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网络焦虑及其认知疗法探究

2018-10-20廖颖周一钦

数码设计 2018年12期
关键词:认知疗法信息化教学

廖颖 周一钦

摘要: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兴起,教育信息化进程得以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高校教学正经历着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带来巨大冲击,高校教师面临着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各类挑战,继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本文结合高校信息化教学现状,对其过程中的网络焦虑产生原因、类型进行分析,并根据认知心理学相关原理提出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网络焦虑;认知疗法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9129( 2018) 12 - 0215 - 02

引言:在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互联网+”时代,“课本+教室”这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被打破。借助信息技术发展,高校教育教学在多媒体素材、各类CAI课件基础上,融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云课堂等教学方式。这些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一方面极大改善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角色发生实质性转变,另一方面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新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也不断升级。引起高校教师网络焦虑的原因层出不穷,计算机网络焦虑(基于计算机网络使用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是其中一个不容小觑的负面因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焦虑程度对高校学生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合理改善教师教学网络焦虑,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意义深远。

1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网络焦虑产生原因

1.1 信息化教学新观念尚未形成。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的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极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然而,尽管网络信息化为教师进行各类课程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技术支持,但仍有教师存在不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现象。他们仍保持传统教学观念,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处处受限。传统高校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该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且缺乏趣味。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知识瞬时更新,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身处信息时代的高校学生对各学科技能获取的新需求。信息化教学的本质是教师采用各种信息化模式和手段,有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并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在此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着转变,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实施者,组织者,更是教学的促进者。旧观念下的教学设计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少数固步自封的教师朝着一个错误方向继续前进,事倍功半,对教师生理及心理上造成双重压力,焦虑陡增。

1.2 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及网络软件应用水平不足。在信息化时代,传统高校课堂教学融入网络技术,“互联网+”下的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颠覆了传统课堂内外的教学方式。幻灯片、投影仪、手机、平板等教学辅助设备先后进入课堂,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化教育相比传统课堂教育具有良好的导航性与交互性,教师可利用软件和网络管理课堂,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增加线上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在现代科技与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付出数倍以往的精力才能紧跟时代发展。例如,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应具备多种技能,其中包括基于媒体技术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功能、基于云课堂管理的操作技能、灵活运用各类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技能等。部分高校教师缺乏相应的计算机能力,不能熟练掌握相关电脑软件乃至手机APP的基本操作,对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与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发挥网络带来的便捷性,无法最大化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使其教学处于被动状态,直接影响教学进程,造成预期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而这种由于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形成的负面情绪,会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这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正是教师网絡焦虑形成的体现。

1.3 缺乏元认知策略,信息化教学进程艰难。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提出元认知概念,其核心是指个人在对自身思维过程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身评价与自我调节。教师具有的元认知能力包括教师对自己知识结构、教学专长、教学能力、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自我反省、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而在高校信息化教学中,网络教学环境形成的大数据需要教师及时监控及反馈,网络云端过于庞大的资讯往往导致教师自我元认知能力不足,无法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反思与调整,影响教学效果,进而产生焦虑。

2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网络焦虑的认知疗法

“互联网+”下的信息化教学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极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网络焦虑现象不仅直接影响教学进程,也不利于自身发展,改善及解决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焦虑成为当下的一大重要研究课题。

认知疗法是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理论、新技术,是一种通过调整思维和行为的方法逐步消除不良认知、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的短程心理疗法。认知疗法的策略在于重新构建认知结构,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因此,在对教师进行认知重建的同时,增加行为应对策略,有利于积极情绪的培养,达到减压的目的。

2.1 更新教学观念,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实现认知重建。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适应信息化教育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传统课堂教育观念。只有从根本在思想上发生了改变,才能逐渐完善教学方式,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创造一个愉快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认知与定位。建构主义对学生观,教学观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教师观上强调教师的作用从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向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教师不能以角色权威来压服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需将其角色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依据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主导地位,将重心转向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强化,教师的认知监控亦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2.2 培养元认知能力,运用网络教学导学策略。教师元认知能力的水平决定了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在高校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被植入相关APP并通过网络的形式发布,尽管教育信息化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了坚实的后台管控系统,但要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制定合理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任务并按时发布多媒体网络学习任务。同时,通过平台监控随时对学习内容及重点提出要求和建议,及时承担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通过雨课堂、学习通等信息化课堂管控手段及时了解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有意识地监控和调整,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思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得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得以高效实施。

2.3 增强自我效能感,正确认识自我。网络焦虑其实也是自我效能感不足的表现,教师应形成理性的自我认识,坦然面对自身不足之处,既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实现效能感。对于年纪较长的教师,克服对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排斥,主动通过网络和讲座了解新型媒体技术,是战胜自我的途径之一。此外,积极进行体育锻炼,随时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保持良好健康的状态,以饱满的情绪和强健的体魄为依托,亦是帮助教师增强自我效能感,降低焦虑情绪出现的有效手段。

2.4 积极改进学校教育工作,为教师营建高质量轻压力的工作环境。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化网络渠道畅通。避免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由于网络阻滞或者设备陈旧导致未能提高教学效率却增加教学负担的尴尬境遇。

实施教师减负工作,创造松弛有度的工作环境,消除课堂课后双负劳作。建立有助于信息化教学实施的激励机制,满足教师的成就需要,多渠道帮助教师自我提高,缓解压力,使教师尽快胜任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教育工作。

3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建设得到极大提升。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得信息化教学发展迅猛。教学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教学内容相互交融,教学主体利用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及权威性为各学科教学提供了便捷服务。尽管信息化教学任务繁重让高校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网络焦虑,但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元认知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运用认知心理学知识更新教学观念,调整心理状态,强化自我认知,适应信息化教学,一定会对新时代下的高校教育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云.“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2]朱麗萍.教师元认知与教师对自我教学活动的反思[J].才智.2010.

[3]王妹睿.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学习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

[4]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

[5]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认知疗法信息化教学
小学生恐惧心理辅导个案探析
积极认知疗法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分析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案例分析反思
喜欢给自己“挑刺”的女生
一例中学生考前焦虑的案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