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般”的语法化

2018-09-21陈雪莹

现代语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法化

陈雪莹

摘 要:“般”作为唐五代新兴的集合量词可与数词搭配构成数量短语,“万般”由此产生。本文在探讨了“万般”词匯化过程的基础上,发现了“万般”在作程度副词修饰不同的中心语时,其侧重点也会不同,主要分为从性质的角度表示程度和从数量的角度表示程度。两者之间存在着修饰对象和词汇意义两方面的不同。从常规结构式的非典型组合和“万般”语义的夸张性入手,并结合以汉语自身特点和人类认知方式分析了“万般”语法化的诱因。

关键词:万般 语法化 语法化诱因

前人多从共时层面对“万般”进行研究,将其释义概括为:[形]各种各样;[副]极其、非常。鉴于对“万般”历史层面上的总结较少,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万般”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加以分析。

一、“般”的词义演变

“般”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辟也。象舟之旋,从舟,从殳,殳,所以旋也。”本义为“盘旋”。在古代汉语中,“般”与“班”二者声母相近韵母相同,所以“般”常通“班”。《左传·襄公十八年》:“有班马之声”,《尔雅·释言》注引作“般马”。“班”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分瑞玉,从从刀。”“瑞玉”即古代诸侯或藩国朝聘时所执的玉制信物,“班”就是将瑞玉一分为二,引申为将同类事物分开,分成几个部分。所以,将具有相同性质的人群分为几个部分时,也称为“班”。①例如:

(1)吏部选举可依晋氏,九班选制永为揆法。(《十六国春秋·卷十五后赵录五》)

由于“班”常跟在数词的后面,表示“种、类”义,因此,引申出量词的用法。又因为“般”在古籍中常通“班”,“般”在相因生义的作用下也出现了量词的用法,成为唐五代时期新兴的集合量词。“般”作量词后可与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万般”由此产生。例如:

(2)道士长赵归真奏云:有一般仙药,此国全无,但于土蕃国有此药。(唐《入唐求法》)

(3)今宵独卧,实怨更长。一种天公,两般时节。(唐《游仙窟》)

(4)一事未成,回去须得三般之物,进上随文皇帝,即便却回。(五代《敦煌变文选》)

(5)且如色有二十五种,青黄等四般显色是实。(五代《宗镜录·卷五十三》)

(6)树神奉敕,便于西坡之上,长叩三声,云务陡暗,应是山间鬼神,悉皆到来,是日夜拣炼神兵,闪电百般,雷鸣千种,彻晓喧喧。(五代《敦煌变文选》)

(7)千众乐音齐向亮,万般花木自芬芳。(五代《敦煌变文选》)

二、“万般”的语法化过程

(一)数量短语“万般”

“万般”作为数量短语最早出现于唐代,用来修饰具体名词。例如:

(8)千众乐音齐向亮,万般花木自芬芳。(五代《敦煌变文选》)

(9)草青青而吐绿,花照灼而开红,千种池亭,万般果药,香芬芬而扑鼻,鸟噪而和鸣。(五代《敦煌变文选》)

由于“万”在古汉语中有“极言其多”义,所以“万般”常常不表示实际的数量,而是用来泛指“数量众多”。这就拉近了“万”与“般”之间的距离,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其形容词的用法便产生了。

(二)形容词“万般”

辞书中将其释义为:总括之词,谓各种各样的。例如,元稹《岳阳楼》诗:“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由于“万般”具有泛化作用,所以常用来修饰抽象名词,使其语义进一步抽象化,这为“万般”语法化提供了初始条件。例如:

(10)境即万般差别,人即不别。(唐《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11)所以言,若人修道道不行,万般邪境竞头生。(唐《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除此之外,形容词“万般”还可以活用为名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此时“万般”所指代的对象会根据语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例如:

(12)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北宋·汪洙《神童诗》

(13)可喜万般宜,不劳朱粉施。(北宋·晏殊《菩萨蛮》)

例(12)依靠整首诗语境可知,作者认为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所以“万般”指代“各类行业”。例(13)中的“万般”指代黄葵色彩艳丽,不管是鲜艳还是淡雅都十分美丽。

在正常的“形容词+名词”的结构中,“万般”语义的进一步虚化受到了名词的制约,只有跳出这个框架,即中心语是形容词或动词活用为名词时,才有可能完成质的飞跃。例如:

(14)万般施设不如常,又不惊人又久长。(五代《祖堂集》)

(15)居士万般施教化,说身如毒蛇唱将〔来〕。(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16)太子闻道病来侵,万般愁苦转萦心。(五代《敦煌变文选》)

(17)君行萬里途,妾心萬般苦。(元《蔡伯喈琵琶記》)

例(14)中,“施设”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表示“与安排、布置相关的事”,是动词活用为名词,“万般”此时作形容词。在例(15)中,“施教化”在句中作谓语,没有发生词类活用,此时“万般”作副词。例(16)中,“愁苦”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义为“愁苦的情绪”,在句中作主语,“万般”此时作形容词。在例(17)中,“苦”没有活用为名词,“万般”此时用作副词。

