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合创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10-29李林博

文教资料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李林博

摘 要: 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既通又专”的要求。课程实践、实习实训、课外实践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三大环节。在课程实践这一基础环节中应实施“联合创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打破课程界限,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利用团队协作的实践方式帮助学生确立特长优势与发展方向;以综合性评价方式综合考量学生素养,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媒介融合大潮下,“通中有专”的全媒体人才已经成为媒体中流砥柱与主要需求。这一趋势为高校传媒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培养既能求通天下又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成为国内传媒教育目标。近几年,随着国内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走向成熟阶段,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成为该专业的重要议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要求学生具备与掌握多项实践技能。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探索构建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模式,大力培养熟练掌握各项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全媒体人才,以满足地方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现状

2000年后,国内高等院校开始大规模招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的地方本科院校。近二十年来,国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一直在不断探索革新,其中实践教学改革成绩更是有目共睹,但是存在一些不足。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成熟。

目前,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中,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通常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课程实践、实习实训与课外实践。首先,课程实践是以教学过程中的课程为单位,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技能提升,例如《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训练学生的电视策划技能、“摄像基础”训练学生的摄像技能、“非线性编辑”训练学生的影视后期编辑制作技能。其次,实习实训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毕业)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1]。实习实训的核心环节是毕业实习。毕业生实习通常安排在第四学年。目的在于在毕业前让学生深入传媒行业进行实践锻炼。学生通过对真实实践项目的亲身参与,提升实践技能。最后,课外实践主要包括寒暑假社会实践、参加专业竞赛、毕业设计等内容。课外实践是课程实践与实习实训的良好补充,三者共同构成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补充了理论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目前,该实践教学体系已在国内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广泛实施。

(二)课程实践环节综合性不强。

在上述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实践、实习实训、课外实践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课程实践的核心在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课程要求技能,实习实训的核心在于学生在实习中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课外实践的核心则在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成熟作品。其中,课程实践是基础、实习实训是提升,课外实践是最终目标与成果。因此,课程实践环节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关键,直接影响后两个环节的成效。但是,目前多数院校在课程实践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综合性不强的问题。未能从基础环节注重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具备,导致后续实践环节难以顺利开展,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多数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全面,囊括策划、采访、拍摄、导演、后期制作等多领域知识内容,但是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尚未打破不同课程之间的界限,综合性不强。通常以课程为单位独立布置作业、独立创作实践。如此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方面,使学生仅限于机械地、简单地课堂听讲,无法将学科知识体系灵活串联起来;在实践创作方面,不同课程的实践任务常出现雷同現象,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应付完成问题屡见不鲜,作业质量普遍不高,难以提交令人满意的作品。此外,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定位不准确、找不到努力方向,学习具有盲目性、懒惰性。因此,在课程实践环节需要建立实施跨课程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联合创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培养综合性、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打破课程界限,多门课程之间进行联合创作实践,使学生既具备综合创作能力,能够“单兵作战”,又有自身优势特长,得以进行团队合作。

(一)打破课程界限,建立联合实践教学方式。

“联合创作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打破课程界限,跨学科、多艺术门类、多媒介融合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是一种集影视技术、影视艺术、影视策划、影视宣传、影视运营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方式。该模式中,一学期多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授课后,向学生下达一项综合性创作任务,学生根据不同课程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完成任务,成果以作品形式呈现。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结合课程要求与培养目标,为学生评定成绩。“联合创作实践”教学模式可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学生的独立创作阶段,旨在培养学生采编播一体的综合实践能力,通常在大一、大二年级推行;第二阶段是团队创作阶段,旨在挖掘提升学生特长,培养“通中有专”的传媒人才,在大三、大四年级实施。

“联合创作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在日常教学中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课程间的联合实践创作。不仅能够使学生灵活利用多门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综合性实践做好准备。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正逐步在2017级、2016级两个年级中推行这一课程实践模式。例如2016级学生在大二上学期修读了“电视摄像”及“非线性编辑”两门核心专业课程,在学期中期的考核中,两名任课教师为学生下达了“制作MV视频”同一实践任务,学生可以综合调动两门课程所学技能,独立完成作品。两名任课教师分别依据镜头质量及剪辑效果打分。由于学生精力集中,产生了多部高质量作品,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重组班级单位,建立高效学生创作团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的良好势头,带来的是专业学生人数的增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班教学一直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的困境之一。专业的应用性要求学生有充足的实践锻炼机会。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与此相对的是,部分高校实验室建设滞后、实验设施不足。因此,在五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仅能够完成理论教学,难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此外,学生学习缺乏目标性与自主性,甚至部分学生滋生浑水摸鱼、蒙混过关的不良心态。

“联合创作实践”教学模式的第二阶段,将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拆分,以团队形式重新整合,形成四至六人的创作团队。学生在接到综合实践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在共同完成任务的前提下,稍有侧重,各自运用擅长的专业知识,在策划、编剧、导演、拍摄、后期制作、宣传营销方面各司其职,协作完成任务。例如文笔较好的学生负责策划和脚本的撰写,擅长摄影摄像的学生负责影片的摄录,爱好钻研后期制作的学生专攻影片的后期包装,对新媒体感兴趣的学生负责影片的宣传营销等。该实践模式能够使学生依据特长组合成紧密、高效的学生团队,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此外,以团队形式进行实践创作,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与发展目标,为学生日后择业与就业指明方向。目前,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通过推行“联合创作实践”教学模式,已在学生中建立了多个实践创作团队,这些团队经过不断的合作与磨合,已形成了完善的分工,创作出的作品多次获得河南省内外多个奖项。

(三)对照培养目标,建立新型教学评价方式。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今后我国普通高校将按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高等职业学校进行分类设置和评估、指导[2]。研究型大学以为国家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宗旨,凭借深厚的学科基础、健全的专业体系及优越的教学资源,为国家各领域输送高端理论研究人才。国家的发展,既需要基础科学,又需要应用学科,应用技术型人才与科学研究型人才同样不可或缺。因此,高等教育既应该包括偏重理论和基础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又要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数量在高等教育中应该居于多数[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开设院校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主,专业培养目标需要与学校建设目标相一致——培养应用型技术性人才。而教学评价体系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应用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传媒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具备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职业道德等。打破单一的以知识掌握程度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联合创作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一改以往以作品为唯一评分依据的现状,多名任课教师将各自从课程培养目标出发,分别从本课程角度对学生的实践创作成果进行评价、评分,并将团队协作能力等素养作为计分项,最终按比例整合换算成综合实践成绩。课程任课教师结合学生日常出勤情况及平时作业得分,与综合实践成绩按照比例加和计算,最终得到课程成绩。这一评价方式多方面考量学生素养,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三、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顺应媒介融合趋势,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传媒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更应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其中,课程实践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环节。在课程实践中应打破课程界限与班级壁垒,在学生中推行“联合创作实践”的课程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综合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至少一项专业特长,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鼓励学生的实践成果完成从“作业”到“作品”,再到“产品”的提升与飞跃。

“联合创作实践”的课程教学方式对教师技能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围绕专业建设需求,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有计划地引进行业教师的同时,积极采取挂职锻炼等方式,鼓励专业教师进入传媒领域学习锻炼,提升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大力建设核心专业课程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此外,教师在联合创作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增强效果,为学生综合实践奠定基础,培养“既通又专”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J].天中学刊,2013(5):124.

[2]马庆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职教论坛,2015(04):35.

[3]曲殿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