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舞蹈高等教育创新研究

2018-11-07王安妮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民族舞蹈创新与发展高等教育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在历经50余年的专业教育历程中已慢慢成熟,学科“从无到有”创建了一套高等教育教材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表演、教育、编导和理论人才。但伴随着社会的高度分工与市场需求的日新月异,学科面临着新一次的自我省视与自我否定,专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过渡已为大势所趋,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成长之路,探求民间舞教育之路的新方向。

【关键词】民族舞蹈 高等教育 创新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地质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项目批准号:ZL201802)“三融合”背景下科普创作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20-01

伴随着社会的高度分工与市场需求的日新月异,专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过渡已成为大势所趋,精、通、深、专的“职业化”教育理念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建立职业化的教育体系,走职业化道路成为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的发展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这门新生学科自“脱俗入雅”被纳入到专业教育的殿堂之始,在经历了50余年的风雨历程后同样开始探索其职业化教育的发展道路与具体构架。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中国民族民间舞伴随着业内外人士高度的关注与不懈的努力已由幼苗长成一颗大树,学科“从无到有”创建了一套高等教育教材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表演、教育、编导和理论人才。无论是“元素”后的五大民族,十大地区的学院派民间舞教材还是一台台标新立异的主题晚会与教学剧目都是民族民间舞蹈高等教育体系多年的“成果”,也是职业化民间舞得以为继的“基石”。或许是由于与生俱来的独特属性,从诞生之初学院派民间舞就注定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不论是“质疑”还是“声讨”,不论是“诘难”还是“赞扬”,所有的关注与关爱对于“有容乃大”的民间舞学科来说都是一剂良方,巨大的包容性使民间舞事业能够虚怀若谷的从谏如流。有道是不破不立,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职业化教育这一概念推出以后,学科面临着新一次的自我省视与自我否定。

学院派民间舞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产物,她不同于随性粗犷的原生民俗舞蹈,也不是指意不清的个人臆造品,她是一种“文化构成”式的东西,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整体风貌的一个浓缩品,是符合民族文化轨迹,体现文化精髓的一次伟大的“再造”。在创建之初被明确的定位:学院派民间舞是以原生的传统舞蹈形态与文化内涵为根源,以保护与传承民间舞蹈文化为目的,体现专业审美角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化舞种。这里所谓的“功能”当然就是教育。

有人说学院派民间舞依靠教学实践和舞台实践的成果奠定了她在中国舞坛上的主力地位。此话不假,民间舞学科从最早的“代表性教学”到“元素—短句—组合”的“根元素”教学,以及“以动律为中心择取主干动作和基本动作直到体现风格和编排典型组合”的“典型性”教学一直以来都在探寻着更为优化的教学方法;教材上以经过提炼的具有代表性、风格性、训练性的教学训练组合为主。长期的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们这一教育模式的科学性,学生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能够初步解决身体的支配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在动作的规范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体现。成绩不可否定,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在数十年的专业化进程中,学院派民间舞在技术和意识方面都已渐渐远离了原初的状态,“元素”后的课堂教材从形态上已经很难看到原生民俗舞蹈的影子了。面对层层转手愈来愈精的课堂民间舞教材,暂不提文化的缺失,学生在对民间舞风格的把握上都还达不到应有的水准。都说原生民俗舞是学院派民间舞的母体,是民间舞蹈文化内部最深层的观念,最根本的精神,也是民间舞发展与创作的“根”。学院派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也的确是依靠着这一“根”性在为我们掌舵,但经年累月的“闭关修炼”,势必导致学院派积弊重重,加之教师的自身经验、教材内容、课程设置等种种问题,使得我们“教着教着就‘跑了,学生学着学着就‘走了”[1]。“风格”不在,“文化”亦无从谈起,长期单纯的模仿式学习,更是养成了学生顽强的惰性思维定势,身体训练始终没有达到最佳状态。

在重申与强化民间舞职业化概念的今天,在当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如何使学生在肢体训练上对民间舞蹈文化有所承接,有所展现,摆脱“有技能没文化”、“有专业没思想”的怪圈;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肢体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必将成为是民间舞职业化教育的中心环节。一言以蔽之,当前的重点就是:重识传统,活跃思维。所谓重识传统,不是单纯的逆向回归,而是借助历史的维度认知自我,是从文化的角度关照而不是回到舞蹈本身的原始技术。当学生从根性上看到这种原生的舞蹈文化状态后,从心态到形态,从形态到神态的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所谓活跃思维,主要指教师利用各种引导与启发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打破长期以来风格组合给学生身体与心理带来的束缚,提高学生的认识与创造能力。

田野调查是“重识传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只有回到民间,回到属于民间舞的文化生态环境里,从民俗、民歌、民谣、道具等各种相辅相成的民间文化因子上了解学院派民间舞动作的原始含义、动变程度,才能使民间舞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只有用民族文化培养出来的舞者才是技术含量与文化内涵兼备的职业舞者,而这终教育才称得上是葆蓄人文传统,承续优秀文化。

“活跃思维”是民间舞走向职业化道路的另一有力保障,长时间来,我们曾以拥有丰富的舞蹈资源和它厚重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认为不需要为缺少创作素材担忧。然而,面对博大精深的民间舞蹈财富,却不知如何形成作品,导致创作滞后成为尴尬的现实。主要原因有两点:1.创作人员稀缺。2.创作心态保守。中国民间舞在动作语言、舞姿形态、创作手法、动作结构、逻辑性和节奏等方面有它自身的文化规律。一旦超出它的限度,所有的动作将成为支离破碎、毫无意义的“臆造品”;一旦民间舞意义框架消失,文化就不复存在。因而,学院派创作应是在规则中创造和发展。这种规则使得许多没有系统学过民间舞的编导不愿涉足民间舞创作,导致优秀作品和编导屈指可数。

创作心态保守源于人们对于民间舞的“保护”意识过高,使得创作不得不“瞻前顾后”。创新过度,属性受到质疑,过于保守,又脱离时代。因此,我们亟需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专业的民间舞编导,挖掘出更多有专业背景和创新能力的编导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拓宽学生对于传统动作和套路的认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摆脱传统的窠臼,转换思路,拓宽视界,再由教师对动作的解析和引导,帮助学生回到文化语境中。艺术的规律永远都是先“借”后创,这种“思变求新”的观念势必拓宽民间舞的发展道路,也为学院派民间舞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民间走向课堂再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度.《关于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动作分析课”的设想》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2]高度.《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架构》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孙振玉著《传统与现代》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年版

作者简介:

王安妮(1984-),女,湖北武汉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民族舞蹈创新与发展高等教育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