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养育方式对学生自我决定性动机和学业压力的差异性影响

2018-09-23刘玉敏朴镕汉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高三学生

刘玉敏 (韩)朴镕汉

摘要:以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父母养育方式对学生自我决定性动机和学业压力的差异性影响。对327名高三学生施测的结果显示:父母的养育方式为情感温暖型,学生的自我决定性动机中的内在动机较强、外在动机较弱,学业压力也较小。父母养育方式一致,学生在内在动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外在动机较强,学业压力较小。因此,父母情感温暖型的养育方式、温馨融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增强高三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减轻其学业压力。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自我决定性动机;学业压力;高三学生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A-0012-05

在我国现今教育体制下,考试成为考查与选拔学生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备受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注,高三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高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要面对各种学业和高考的压力之外,还要承受着学校、老师及父母的期盼带来的压力。这些都影响着他们学习动机的形成。当学生对学习的渴望过多地被外在因素所影响时,便容易失去学习的自主性,很难体会到学习过程本身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根据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Ryan和Deci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1],动机大致分为无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三种类型。其中,外在动机根据自我决定程度的不同分为外在调节、摄入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它们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在这一连续统一体中,当自我决定程度较低的动机向自我决定程度较高的动机转化时,学习者能够在自主型动机的推动下进行学习。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其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子女时通常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反映了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及性格形成,影响着孩子的整个人生轨迹。

因此,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养育方式对高三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养育方式对高三学生提高内在学习动机水平从而降低学习压力的作用值得探究。特别是在目前针对高三学生的研究多偏重于压力应对、焦虑不安、考试策略[2-5]等个人因素研究的背景下,着眼于通过改进父母的养育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决定性水平,降低学业压力,更具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潍坊市某普通高中高三学生410人作为本次调查的被试。调查收到有效问卷327份(男生145份,女生182份),有效回收率为79.76%。

2.研究工具

(1)父母養育方式评定量表。采用蒋奖等(2010)在岳冬梅修订的中文版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基础上修订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6]。该量表包括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各21道相同的题目,分为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3个维度。采用五点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到5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5。

(2)自我决定性动机评定量表。采用暴占光(2006)在R.M.Ryan和J.P.Connell(1989)编制的量表基础上修订的《学习自我调节问卷》[7]。该问卷分为外部调节、内射调节、认同调节、内在动机四个维度。采用五点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到5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6。

(3)学业压力评定量表。该量表由韩国学者吴美香和千成文(音译,1994)[8]开发,该量表翻译的中文版本在我国中学生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9]。量表选取学业压力方面的成绩压力、考试压力、上课压力、学习压力以及前途压力5个维度,共38道题目。采用五点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到5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

3.施测过程

问卷由学生以不记名方式进行回答,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各班主任老师统一说明,在所有的被试完全明白测试要求后,利用课上时间进行测试,并且当堂回收答卷。

4.数据处理

对调查获得数据用SPSS for Window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

1.父母养育方式

首先根据调查所得的父亲和母亲各自的养育方式数据,利用二阶段聚类分析法进行自动聚类,结果显示父亲和母亲的养育方式各自分为4组时最佳。根据每组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等统计特征,将这4组养育方式分别命名为情感温暖型(养育过程中倾注更多的情感和温暖因子,多表示出理解、关心等)、普通一致型(父母在子女养育方式上表现为大体一致的大众化一般态度)、温和式过保护型(虽有过度保护成分但又不会强行干涉)、拒绝式过保护型(出于保护强行干预子女的某些行为,多表现为拒绝、否认等)。每组的构成比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父亲养育方式中温和式过保护型养育方式占比最高,为40.1%;母亲的养育方式中情感温暖型占比最高,为31.5%。同时,无论父亲还是母亲,拒绝式过保护型的养育方式所占比例都最小,分别为8.9%和19.3%。

