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意义及策略

2018-10-21王莉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发展研究小学数学

王莉丽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现阶段我国小学基础数学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怎样在课堂教学当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小学教学当中急待研究的问題。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探讨式教学的研究意义进行了探究,继而对现阶段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发展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讨式教学;发展研究

探究式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当中重点倡导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思考方式和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进行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意识,还可以通过采用各种数学知识来提高其在实际生活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破除传统数学教学弊端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存在过于理论化,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弊端。在这种比较僵硬的教学方式下长久的学习,使得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价值完全无法得到体现。而探究式教学则恰恰相反,它主要是着眼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同时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用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探究的良好习惯,进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探究精神,这对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2.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了新的面貌,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的以教师为核心、以教材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使老师从传授者转变成为指导者,学生也由原先的被迫接受转变成为自主学习。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普遍采用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民主。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

总体的来说,我们可以简单讲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即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决模型和知识构建。下面我们进行简要分析。

创设情境说的就是将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当中,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思维,使学生可以产生疑问并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建立模型主要是指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当中提炼出数学概念和相关计算法则,将常识化为数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将这个环节细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模型构建三个阶段。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其能够达到对所学知识概念的全面正确认识。

解决模型指的是学生通过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得出上述所建数学模型的相关结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知识构建则是指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对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表现作出相应的评价,希望学生可以从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探究性作业,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甚至做到举一反三。

三、小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探究欲望

数学情境和氛围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以及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理论和实践的沟通桥梁。在我国的新课改当中曾提出,数学教学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首先就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使学生能够在一堂课最开始的那几分钟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想要探究。而探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的阶段,所以势必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将会充斥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假设教师在其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当中,提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那么就能将学生引入到探究学习的状态下,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探究欲望。

2.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探究性教学指的是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用更加合适,更能够增强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教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接受式的教学,教师习惯性的以思想和知识者自居,使得课堂成了老师的一堂演讲,而学生则只是听众。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将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3.开展多元化的探究活动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引导学生自主实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认真实践。探究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不单指实验操作,还可以通过观察、总结、分析等,通过各种调查手段来搜集资料信息,提出猜想,将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谈论分享。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学科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总结,是检验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价值判断。数学课程的探究性教学的目的是在于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而对于学生的评价则不能仅仅将是否探究出结论作为唯一标准,反之,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要通过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标准,将学习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堂考试成绩相结合。这样既能关注学生在探究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方法和思维,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探究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探究性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学方式,但尽管如此,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是不变的,即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時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究。除此之外还要懂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才能够真正使学生自由、和谐、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志仁.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10.

[2] 王欢.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3] 詹吕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学习﹝J﹞.数学科研,2008(14)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卡伦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发展研究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略谈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