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武术教学坚毅品质提升的实践探究

2018-10-21陈小娴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陈小娴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逐渐不断的发展,武术进校园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涵盖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方面。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武术意志品质的培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武术教学坚毅品质提升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武术;坚毅品质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武术教育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其中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1915年武术正式列为学校体育课程,目的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一些武术技艺,而且也有提高学生民族意识的作用。【1】武术作为一门体育学科,同样具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健康促进、运动实践和体育精神”,注重促进人的能力和完善人的发展。学习武术对人还有一种武德的教学作用,武德可以理解为习武者所具备的道德修养,对自我的约束和精神自律,武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坚毅品质是指坚定有毅力,坚强持久的意志品质,是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等素质。习武的过程艰苦、枯燥,需要习武者具备坚定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当代中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意志品质越来越薄弱,遇事怕困难、怕苦、怕累,抗挫折能力差。小学生的意志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態度就代表了这个民族当下的基本素质。【2】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坚毅品质进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才能遇事不畏惧,刻苦忍耐。那么,在深入武术教学实践中该如何提升学生坚毅品质呢?

二、武术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确立有效可行目的,教学内容优化提升

武术不以好斗好勇为目的,而是集防御性、健身性和观赏性等功能的一项运动。武术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健身和观赏的显现阶段,更要坚持健康与文化相并重,加强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的学习,更要把武术蕴含的精神内涵贯穿在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中。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即将人培养成为有思想情感的社会人和有健康体魄的人。【3】教师在武术教学中要为学生制定恰当的主要目标和分目标,明确学习目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目标来锻炼学生坚毅的品质,增强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

教学内容是教师日常教学的核心指出,不同的教学内容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武术项目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因此,在武术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武术项目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截然不同【4】。应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如太极类武术项目,讲究协调流畅、呼吸自然、柔和缓慢等,小学生长期进行太极类武术项目练习,可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自控能力、沉着冷静等意志品质,因而太极类练习主要体现于意志品质的独立性培养方面。如单练武术项目如刀、枪、剑、长拳等,学习难度大,身法多变,身械配合讲究充分协调,经不断练习,长期训练,可提高青少年竞争意识、克服困难、坚决果断等意志品质,且主要体现于意志品质的坚韧性培养方面。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终身体育意识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终身体育锻炼。【5】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伊始,教师不要急于授课,要把课堂常规落实到位,抓好每一处的细节,如武术课课前课后要行“抱拳礼”,看是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是武术礼教、品德的输出,才能让武术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首先,长期锻炼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教师要科学制定多种形式的武术赛事活动,能够激发学生锻炼下去的欲望,要把武术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去。

其次,改变学生观念,将被动化为主动参与到武术锻炼当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如教授学生不同的拳术、短长器械或者对练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用兴趣激励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兴趣激励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传统武术课堂一般是枯燥无味,缺少新意,而且特别艰苦,难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习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将很难坚持下去,教师要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专注力不够集中,教师善于要利用有意无意注意。要学生保持对某一件事情的热情和专注,才能在某件事情上倾注感情和心血,才愿意坚持不懈、持之以恒【6】。对于习武的学生来说往往都是三分钟热度,学习的热情不高涨。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武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和锻炼的同时,更深层激发学生坚毅品质。学生只能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才能不断提高,然而反复的练习只能让学生感觉更加枯燥乏味,对学习武术失去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们对习武产生兴趣从而进行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呢?因此,教师在武术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抓住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和注意力,兴趣激励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坚毅的品质,而忘却习武带来的身心疲倦。

2.联系实际生活,模拟情境再现

武术源于古代人们对狩猎和战争经验与总结。【7】在人们长期的劳动实践当中慢慢形成,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深层教学加强身体的锻炼和意志品质的磨炼,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同时实现全身心的内外兼备。武术本身就是一项需要克服困难并持之以恒的运动项目,更注重培养小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最有效途径。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只依靠智力来讲是不行的,只依靠热情也是不够的,学习必须要坚强的意志,只有具有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够克服困难,才能够获得成功。国外很多学校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儿童抵抗严寒的耐力。习武不仅需要习武者花费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习武者具备意志和耐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3.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在小学武术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坚毅核心素养。

首先,要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武术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改变、去创新。所以教师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去启发学生,让他们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去。

其次,要引导学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武术教师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如营造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武术课堂上教师要转变课堂主体,让学生充当“小老师”。

三、结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武术教育注重挖掘蕴含在运动项目的精神内涵,将武术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建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武术运动项目蕴含的精神内涵都是体育课程重要的资源文化,对小学生坚毅意志品质的提升,塑造性格和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武术教程(上册)

[2] 儿童坚毅品质培养策略  2019年底2期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 高效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王俊伟

[4] 坚毅品质在实习教学中的培养  2011.11(下旬刊)

[5] 武术对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影响探析  2017年10月  第2卷  第10期  武术研究

[6] 武术运动对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影响研究  2019年6月刊

[7] 中国武术教程(上册)

(作者单位:南朗镇榄边小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