2.高三学生的自我决定性动机在父母养育方式上的差异

从表2可见,高三学生的自我决定性动机除内射调节维度外,外部调节(F=5.15,p<.01)、认同调节(F=4.13,p<.01)以及内在动机(F=6.22,p<.01)维度在父亲养育方式上皆有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的分析显示,外部调节中情感温暖型的得分明显小于普通一致型和温和式过保护型。认同调节和内在动机维度中皆为普通一致型的得分明显小于温和式过保护型。可见父亲采用温和式过保护型的养育方式,则子女的内在动机较强,自我决定性水平较高。

与此同时,自我决定性动机在母亲的教养方式上,除内射调节维度外,外部调节(F=6.28,p<.01)、认同调节(F=7.40,p<.001)以及内在动机(F=6.83,p<.001)维度皆有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的分析显示,外部调节维度中情感温暖型的得分明显小于温和式过保护型和拒绝式过保护型。认同调节和内在动机维度中皆为情感温暖型的得分明显大于普通一致型和拒绝式过保护型。可见母亲采用情感温暖型的养育方式,则子女的外在动机较弱,内在动机较强。

3.高三学生的学业压力在父母养育方式上的差异

从表3可见,高三学生的学业压力中,除考试压力维度外,成绩(F=9.00,p<.001)、上课(F=5.97,p<.01)、学习(F=4.23,p<.01)、前途(F=5.07,p<.01)以及整体学业压力(F=8.72,p<.001)方面在父亲的养育方式上皆有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的分析显示:父亲的养育方式越偏向于情感温暖型,子女在学业上的压力越小;反之,父亲的养育方式越偏向于拒绝式保护型,子女所感知的学业压力越大。

母亲与父亲几乎一样,除考试压力维度外,高三学生的成绩(F=13.76,p<.0001)、上课(F=4.88,p<.01)、学习(F=6.26,p<.001)、前途(F=4.70,p<.001)以及整体学业压力(F=8.21,p<.001)维度在母亲的养育方式上皆有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的分析显示:母亲的养育方式越偏向于情感温暖型,子女所感知的学业上压力越小;反之,母亲的养育方式越偏向于拒绝式保护型,子女所感知的学业压力越大。

同时,只有考试压力维度在父亲和母亲的养育方式上皆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升学,必然伴随考试的压力,这种自我压力已远远大过父母的养育方式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4.父母养育方式一致与否对高三学生的自我决定性动机与学业压力的影响差异

从自我决定性动机中选取外部调节和内在动机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具有代表性的维度,从学业压力中选取整体学业压力维度,进行父母养育方式一致与否对高三学生的自我决定性动机与学业压力的影响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下页表4。

从表4可见,327名被试中,父母养育方式不一致为171名,可见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持不同意见或态度的家庭不在少数。

父母养育方式的一致与否在外部调节(F=4.86,p<.01)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分析显示,父母双方保持情感温暖型一致的养育方式,则高三学生外部调节水平较低,即外在动机较弱。父母养育方式不一致或保持温和式过保护型一致,则学生外部调节水平较高,即外在动机较强。

父母养育方式一致与否在内在动机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父母养育方式一致与否在整体学业压力(F=4.64,p<.001)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分析显示,父母双方持情感温暖型一致的养育方式,则高三学生整体学业压力较小。父母皆为拒绝式过保護养育方式,则学生整体学业压力越大。

三、讨论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同,高三学生的自我决定性动机与学业压力有显著性差异性。

第一,就自我决定性动机而言,父母情感温暖型的养育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升学习内化水平。而采用拒绝式过保护型的养育方式,则子女的外在动机较强,内在动机较弱,从而阻碍内在动机向外在动机的转化。在生活中,父母经常以“爱”的名义,给予子女过度保护,对他们的想法和行为经常持拒绝、否认、干涉的态度。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子女自主判断力弱化,受制于外在条件,对外部环境产生依赖,丧失自发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利于内在动机的形成。

