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艺术视域下新教学手段的价值探析

2018-09-23丁肖玥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手段

丁肖玥

摘要:教学乃特殊的艺术活动而非应用科学,但其高层次的艺术形式须以一定技术手段为基础。技术的进步让教学手段得以革新,而新的教学手段又为新的艺术形式诞生创造条件。新旧技术的整合运用使教学艺术形式不断丰富是其历史演变的总规律,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教学艺术形式也必然会以更快的速度推陈出新而越发丰富多彩,但此客观存在却对现实教学中的教师构成了较大挑战。因此,欲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艺术化水平以收获更佳的教学效果,新时代的教师更需不断发展自身驾驭新技术手段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A-0008-04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飞速发展且不断向教学领域渗透,面对这些史无前例且让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手段,教学理论研究者们莫衷一是:以教育技术研究者为代表的一部分人热衷于新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推广,他们一路高歌猛进,认为技术因素将彻底颠覆传统教学;而另一些学者则警惕且批判地看待这些技术手段,认为学校正在花巨资以工具来培养悠闲教师,要谨防教学被异化;还有不少中立的学者认为新的技术手段可运用,但是需要系统、全面分析其利弊与时机,不宜保守也不可冒进,最好走“教学技术化”与“教学去技术化”的中间道路——“教学合理技术化”。[1]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对待此类新的教育技术,如何处理新技术与教师的关系呢?笔者尝试将教学作为特殊的艺术活动进行分析,并借鉴艺术发展演变的规律为当前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建议。

一、教学的艺术本质与艺术的手段基础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没有情感的物,因而教学绝不会像工业生产那般标准化、结构化、程序化,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与课堂情境的多变性总要求教师能依其智慧与技巧创造性地完成艺术化教学。艺术化教学是一类特殊的艺术创作活动,因而也遵循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这正如工具与技术是艺术创造的必要基础,离开了技術手段的支持,教学艺术的魅力亦会大打折扣。

(一)教学是一门艺术化的创造活动

尽管自近代以来,教学科学化运动一直方兴未艾[2],但就教学活动特性而言,它更近乎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这不仅由于指导科学教学的心理学本身学派意见不一且破绽甚多(即使“脑认知科学”做的也仅是灰箱实验),更因为教学本身绝非机械的历程,而需要教师教学策略灵活的运用与师生之间人格的共鸣。科学可以且必须进行较严格的变量控制与单因素分析,但教学活动需教师将日新月异的学问教给千变万化的学生,虽“学有规律、教有优法”,但教法的选择与运用的时机与尺度并无标准的参照,难测量、难计算、难确定,一切皆依赖于课堂中教师的艺术性把握。教学是一门艺术观点得到多数教育家普遍认可。早在近代的欧洲,夸美纽斯就将教学视为一门艺术:“我们敢于应许一种‘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著名教育家杜威也在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简单说来,教学法就是一种艺术的方法,就是根据目的,应用智力指导的动作方法。”[4]美国学者巴格莱更是主张教学类似于“创造的”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文学等。[5]他认为技术因素仅仅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并非教师心中的要素。这正如仅知声韵格律,未必即能作李太白之诗,仅知颜色配合,未必即能作吴道子之画。[6]从本质上来看,不但教师教学具有艺术的内涵——技能、创造、情感,而且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对象(均以人为中心)、内容(兼具审美因素)、手段(都有语言、动作、线条、音响、色彩、图像等)、功能(认识、教育和审美)和过程(感受、构思和表现)等方面。[7]

(二)艺术化的教学依托于技术因素

凡艺术创作均或多或少依托于技术和工具,如画家离不开颜料笔和画板,音乐家离不开乐器,表演家离不开后台美妆与舞台灯光。与大多数艺术创作一样,教学艺术同样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任何一种教学艺术的完美展现,总需要特定技术手段为前提,教学呈现艺术离不开粉笔、黑板的发明、多媒体教学艺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甚至是“具身”的教学艺术表现(如教学幽默艺术、教学表达艺术等),都离不开基本的语言技术、板书技术和组织指导技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名师也要技术为先,任何教学艺术大师都是在某些技术运用上“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而成长起来。此外,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作为一类特殊的艺术活动,教学艺术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功利性(至少其审美是功利的)[8],它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学生的发展不仅受到课堂教学的引导,还受到整个社会环境与时代特征的影响,当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给学生日常生活带来日新月异之变化时,教学艺术也应依托技术而更新迭代。如是,才能够让作为艺术活动的参与者与欣赏者的学生们保持长久的兴趣。正因为教学艺术的“观众”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教学艺术形式也不宜长久保持不变,其受技术手段而革新的过程乃必然。因此,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艺术化教学须紧紧依托技术手段。

