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2018-10-14舒洪波

读与写·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舒洪波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使每位教育工作者从新的角度重新探索教学。如何改进体育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是众多小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对以提高教学成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做出思考与分析,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86-01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师积极思考的课题。

1.情境教学模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内容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要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内容,如学生生活中的游戏、多媒体视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其次,教师要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在课堂中创设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与教师可以互动,学生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堂气氛温馨和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激励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要发挥好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终身运动的良好意识。表扬是一门教学艺术,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表扬教学方法,注意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及行为,抓住机会及时表扬。在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柔性处理,不要当面斥责学生,以免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分组运动比赛的方式,在分组过程中注重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特征,促进学生发挥自身优势,体验成功的乐趣。

3.素质教育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3.1创造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而体育课是实施体育教育行为的主要渠道,教学模式的革新,其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型发展以及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当前的小学教育,特别是体育课程等业余课程的教育,并未能获得预期的发展,归根究底是教师教学定位的缺失。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质上还只是一些懵懂的小孩子,他们最单纯,也最容易被感染,在对世界的认知方面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此时最容易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因此,体育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把严肃变成亲切,把严肃的课堂变成快乐的课堂,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的价值,引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爱上体育锻炼,体验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逐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3.2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6到12岁的年龄,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表现出活泼好动、爱玩的性格特征,它们对好玩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以及强烈的"趋新"心理和行为倾向,这便决定了游戏对他们有绝对的吸引力。游戏是一项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的喜爱。倘若教师能够把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之中,在游戏之中强化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接受体育锻炼,还能在自然状态下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要领,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例如,在学习"障碍跑"体育项目时,如果单纯在田径场上放置障碍物,让学生越过障碍物跳过去,这会使得部分胆怯、内向的学生产生恐惧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还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时,应该融入游戏教学法,把教学场地设计成"封锁区"的游戏情境,鼓励学生突破"封锁区"防线达到胜利终点。如此,"障碍跑"就会更有吸引力,学生也会认真投入练习,积极参与锻炼,认真对待。

3.3加强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体育精神。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从儿童时代开始培养与他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的品质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尚未健全,他们具有强烈的向师性,绝大多数行为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纠正,而现在的许多小学生大多标榜个性,标榜自我,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团队合作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点。体育作为一项以运动为主的学科,教师倘若能在学生参与运动项目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可以有效地渗透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为此,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团队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4.結语

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反思,立足当前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革新课堂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福昌.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浅论[J].考试周刊,2013(41).

[2]解艳艳.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J].学周刊,2013(9).

[3]史红梅.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成功:教育,2011(18).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