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学”新形态下的《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学改革

2018-10-20宋迎春

数码设计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互联网教学

宋迎春

摘要:“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与课堂教学也需要与时代接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数据共享、资源追溯以及3A等特点,将课堂与互联网结合,教学与多样化信息技术集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善课堂学习效果,多形式保障学生学习机会,充分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9129( 2018 )12 - 0034 - 02

1 引言

“互联网+”是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任何行业的创新与发展都难以与互联网割裂开来,教学亦是如此。只有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集成、高效和优化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深度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跨度更大、影响更远的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其次,新生代是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他们对互联网接触时间长、渗透纵度深,随着各类APP的推广与使用,新生代已经习惯游走于各类应用软件来获取资讯或帮助。学习作为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也应该顺应技术的发展与学生的学情,将课堂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互联网+教学”新模式。

第三,传统课堂教学具有时间固定和一次性消费的特点,教与学只能在特定时间完成且不可追溯,效果与效率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互联网+教学”借助互联网的3A特点,结合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将教学全过程多样性的呈现在互联网中,充分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发挥数据记录与存储优势,高效、高质量的完成课程教学。

2“互联网+教学”新形态下《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学改革内容

2.1 课堂教学资源新形态化。按照课程章节进行授课目录划分,根据具体章节授课目标收集数字化参考资源,并将课堂授课过程按不同知识点制作成多个视频片段,每一片段针对一个知识点,并在该知识点中融入疑难点解析、知识点检测等内容。

同时,将课程考核任务、课程作业、知识点测验等集成,形成课程资源库,供教学、测验及考试使用。

2.2 课堂教学过程新形态化。传统教学过程注重课堂教学,对课前与课后控制度较低。新形态下的“互联网+教学”,利用互联网与数据技术,将课前、课中、课后串接起来。课前发布预习计划,由于数字化教学资料能够借助数据处理与统计技术,通过后台数据统计查看学生预习情况,并对预习不足的同学,进行平台督促提醒,因此预习过程可控度非常高。课中,教师通过PC端或APP实现点名、提问、抢答、课堂检测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学生的到课、回答问题、知识点掌握情况都能够第一时间正确记录入后台数据库,大大提高了课堂授课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教师利用互联网进行作业发布、收集、批改、成绩录入等教学活动,同时可以利用新形态授课平台与学生进行师生互动与点评一

2.3 课程更加强调过程化考核。由于“互聯网+教学”将课前、课中、课后通过数据流联系起来,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都能够“雁过留痕”,学生自我预习、课堂表现、课后巩固等都能够真实记录在册,新形态下的教学让过程化考核变得更易实现,考核过程更加透明与公平。

2.4 师生互动频繁化与数字化。“互联网+教学”改变传统授课过程中师生评价的不可见性,教师可以随时批改点评学生表现,学生也能时时看到教师的评价,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与沟通机会,师生沟通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3 “互联网+教学”新形态下《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学改革效果

3.1 课堂教师讲解减少。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已经消化吸收大部分内容,课上仅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或难点进行分析解答,大大减少了课堂讲解所耗时间与精力,教师可以更多兼顾学生的不同学情,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与辅导工作。

3.2 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利用数据的可读性对学习资料进行反复学习,学习效果提升比较明显。同时,借助数据时时录入及统计结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全程数字化控制与展示,也极大督促与监督学生学习,学习效率得到较好保证。

3.3 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互联网+教学”利用数据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多样化、多手段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如摇一摇、随机抽、发红包、直播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 “互联网+教学”新形态下教学改革建议

4.1 避免过分追求数字化教学。新形态的数字化教学具有效率高、把控好、过程化等优点,但并非所有课程、所有章节都适合于“互联网+教学”的授课模式,要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学情等区别对待,不能盲目跟风,以实际教学目标为思考方向,有针对性的、借鉴性的开展新形态教学。

4.2 建立有效的监督与考核体系。新形态化的教学方式让过程考核更具优势,但过程考核的实现基础离不开有效的过程监督与考核标准,如何防止过程考核名存实亡,如何避免过程考核过于主观,如何保证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优质高效,都是“互联网+教学”模式下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冰.基于“互联网+”于模式下的《ACCESS》数据库课程教学实践体会[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 17).

[2]龚志敏,王会霞.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的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 02).

[3]闫祯.“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冲击及其化解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03).

[4]高亚红.地方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 13).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互联网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