第二,就父亲和母亲养育方式的差异而言,母亲采取情感温暖型的养育方式,子女的内在动机最强;父亲则是采取温和式过保护型的养育方式,最有利于子女内在动机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严父慈母”的传统家庭教养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其一,在长期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之下,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集万般关爱与呵护于一身。“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早已淡出人们视线,严厉和责罚逐渐被爱护和关怀取代。其二,父亲作为家庭顶梁柱,在职场上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常予以孩子加倍的爱作为补偿,这种爱不可避免地掺杂了过多呵护及保护的成分。这种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内存动机的形成:父亲通常给人以高大伟岸的形象,让子女更容易产生安全感。子女渴求和享受这种由被保护所带来的安全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这份爱。因此,父亲的这种养育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子女的学习主动性和效能感,促进子女内在动机的形成。而母爱更多的是细腻、柔情,所以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子女进行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常予以子女支持和理解、赞美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渴望。

第三,就学业压力来看,高三学生感知的父母的养育方式为情感温暖型,则其承受的学业压力较小;父母采取拒绝式过保护型的养育方式,则高三学生承受的学业压力较大。高三学生正处于备战高考的紧张阶段,又处于青春期,更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鼓励,而过多的否定、拒绝和消极干涉易催生他们的厌烦情绪和叛逆心理,使他们丧失求知欲和自信心。同样,过多的保护和爱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压迫感,特别是比较敏感的孩子,这种“爱”的枷锁会让他们负重前行,让他们害怕因达不到父母的殷切期望而自责羞愧,承受较大的学习负担。

当今中国,父母在子女养育方式上不一致的家庭不在少数。但就高三学生而言,父母养育方式的不一致容易造成子女判断意识模糊,无所适从,心理负担加大,学习上容易出现倦怠无力感。因此父母在子女养育问题应尽量做到一致,避免子女因父母意见相左而出现不知所从的现象。父母养育方式保持一致,特别是情感温暖型一致的养育方式有助于子女减弱外在动机,增强内在动机,减轻学业上的压力。然而,研究还发现,父母养育方式一致与否在高三学生的内在动机上没有明显性差异,可见当高三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完全认同并积极追求的情况下,父母养育方式一致与否就影响甚微了。

综上所述,家庭生活中,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的自我决定性动机及学业压力有重要作用。父母在子女的养育问题上应尽量保持一致,少些苛责和批评,多些赞赏和肯定;少些拒绝和否认,多些支持和鼓励。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更有助于子女良好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也有利于缓解子女的学业压力和备考紧张情绪。对子女要避免一味地拒绝否认,也要避免过度保护,而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多提供些情感支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助其形成自我内在动机。情感温暖型的养育方式对高三学生而言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养育方式。

參考文献:

[1] Deci E.L.,Ryan R.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New York: Ple-num Press,1985.

[2]杨明,张玉虎.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及缓解途径[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4):20-22.

[3]吴君九,李英武,郑日昌.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1019-1021.

[4]苏普金.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及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 :850-852.

[5]陈永凤,裴先波.高三学生学习压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0):1205-1208.

[6] 蒋奖,鲁峥嵘,蒋苾菁,许燕.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1):94-99.

[7]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101-102.

[8]吴美香,千成文.青少年学业压力因素和症状分析以及为减少压力的冥想训练效果[J].(韩)人间理解,Vol.15:63-96.

[9]马艳艳.中国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和学业倦怠关系中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上海中学生为例[D].(韩)首尔:中央大学,2003.

责任编辑:杨孝如

Effects of Parenting Styles on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Determination and Academic Pressure

Liu Yumin & Park Yonghan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handong Yingcai College, Jinan 25010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ampling some grade-three student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as the subjects, conducts research into effects of parenting styles on students self-determination and academic pressure. The findings of testing 327 students reveal that students with parents adopting affectionate parenting styles have stronger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self-determination, while their extrinsic motivation is weaker with less academic pressure; and that students with parents of the same parenting styles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rinsic motivation, while they have stronger extrinsic motivation with less pressure. Therefore, the affectionate parenting styles and warm-harmonious family education are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rinsic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weakening their academic pressure.

Key words: parenting style; self-determination; academic pressure;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猜你喜欢

高三学生
浅谈高三学生考前心理障碍与疏导
浅谈技巧在高中英语听力中的应用
高三学生学好数学的新思考
直视骄阳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相关能力
提高山区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解题能力的策略
对高三学生心理亚健康分析及对策探索
浅析高三学生化学学习突破
高三学生应该怎样面对及准备高考
高三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