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生涯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探索

2018-09-21许奕欣王锋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溶液化学核心

许奕欣 王锋

[摘 要]

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对化学相关职业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了解得较为粗浅。新高考的改革也需要学生提前做好对相关职业的选择与规划。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探索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生涯教育渗透,并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课堂活动设计,让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相互融合渗透。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核心素养

本案例涉及的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及其相关化学性质,酸碱中和反应。本案例教学设计中,学生以pH相关知识为工具和桥梁,认识更多与化学相关职业,立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生涯教育,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对于现代社会的巨大贡献,甚至于欣赏化学学科,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从而认识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会如何利用和挖掘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通过一些对相关化学职业的了解及与pH的知识的结合,渗透生涯教育,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主题一:从生活走进化学

[设计说明]从生活中熟悉的食物和现象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通过pH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定量观及辩证思想,并为后面的内容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相应问题做铺垫。

板书:溶液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溶液为酸性;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

演示实验:pH试纸的使用

讲解:pH试纸操作方法 分组实验:分别测盐酸和氢氧化钠pH,并将所测溶液不断稀释后继续测pH。

分析:加水稀释后盐酸溶液pH增大,最终接近于7;稀释后氢氧化钠溶液pH减小,最终接近于7。pH越小酸性越强,pH=0时酸性最强;pH越大碱性越强,pH=14时碱性最强。 ]

教学活动主题二:走进化妆品师

[设计说明]以化妆品师的成长经历,工作经验为例,带学生认识一个与化学相关,并与所学pH知识相关的职业,初步建立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感性认知。在学生对化妆品这一职业有一定认识后,在学生跃跃欲试时,设计相应职业情境下活动,联系生活,让学生动手实验,并初步体会对比实验这一重要方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评价等能力。通过“找到适合自己发质的洗发水”这一实验,初步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通过职业介绍让学生多方面地加深对化学学科,相应职业的认知深度。

教学活动主题三:走进药剂师

[设计说明]药剂师及药品从生活经验上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学生在该方面已具有一定的感性认知。所以本活动环节旨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加深理性认知。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及pH知识解决问题。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学会运用已有知识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依据目标设计实验、基于证据分析推理解决化学实际问题。在酸碱盐知识这一关键期用实践的方式进行大融合,进一步加深对复分解反应原理的理解应用。

教学活动主题四:走进植物护理专家

[设计说明]这一活动主题中除了让学生认识新的一个职业之外,并需要学生在资料中提取与化学学科知识相关信息,并处理、思考。将感性材料提升为用概念理论进行解释,继续将中和反应的抽象原理转化为具体应用实际,从而加深中和反应这一主题的认识,并能从这些视角进一步认识其他新物质。

教学活动主题五:学生交流体会、小结本课题内容

[设计说明]梳理本课内容,让知识条理化。通过对不同职业领域的了解,体会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小结:化学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通过本课学习,对各种不同的与化学相关职业的了解,同学对化学有了更全面、丰富的认识,感知了化学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巨大的贡献。

课后拓展

1.还有哪些化学相关职业同学感兴趣?

2.查找pH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用。

三、案例反思

(1)在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5次提到“核心素养”或“核心素养体系”。教育部在该文件引入“核心素养”的同时,将其界定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具化到化学核心素养内涵的5个维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中,在借助化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探究技能和获取,加工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而最终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本教学中第一个教学重难点在于过程方法的体验。pH相应知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关键在于对这一知识当即实践应用,学会用化学知识甚至逐步培养化学思维解决相应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真理。初中階段的化学教育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的同时,初步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科学思维及科学素养。学生在生活中对化学无形中有许多感性体验,而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与化学知识、方法紧密结合进行的,将感性认知逐步提升为理性认识。本教学中有很多的时间在于通过学生自己,或分组进行的不同难度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科学发现所经历的过程,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策略最终完善科学思维。在一定的情境下,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在真实的证据下进行分析、归纳甚至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

(2)本教学的第二个教学重难点在于情感体验及生涯教育渗透。21世纪以来,国际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从而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所推进的新的评价方式与日后学生的职业选择息息相关,课堂上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的渗透非常必要。王云生先生认为教育不能只重“才”的培养,忽视“人”的培养。休珀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发现15~17岁的青少年属于职业试探期,青少年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能力以及社会需求全面考虑自己的学业和职业未来,并做出暂时的决定。初中的化学教学为启蒙阶段,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科学情感教育,重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的融合尤为重要。而在这个启蒙的关键期,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课堂上有意识生涯教育的渗透,种下一颗职业理想的种子,让日后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以梦想和自我价值实现为动力,为日后深造、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本教学中以每个化学工作者为一个活动单元,创设问题情境,以了解不同化学工作者为主线,通过一定的课程介入及教学渗透,将传授知识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发展与需求,使学生具有劳动观、职业观及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和态度。这些化学工作者相比闻名的化学家对学生来说更没有距离感,通过成功人士对问题的解答向学生展示了各种职业中化学知识的地位与作用,在广泛的工作、生活情景中的迁移和拓展过程,使学生不仅意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初步形成对职业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自己基本态度,也认识到将来职业的发展与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密切相关的。

[参 考 文 献]

[1]John S. Phillips, Victor S. Strozak, Cheryl Wistrom. 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Glencoe/Mc Graw-Hill, copyright 2005.

[2]王锋.基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案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4(4).

[3]王锋,傅兴春.初中化学教与学一体化设计[M].福建:鹭江出版社,2015.

[4]王云生.课堂转型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5]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6).

[6]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5).

[7]周青,趙永春.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

[8]马建峰,蔡金艳.浅论普通高中教育中的职业生涯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溶液化学核心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