二、教学艺术形式历史演变的总体特征

尽管教学艺术理论近现代才被提出,我国对教学艺术理论的研究也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成为热点,但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学艺术的运用则很早就出现。依表现形式之异,教学艺术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学艺术形态也在不断更新变化。纵观教学史,教学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也体现出显著特征:新的艺术形式随新技术而诞生;新旧艺术形式整合而非相互排斥。

(一)新的艺术形式随新技术而诞生

无论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艺术,还是“产婆式”的苏格拉底教学艺术,都离不开语言技巧、神态控制、肢体控制等。这些具身的技术是最初教学艺术诞生的前提,教态艺术、语言艺术在此条件下得以出现,教学艺术由此具有了相声表演的精彩。后来,黑板的出现、粉笔的发明与实物模型的制作,又催生出了教学板书艺术与教学呈现艺术,让教学艺术有了独幕剧的精彩。而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电子科技的发展、成熟、融合,让多媒体教学成为常态,使得多媒体教学艺术成为可能。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其与教学的不断融合,又让录课、互动直播形式的教学出现,而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艺术也会随之而来。我们容易发现,每一教学艺术形式出现直至成熟的背后,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技术革新的推动,每当技术革新出现,相应的艺术形式便会随之而来,这也是整个艺术发展史的特征之一,教学艺术作为特殊的艺术活动也不例外。

(二)新旧艺术形式相互整合而非排斥

随着教学艺术形态的不断丰富,教学活动变得精彩纷呈,而其发展的第二个特征也随之显现。在艺术领域,不少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往往会取代原有主流艺术形式(如有声电影取代哑剧,油画取代蛋彩画)。而新教学艺术的出现虽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主流艺术形态,但它是对原有艺术形态的超越而不是摈弃,或者说它更多地吸收与融合了原有主流教学艺术形式的成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利用多媒体讲课的老师完全进行课件的艺术化演示,而拒绝传神的肢体语言与抑扬顿挫的言语表达。肢体语言是人类还没有出现语言时候的交流技术,而就这一技术,在现代教学中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教学肢体语言艺术更多地被整合进新的表现形式中。实际上,作为双边性的艺术活动,教学艺术本身就需要多种形式以应对多变的教学情境,主导性的教学艺术形式更多体现了当前教学领域中对教学艺术要求的普遍性,而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组合使用。因而,现实教学中以某种教学艺术为圣经、排斥其他形式,对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其实是一种限制,单调会导致枯燥,枯燥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新技术手段引领教学艺术的未来走向

由上可知,教师既不宜摈弃原有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艺术形式,更不能故步自封而排斥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对新教学技术的学习意义重大。纵使信息社会里技术的更新迭代甚是频繁,教师需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去学习技术、活用技术,才能形成艺术,教师也需要主动学习研究,因为这不仅是成为优秀教师必经之路,对新时代学生的发展也同样意义重大。

(一)信息社会里“教育即生活”的体现

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实现途径,教育界“教育回归生活”的共识对教学也提出要求。当今学生已完全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电子软件产品对他们而言乃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其衣食住行、娱乐放松都置身于数字化的环境中。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比数字化社会之前的生活精彩许多。而何种教育教学才能体现“回归生活”呢?当然不是回归乡村生活、自然社会,而是应该适应教室以外的数字化社会生活。未来学生要从过去以学科和知识结构为主体的思维模式,转变为能够主动适应数字化环境。[9]当前,许多家长、教师感慨,学生们沉溺于各种网络游戏而无心学业,时常怀念那些没有网络与通信设备的不含浮躁的时代。然而这些批判意义并不大,过去已过,未来已来,教师必须改弦易辙才能确保教学工作不受其干扰,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接受、学习新技术,进而熟练运用新技术进行艺术化的教学,形成新的教学风格。

(二)未来社会中“完满生活”的准备

教育不仅需适应当下社会,也要为一个尚不存在的未来社会培养人才。近年来,“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未来社会需要能够终身学习与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人才,“核心素养”勾勒出他们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0]未来社会是数字化、智能化社会,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应仅局限于计算机课上,其他学科教师在课堂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会对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信息化设备完成艺术化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与电子设备打交道,为将来走上社会准备技术使用上的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的预估或许存在偏差,因而终身学习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与品质,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努力求新的过程会伴随学生的成长。由观察学习理论可知,当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感受到教师们对于新技术不断学习、努力使用、精益求精、熟练运用而演绎出艺术化的教学时,他们也自然会受其感染而养成不断创新、终身学习的习惯,长此以往形成品质,在未来社会中更能立足。