以上说明了“万般”多用于修饰抽象名词是其语法化的诱因,而其所修饰的中心语产生词类活用,是“万般”演变为副词的重要机制。

(三)副词“万般”

“万般”作状语的用法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万般”的词义逐渐虚化,发生了由具体向抽象的引申,最终成为副词。张谊生在区分形容词和副词时认为:“凡是既可以充当状语,又可以充当谓语和定语,但充当状语时同充当谓语、定语语义不同的,是同形同音的两个词——形容词和副词。”②“万般”恰好符合这一标准,根据“万般”所修饰的中心语的不同,其侧重点也会不同,主要分为从性质的角度表示程度和从数量的角度表示程度。

“万般”从数量的层面来表示程度,用于具体的行为动词前,义为“多次、屡次”。例如:

(18)居士万般施教化,说身如毒蛇唱将〔来〕。(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19)上堂:“千般说,万般喻,只要教君早回去。去何处?”(南宋《五灯会元》)

(20)妾是真州人,乃是永嘉崔县尉次妻,大娘子凶悍异常,万般打骂。(明《今古奇观(下)》)

“万般”从性质方面表示程度,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心理动词,义为“极其、非常”。例如:

(21)绿丛金朵,枝长叶细。称花王相待。万般堪爱,暂时见了,断肠无计。(杜安世《贺圣朝》)

(22)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元《西厢记杂剧》)

(23)忆当初、是谁先恁。及至如今,教人成病,风流万般徒甚。(欧阳修《夜行船》)

例(23)中“万般”为状语后置,义为“当年极其风流,如今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下面是对北大语料库中“万般”在唐五代到民国时期用法的统计: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万般”作形容词时常用于修饰抽象名词,并且在其产生之初就有了作状语的用法。到了宋代,“万般”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大大增加,从清代开始,“万般”程度副词的用法超过了其形容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下面分析“万般”语法化的成因。

三、程度副词“万般”的内部差异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词具有多种词义,每一个词义称之为一个义位。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可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词义称之为“义位变体”。经过研究发现,“万般”在作程度副词时有两个义位变体,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修饰对象、词汇意义两方面。

第一,表数量的程度副词“万般”可用来修饰具体的行为动词,但不能修饰形容词;而表性质的程度副词“万般”则用来修饰心理动词和形容词。例如:

(24)此时邓斌仍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神通广大的兴隆公司老板们会保她无事,便万般为非法集资阴谋狡辩。

(25)七嘴八舌的自然说什么的都有,老祖父只是一双眼睛看着我的父亲可怜的样子,万般着急。

(26)灵柩每前进一步,都显得万般艰难。

例(24)中,“万般”修饰具体的行为动词“狡辩”,作数量程度副词。例(25)和(26)中,“万般”分别修饰心理动词“着急”和形容词“艰难”,用作性质程度副词。

第二,词类的虚实问题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过渡性。数量程度副词“万般”虽然也用来修饰、限制谓语,但是其词汇意义较为明显、具体,通常解释为“多次、屡次”;而性质程度副词“万般”则更多地体现在语法意义上,反映了说话人的感情态度和表述意图,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例如:

(27)妾是真州人,乃是永嘉崔县尉次妻,大娘子凶悍异常,万般打骂。(明《今古观奇(下)》)

(28)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到得如今,万般追悔。(柳永《慢卷绸》)

例(27)翻译为“大娘子十分凶悍,屡次打骂小妾”,“万般”用作数量程度副词。例(28)“万般”表示作者极其后悔的情感状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用作性质程度副词。

各个义位变体在语言中使用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使用频率多的称之为“中心变体”,反之,则称之为“非中心变体”,而中心变体的意义,就是这个义位的中心意义。据我们的统计显示,在现代汉语中“万般”用作数量程度副词的用法占总数的2.86%,而用作性质程度副词的用法则占到了72.82%,所以“万般”在作程度副词时,核心义是“十分、极其”。

四、“万般”语法化的诱因

语法化的诱因是原有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的平衡被打破,经过重新分析,变异句结构和语义建立了新的平衡,實现了语法化。

(一)“万般”的超常组合

语法化的实现要依托于特定的句法结构,若这个句法结构是常规的组合,那么就无法发生语法化。组合成分发生了词类变异是“万般”语法化的诱因之一。形容词“万般”用于常规的定中短语结构中(中心语是名词性成分),则不发生虚化。例如:

(29)万般草木根苗异,一得春风便放花。(南宋·《五灯会元》)

但是,当中心词换成谓词性成分时,“万般”就演变为副词。例如:

(30)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元·《西厢记杂剧》)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超常组合的存在?江蓝生(2016)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第一,一种语言的句型再丰富,跟人类所要表达的客观事物和主观思想感情相比总是有限的,为了利用有限的句型表达无限丰富的语义要求,就要突破常规句式规范的束缚,在隐喻和转喻思维的作用下,用一些超常的组合来提高结构式的表达功能和效率,即从典型组合扩大到非典型组合。③形容词“万般”常用来泛指事物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在隐喻联想的促使下,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时的方式、手段的多样化或动作行为进行时的情景状态等,最终逐渐衍生出副词的用法。例如:

