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

2018-11-10黄烈佳

世界家苑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黄烈佳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教学目的不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原名叫做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是一种认知行为,除了对学科知识的认知之外,还包括对情感以及道德价值观的认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让学生具备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生活与学习均十分有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基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法治素养。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现如今道德与法治课堂核心素养共包括4个方面,分别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现状

随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开展,可让广大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同时能让学会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让其提前了解外面的世界,从而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然而,在开展这门课程的过程当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多年的影响,中考主要是考语数外几门学科,因此大家很少会将精力放在这门课堂上。其次,这门课程与实际结合过少,甚至有些脱离实际。正是由于不太重视这门课程,所以教师并不会花太多的精力去备课,基本上都是对着教材讲解理论知识,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自然难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此外,教学方式十分单调。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主要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台上讲解,学生在台下做笔记,整个过程十分枯燥,毫无新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好自身德育建设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而言,教师是课堂实施的主体,一堂课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眼球,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认清自己的定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教学时,以自己深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用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学生,从而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另外,教师也要做好自身德育建设工作,这也是对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可定期参加一些相关的讲座,学习德育方面的知识,以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保持一颗永久学习的心,从而在课堂上去为学生做榜样,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1、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组成部门,一般是指学生在国际、国家或社会事务时所形成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要想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那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丰富,因此一般不具备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在课堂之上,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相关的影片,如为学生播放《战狼2》,观看过后让学生书写一篇观后感。影片将枯燥的字面变成生动的画面,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2、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

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主要是指让其具备一定的批判思维以及理性思维,并能够大胆探索。初中时期学生已经有了抽象逻辑思维,所以教师必须要课堂之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其能够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的使用力度。例如,教师在授课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交友的智慧”时,可组织一个辩论活动,辩题为“网络真的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关系吗”,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辩论。在上课之前,教师就提前告知学生辩题,让其先去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之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其学会如何深入分析,通过自主查阅资料与分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得以锻炼。

3、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而言,法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有义务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正面临关键发展期,此时进行法治意识培养,可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用法律保护与约束自己。在教学时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在授课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说说你身边有哪件事件与法律有关。同学们分享完之后,教师再列举一些青少年违法案例,如校园暴力等,让学生能够清楚辨别对错。

4、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观念

公共参与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参与,初中生的年龄尚小,很少有机会进行公共参与,教师可在课堂之上教授学生如何去参与公共事务,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实践活动,让他们切身处地的去感受社会活动。例如在授课七年级上冊《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时,可让学生思考怎样为敬老院的孤独老人送关怀。学生们集思广益,在思考时也会萌生去探望敬老院老人的念头,不止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家文化”,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当地敬老院去为老人送温暖,将之前学生所说的想法都付诸实践,让学生真切感受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明白了公共参与的意义所在。

三、结束语

核心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在长期接受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养成,核心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忠坡.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价值追求的应然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

[2] 陈友芳,朱明光.核心素养本位的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策略与指标[J].中国考试.2016(10)

[3] 刘坚,魏锐,刘晟,刘霞,方檀香,陈有义.《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

(作者单位: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