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学科“合作探究试卷”讲评模式的建构策略

2018-09-21邓泽文张燕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邓泽文 张燕

[摘 要]

高三的复习阶段,各种类型的考试很多,故试卷评讲课是高三备考阶段一种重要的课型,如何提高高三地理评讲课的效率是个重要的课题。“构建探究式试题评讲模式”旨在提高高三试卷评讲课的效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三地理;评讲模式;有效性;主体性

一、问题的提出

试卷评讲课是指在每一次测试之后师生共同对试卷、考试情况进行分析,纠正考试中的错误,弥补教与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特别是到高三的下学期,试卷讲评课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兴趣的提高,甚至直接影响高考的地理成绩。但是,在现实的评讲课中经常听到学生和老师的抱怨:老师认为平时的考试太多,评讲课多,严重影响了上课的进度,平时卖力讲过的题目,下一次考试学生还是错;学生认为评讲课无聊,好像老师讲过的都会,但下次做同样类型的题时,仍然会出错。师生均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通过观察,笔者发现,现在的地理评讲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教师评讲课前不备课,评讲时拿一张白卷,把试题评讲课变成核对答案课,只是关注本道题答案的对错,造成评讲时间的浪费。

(2)把试卷评讲课变成“批斗课”,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当学生考得不好的时候,教师不是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而是将怒气发泄在学生的身上。有的教师把试卷评讲课变成对学生的批评课,一味地责怪学生,甚至冷嘲热讽,导致学生情绪紧张,思维迟缓,注意力涣散,进而厌恶试卷评讲课。

(3)对评讲效果没有及时进行巩固。平时我们发现,多次讲过的题学生依然不会做,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为一讲就会。教师不妨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或错误率高的错题进行改编,或者找一些同类型的题再次以作业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通過对以上几种误区的分析发现,出现以上现象的根源在于教师没有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把教学活动的主导“导”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那么,试卷评讲课应该怎么讲呢?如何提高试卷评讲的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大胆把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试卷评讲课,改变教师一言到底的试卷评讲方式,可以提高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有效性。

二、探究式试题评讲模式的流程

以探究式教学为基础的高三试题评讲模式的流程如下(见图1)。它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高效地参与试题评讲。

三、探究式试题评讲模式的具体应用

以下是笔者结合高三地理一节试题评讲课来阐述该评讲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是一堂试题评讲课是否成功的基础,课前准备的充分,有针对性,上课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课前的准备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情。

1.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做好考试信息整理工作

具体包括学生逐题的得分情况分析、试卷评价、平行班级差距分析等。其中学生得分情况分析直接影响试卷评讲的针对性,教师必须对各题学生的得分率进行分析。选择题尽量分析出学生选错的答案集中情况,从而分析学生选错的原因。主观性试题的得分情况,也要分析出各项指数。

2.对典型的试卷进行扫描

包括综合题满分卷、零分卷、错别字多的卷、卷面整洁的卷等。针对试卷中学生错误比较普遍而且问题相对集中的知识点,准备或命制一些相关的试题练习,做好试题评讲的课件和相关的补充资料。

3.督促学生梳理试卷

安排课代表把试卷分发到学生手中(试卷一定要做到及时批改,及时返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行订正试题、反思得失。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自我审视,落实到笔头,效果明显。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建立“纠错本”,专门进行试卷分析,记录错题的感悟,找出不能依靠自己个人知识水平、能力解决的试卷问题,为课堂小组合作探究提供明确的问题任务。

(二)课堂评讲阶段

1.教师对本次考试做总体评价

首先,教师应对本次考试的情况做一个总体的评价,3分钟即可,以激励为主。主要是对试题考查目标、难度的评价。根据课前的准备阶段的试题统计分析,表扬一些好的同学和进步比较大的同学,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激活讲评课堂的作用。根据学生自查自纠的反馈情况,确定学生合作探究的题目和分组的任务(见图2),对3、5、9、10、11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4、7、8进行重点评讲。

2.进入探究评讲互动阶段

先给出4分钟的时间由各个小组进行相互的合作和探究,时间到了,由各个小组派出代表上台讲评所承担的典型错题。要求是:代表必须点出出错的原因以及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命题者的目的,同时还可从自己的角度说说如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或对于该题还有哪些疑惑,台下的其他同学还可以进行质疑、提问或补充,之后由教师适当地点拨、归纳、拓展,最后教师从出题者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改题,等等。这种讲评的方式通过学生的讲解,生生之间的互动,往往更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一道典型的题目进行深度地探究和分析,同时也能对教师进一步的讲评有所启发。

3.教师对错误率较高的典型难题进行精讲

精讲一定要讲审题、思路、方法、解题的过程,不能就题论题,应该启发学生对涉及的主干知识进行回忆和梳理,同时必须进行变式训练。

例如: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是某地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右图中4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a流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B.b下渗加强,出现地下漏斗区

C.c流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D.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老师在讲评完题目的方法和思路后,帮助学生回忆水循环的环节,特别是重要环节(蒸发、下渗)影响的主导因素(见图3、图4),解析地下漏斗区的内涵、形成原因及危害,总结城市化进程中对水循环的影响。

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的知识后,教师给出了一道变式训练题如下: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答案是C)

4.主观题部分的评讲是试卷评讲课的重点和难点

对主观题的讲评一定要注意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和答案的来源,同时,教师在讲评的时候也要注意加强答题规范及技巧的训练。

(1)笔者给出了几张典型的试卷,让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分析这些试卷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试卷。然后总结这次考试中第二卷存在问题(比如,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差,不能与相应知识建立联系;忽略题干中的限定语,导致答题的针对性差;专业术语运用不准确、不规范,等等)。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邀请同学们为其批改,或为其找出答题不规范的地方及老师的总结,他们明白了这次考试中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在点评其他同学答案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还掌握了规范答题的技巧。

(2)重点点拨了学生审题的技巧,比如注意图例,注意提问的限定词、材料与设问的关系,设问的动词,等等。最为关键的是,笔者要求学生在做综合题时必须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维去指导做题,必须注意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具体题目的讲解,引导学生去领悟命题教师的命题意图和命题陷阱,然后总结回答主观题的三步曲:①准确获取、解读信息,包括文字背景、设问、图表资料。②对接迁移。回归教材,进行知识的联想、迁移,并实现与新问题的对接,这样才能找准答题的突破口。③表达专业化,语言规范化。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尽量使用关键词,多用词组,少用句子。

(三)课后提升阶段

课后的巩固提升阶段其实是试卷讲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最大的平台,这一阶段是课堂讲评的延续。课后老师和学生应该做好以下两件事情。

1.学生整理归类,建构知识

试卷讲评后,应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进行整理归类,建构知识,把它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并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分析其中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步工作主要通过填写“学生反思表”来完成。

2.教师反思,实现自我提升

教师在试卷评讲课后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特别是对学生考试中错误相对集中的试题,要反思自己是否漏讲,是否讲透,还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采取更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也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同时必须关注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因为课堂讲评是面向全体的,尽管教师讲评得很细,但也难免有个别学生掌握不了,所以,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

[参 考 文 献]

[1]黎肖霞.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研究[J].地理教学,2013(24).

[2]吕雅琴.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10(49).

[3]沈海林.把探究式教学引入地理试卷讲评课[J].地理教学,2010(24).

[4]陈进华.高三地理复习中试题的讲评课策略例谈[J].考试周刊,2010(59).

(責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