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8-10-21谢亮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数学兴趣改进培养

谢亮

摘 要: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所必须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激励,让学生“爱”上数学课;积极创设宽松环境,给学生搭建在质疑问难中发现快乐的平台;营造时间和空间的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快乐;以图助解,化难为易,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学生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学习主人。

关键词:改进 课堂教学 培养 学生 数学兴趣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师所必须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激励,让学生“爱”上数学课;积极创设宽松环境,给学生搭建在质疑问难中发现快乐的平台;营造时间和空间的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快乐;以图助解,化难为易,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学生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学习主人。

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激励,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多年的经验积累告诉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激励性手段,通过丰富多彩的评价,给予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表扬、赞许。比如一个微笑的示意、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优美的手势、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要有一种伯乐的眼光、宰相的胸怀,要用亲切的口吻去关爱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用趣味的语言点拨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情不自禁地爱上数学。

例如,在教学的《两位数加减法》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我们学校是贵阳市花溪区小孟园区的学校,你们看我们的校园美吗?请说说美在哪里?”话音刚落,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了,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有的学生说:“我们的校园到处是绿树、小草”;有的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在我们的校园看到美丽的鲜花”;还有的说:“校园中一排排的大树上小鸟飞来飞去,还能听见小鸟快乐的鸣叫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被激发起来了。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我用多媒体出示学生们开展绿色活动的照片。“瞧!同学们干得多带劲”。我继续说:“在这次活动中三年级有20人参加,四年级有32人参加,五年级有42人参加。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经过短暂的思考,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

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更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发展自我。

二、积极创设宽松环境,给学生搭建在质疑问难中发现快乐的平台

作为教师,如何给学生创设宽松环境,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发现快乐,可以说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涉及教师方方面面的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促使他们把在学习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和不同的见解提出来,学会问。例如,在教学 “求3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时,用短除法求解为72。有的学生提出:“求36和24的最小公倍数能否用34×2或24×3?”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对的,有的说不对,有的說是巧合。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发表意见同学勇于质疑的精神,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短除法进行分析,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到最佳解题思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唤起全体学生探索知识热情的同时,提高了他们释疑的信心,使他们乐于质疑,在质疑问难中获得快乐。

三、营造时间和空间的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创设情境,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体会发现的快乐,让他们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探索的欲望,主动地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做数学”的活动,“再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来。例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提供几组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低高都不等、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和沙子之类的东西,由学生自主地摆弄、操作、实验、猜测、验证、错误、矫正……他们在通过各种不同情况的试验过程中,最终发现了两者的本质关系。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积极参与的热情,课堂上全身心地亲自试验操作,说法不同,思考不同,答案也不同。这样,同学们解决问题策略多种多样,选择适合自己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体会到操作、探索、发现答案的乐趣,品尝了数学趣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乐趣,增强了自主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在探究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他们觉得学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是思维的享受。

四、以图助解,化难为易,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学生方法

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不稳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直观形象的简笔画,鲜明的图像、色彩明丽的实物图片等来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10根一捆)、摆○(10个一堆)、摆△等,这些直观的学具对低年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唤起他们的兴趣。也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10根小棒,在电脑配音“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同时,只见10小棒形象地捆成一捆,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10个一是1个十;在认识“12”时,同样的在一堆小棒中,取10根捆成一捆,还余2根,很清楚地知道这堆小棒一共有12根;练习“想想做做”时,利用电脑,既形象地说明题目要求(抓一把小棒数数有多少根),又直观地指导学生应该怎么抓(利用一捆是10根)。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听、说、读、看、想、做、画、演等多种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使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总之,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情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恰当适时采用激励评价和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数学兴趣改进培养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析
以“媒”为“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试论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生活助燃数学之光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