领学生亲手制作一个“时钟”,在制作刻度和时针、分针、秒针的过程中,学生对时钟的工作原理能够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同时,亲手制作教学用具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课堂趣味性也能够有一定的提升。

二、 在合作沟通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是学生身体、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萌芽期,在这一重要的时期,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难度较小,素质教学也更加容易开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课标中提出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有利于班级建设。学生之间共同学习,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发挥自身的作用,培养自信心,同时练习与其他学生的交往和沟通,在学习中锻炼交际能力,发现、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点,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进步,达到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每四到六个同学为一组,在一个学期内,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以及小组任务,一起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教师在分组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性格因素,使学生在小组中既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够从其他同学的身上学习到自己缺少的优秀品质,同时也需要积极关注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情况,在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抗拒、不配合时,及时地调整分组情况,使后续的小组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对于学生来说,合作比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增加对各小组的观察力度,及时处理各类问题。

三、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完整评价体系

长久以来,教师和学校一直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其他重要素质,这极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素质衡量的偏差,使得教师对学生能力、素质掌握不全面,不能设计科学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固有的教学模式很有可能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弄巧成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完整、全面的评价体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全面考评,最终得出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而不是仅仅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对学生划分等级,做出不完善的评价。

例如,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增加课堂表现成绩、课下活动参与成绩、小组成员互评成绩等等,课堂表现成绩可以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等,课下活动参与成绩包括小组讨论的参与次数,以及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还有一些主动完成的扩展内容等,小组成员互评则是指每一个教学阶段完成后,小组成员间对各自在小组中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与其他成员间的交往情况,反映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评价学生的素质增添了新的角度。

在这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当根据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各种评价因素设置较为科学的评价权重,不同的课堂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权重也各有不同,例如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这一部分,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两方面加重评价权重,而对学生讨论、计算等方面降低一定的权重,而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则应当相应的加强计算准确度、计算速度等方面的权重,减少想象力、问题提出等方面的权重。老师应当在教学之初便对本堂课的评价权重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对学生阐述本堂课的主要评价标准,从侧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堂课应当掌握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四、 结语

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的不懈努力,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極支持,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展课程时,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沟通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增进同学间的感情,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5):72-78.

[2]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11):45-48.

作者简介:黄艺苹,二级教师,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