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

2018-09-17廖秀华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培养核心素养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突出强调爱国情怀、个人修养、社会关爱,且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现状和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现代教学方式要以人的核心素养培育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生态,既要反映全球化的要求,也要体现本土化的要求。而初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强调初中历史教学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意识,指引学生人生的精神文化追求,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理想。

一、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

历史核心素养是新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不仅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历史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而具体到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为学生将来发展迫切需要的历史基本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是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增强了教学针对性,便于因材施教工作的开展。

二、 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现状

初中历史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任课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历史基础能力的运用得不到有效提高,在自身的情感和价值观方面也不能通过历史学习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因此,基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其学力基础,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教学目的,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基础,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融入学科特色,让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区别于其他课程,使得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 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

(一) 加强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帮手。因此,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加强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前最为首要的一步。

首先,初中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在这个高速变化着的时代下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只根据前辈的经验和以前的教育理念来进行教学,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多多了解近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取长补短,汲取别人的优秀经验,改善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要多加关注学生对自身教学方式的意见和评价,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让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其次,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并不仅仅是包含着历史知识,还与各个学科紧密联系。所以,初中历史教师不能只是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还要多多关注与其相关的内容,并多加关注与历史相关的电视剧、电影和相关论文的发表、学术的相关研究,在课余时间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生动有趣、丰富形象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充分的回答出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提升教师自身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使之能够更加信任教师的能力,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时更加有动力。

最后,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在每次的教学课堂前写下自身的教学计划,在课堂结束后写下自身的教学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反思、总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更加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积累

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所有学科的学习都只有在大量、反复的实践下才能逐步的记住所学的内容,日积月累才能在以后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初中阶段是学生处于学习历史的最佳年龄,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历史充满了兴趣,但历史也不是简单的了解各个时间发生的事件就行了,学习者需要在掌握各个时点发生事件的同时清楚的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对历史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牢靠书本中的知识,也要拓展自身的课外知识,做到课内积累与课外积累并重,以通过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以时间轴为基础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能以时间为基础展开,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以时间轴来给学生讲述发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系统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到“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这一课时,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然后再进一步讲述大运河的开通及其意义,科举制度的创立过程及影响,最后给学生自由讨論的时间,让他们思考隋朝开通大运河和创立科举制度的意义,从这些历史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以此来逐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四、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各个学校和初中历史教师要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目标,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参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学生真正地成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江海云.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5):186-187.

[2]李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教书育人,2017(4):55.

[3]周爱芳.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7(4):88.

作者简介:廖秀华,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培养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