(31)郭宪忠是个没有父母的苦孩子,于德水在前些年也将郭宪忠收为“干儿子”,如今于德水却生怕女儿掉进“锅”里,于是万般阻挠。(《人民日报》1995年11月)

(32)可怜那公子娇生惯养,家里父母万般珍爱。(清·《侠女奇缘(上)》)

(33)接着,金载圭召来的两名艺妓手拿乐器,花枝招展,万般妩媚地走了进来,一左一右侍候在朴正熙身旁。(《作家文摘》1997年)

例(31)表明于德水多次阻挠女儿掉进“锅里”,“万般”用作表数量的程度副词。例(33)描述了艺妓各种妩媚的样子,“万般”用作性质程度副词。

第二,由于汉语本身的特点,使得一些变异组合可以行得通。在汉语中,部分形容词可以用来直接充当状语而不用发生形态的变化(或者可以说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当副词用)。例如:

(34)我等一会儿到你家去仔细商量。

(35)我没有认真看待这件事情。

形容词毕竟不是副词,这种占据了副词位置的用法属于超常组合,因而引起了原有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的变化,成为语法化的诱因。副词“万般”的产生就是因为形容词“万般”直接充当了状语而没有发生形态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万般”发生了语法化。例如:

(36)施惠万般求福德,三千七宝唱将罗。(五代·《敦煌变文选》)

(37)狄希陈虽与寄姐如鱼得水,似漆投胶,万般恩爱,难以形容,到只为这珍珠一事,放心不下。(明·《醒世姻缘传(下)》)

在例(36)中,“万般”带有一定的实词意义,可翻译为“屡次实施恩惠以求福德”。在例(37)中,“万般”虚化得更为彻底,已失去了实词的意义,翻译为“狄希陈与寄姐非常恩爱”。

(二)“万般”的语义具有夸张性

“万”本义是一个数词,在古代常常表“极言其多”;“般”是一个集合量词,具有整体意义,着眼于说话人把客观对象看作是一个浑然的整体。当集合量词“般”与位数词“万”组合后,所表述的不是一个具体数字,而是一个近似值,在数量上具有不确定性,往往具有夸张的意味。例如:

(38)鬼神类,千万般,变化如来气力滩,任你前头多变化,如来不动一毛端。(五代·《敦煌变文选》)

在隐喻思维的作用下,万般”也可以用来修饰人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以及事物的状态属性,用来表达说话人夸张的情绪,具有主观性和强调性,并且带有一定的描述性,使句子的表达生动形象。随着“万般”作状语的使用频率增加,“万般”发生了语法化,词义也逐渐凝固,最终成为一个副词。例如:

(39)比如说死鱼,尽管那些“肇事者”嘻皮笑脸,万般抵赖,但是,鱼不吃他们排放的大量毒物,会死吗?

(40)媳妇也说妥啦,房子也买啦,三百两银子也花完啦,万般无奈,遂将赵得胜唤至家中。(清·《三侠剑(下)》)

(41)百般体态万般姣,不画全身画半腰。(清·《续济公传(上)》)

例(39)中的“万般”是为了强调“肇事者”无赖的一面,因此多次抵赖鱼的死与他们有关,具有一定的夸张意味。例(40)中的“万般”是为了描述黄昆十分愁苦与无奈的心理状态。例(41)中的“万般”用来强调画中美人姣美婀娜的体态。

五、结语

本文结合语言事实,探讨了“万般”词汇化过程、副词的用法分类以及“万般”语法化的诱因。得出“万般”在作副词时根据所修饰的中心语的不同,可分为方式副词和程度副词两类,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其次针对“万般”与其所修饰的中心语之间的超常组合现象,讨论了“万般”语法化的诱因,发现当所修饰的中心语变成谓语性成分时,“万般”演变成了一个副词。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没有探讨“十分、万分、一般、千般”等数量短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现象。这些数量短语语法化的过程中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还有待于讨论。

注释:

①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99.

②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J].语言研究,2000,(2):54-55.

③江蓝生.超常组合与语义羡余——汉语语法化诱因新探[J].中国语文,2016,(5):520.

参考文献:

[1]江蓝生.超常组合与语义羡余——汉语语法化诱因新探[J].中国语文,2016,(5).

[2]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中国语文,2000,(1).

[3]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J].语言研究,2000,(2).

[4]赵彩虹.“不是一般(的/地)+A/AP”构式解析——兼谈“一般”的程度副词化倾向[J].語言科学,2016,(3).

[5]山田留里子.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5,(3).

[6]关蕾.现代汉语方式副词的词类地位研究[J].理论界,2011,(10).

[7]艾彦.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9]奇唯美.程度副词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及分类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10]宗守云.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与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猜你喜欢

语法化
“所有”的语法化微征
清代土默特历史档案中因果连词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浅析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俄汉情态词语法化特征对比研究
湖南祁东话复数标记“一各”的功能及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