四、教師运用新技术实现艺术化教学的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艺术化教学的追求不谋而合,教师的个人成长必然伴随着其教学艺术水平的提升。总的来看,一位能够进行艺术化教学的教师必须满足三方面的要求:首先是拥有炉火纯青的学科知识,它是构成教学艺术创作的必备元素;其次是掌握游刃有余的教学技术,它是教学艺术创作的手段基础;最后是具有审美能力与创造思维,这是教学艺术创作的根本魅力。其中,学科知识的重要性为每位教师认同而普遍得到重视,审美与创造性则体现较大的个体差异且短期难于改变,而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时代的技术手段是亟须学习且能够掌握的。基于此,笔者以新技术手段为核心,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用开放心态“欢迎”新技术

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首先自己要善于学习。教师的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其一是课程知识的学习,狭隘的理解则是学科知识或传授、引导学生所学的知识,其二是教学技能的学习,如传统教学中普通话、板书、作业批改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其课程标准的调整致使这两方面的知识都需要教师们深刻学习。学科知识要非常熟练,有时候小学教师的教学艺术较中学教师更强,部分原因在于小学知识相对容易,在高度通透掌握课程内容之后,才有可能追求高境界的教学艺术。对于教学技能的学习,我国曾一度集中强调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教师(尤其青年教师)不可因已有教学技能的熟练而拒绝新教学技能的学习,因为有限的教学手段终究会限制自身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所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技术是未来教师的必备品质。

(二)凭刻意练习“驾驭”新技术

可以理解许多教师排斥尝试使用新教学手段,因为新学技能如不能施展得游刃有余,就会阻碍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另外,教师的职业特点总需要其以博学与威严的形象存在与学生心目中,学生会崇拜“有能耐”的老师,倘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们认为操作简易的技术使用得生疏,教学效果也必将受影响。由以上原因导致的“教学技术恐惧”正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11]这样的情形下的教师们需要意识到,欲使用新技术,则必须使用到能够“驾驭”的程度,换言之,即在教学中不需要留意技术工具的使用,如使用键盘输入,则需要做到如板书一样的熟练。如若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新技术不但不能达到丰富教学艺术形式的效果,反而干扰了教学的艺术性表达。为避免适得其反,教师在课后必然要对教学技术进行刻意练习,以达到技术知识的精细化与技术操作的细腻化。

(三)以頻繁使用“融合”新技术

当技术掌握熟练,教师就应经常性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它。技术作为艺术活动的手段,需要创作家对其频繁使用、对其创造,方可成其艺术。此过程,也是教师将新技术与旧手段相整合的时期,通过结合语言、表情、动作等手段,实施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如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技巧的整合,互联网视频资源与教师现场讲解技能的整合,新旧技术的和谐统一,也是一种创新。教学技术只有与真实教学相结合,才能在教学目的的引导与教师立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支持下演奏出让学生身临其境、流连忘返的艺术情境。当教学变得可供欣赏,使人获得美的享受,那时的教师就已将新技术融入自身,达到“人剑合一”“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新的教学艺术大师也就诞生了。

参考文献:

[1]潘新民,王本陆.教学:“技术化”还是“去技术化”?[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4).

[2]肖菊梅,肖朗.教育“科学化”运动与近代中国教学论的发展[J].现代大学教育,2016(3).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6.

[5][6]萧承慎.教学法三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18.121.

[7][8]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65-66.75.

[9]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10] OECD.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EB/OL].http://www.oecd.org/pisa/35070367.pdf,2005-05-27.

[11]覃泽宇.教学技术恐惧的内涵、生成与化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7(8).

责任编辑:丁伟红

Value Exploration of New Teaching Mea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Art

Ding Xiaoyue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13, China)

Abstract: Teaching is a special art activity rather than applied science and the high-level art form needs to be based on certain technological means.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innovated the teaching means and new teaching means, in turn, have created new art forms. Integrative application of new and old technology constantly enriches the teaching art, which is the general rule of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In the information era, teaching art forms are bound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at a faster speed and get more colorful, which is also a big challenge for teachers in practice. Therefore, to further improve their own levels of teaching art for a better effect, teachers now need to constantly develop their competence of controlling new technical means.

Key words: teaching art; teaching means; multi-media;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手段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