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运用疗效分析

2018-11-05姚黎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运用有效率

姚黎明

【摘 要】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运用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于门诊挂号单双号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自拟中医加味归芍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TP、AST等指标优于对照组,且觀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对比P<0.05。结论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患者予以中医汤剂治疗,可促使患者肝功改善,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汤剂;有效率;运用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6-113-01

乙型肝炎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具有一定流行性。临床上针对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上重点在于清除或持久抑制HBV复制,所用药物多为核苷类,但长期治疗可引起患者出现毒副作用,导致患者出现免疫耐受或病毒变异问题[1]。近年来,随着中医学发展其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有广泛运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中医汤剂治疗具有显著临床优势,本文对此予以研究探讨,旨在分析中医汤剂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运用疗效,概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于门诊挂号单双号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明确诊断,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腹胀、反酸、左上腹部疼痛等,排除存在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排除存在精神异常或诊疗不配合患者,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且同意。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7.5±3.8)岁,病程时间2-78月,平均(23.6±3.7)月;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8±3.5)岁,病程时间2-79月,平均(23.3±3.4)月。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及病情对比P>0.05,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患者采取促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苷等治疗,目的是对患者肝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予以血浆、白蛋白等支持治疗,若患者存在抗病毒指征则予以核苷类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自拟中医加味归芍汤,方剂药物有:柴胡、人参、黄柏、甘草、栀子等各取6g,半夏、枳壳、陈皮、砂仁、泽泻、郁金等各取10g,当归、香附、白术各取12g,白芍、车前子、茯苓各15g。上述药物加水煎熬,熬至500ml,每日氛早晚两次空腹服用,连续服用两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四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应嘱两组患者多休息,注意确保膳食营养,饮食清淡,尽可能戒烟戒酒。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分级为: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主症候积分降低超过70%,患者肝功指标、血浆蛋白等恢复正常;②有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主症候积分降低在70%-35%之间,肝功指标、血浆蛋白有显著提升;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主症候积分降低低于35%,严重者可发生恶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χ-±s)和百分比(%)表示,用方差t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ALT、TP、AST等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ALT、TP、AST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19例、17例、8例,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从中医角度来讲,主要是因为疫毒侵袭患者肝脏,引起肝脏脐血淤滞、脉络受阻,进而因为疏泄不通导致患者出现脾脏功能异常,从而造成患者出现胸闷疲倦、精神不振、胸胁胀痛等症状[2]。采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机体趋于平衡,尽早恢复,同时治疗种对患者产生的毒副作用较少。

本文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上采用自拟中医加味归芍汤药方,方剂中柴胡、当归、枳壳、香附等可以起到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功效,妊娠、白术、半夏、车前子、茯苓等可以发挥健脾、活络经血、益气利湿作用[3]。另外辅以黄柏、栀子可起到清热解毒效果,诸药联合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感染患者毒邪入侵情况,对患者脏腑气血功能有调节作用,同时减轻患者燥热伤阴情况,促使患者病情改善。总之,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患者予以中医汤剂治疗,可促使患者肝功改善,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玉铭.温阳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理论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4):75-76.

[2] 冯因克,刘亚敏,陈启龙.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9):28-31.

[3] 李游,颜迎春,王妍,田霞,张明香.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05):174-176.

猜你喜欢

慢性乙型肝炎运用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老年乙肝及HBV相关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IL—17、α—SMA及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