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校一品”模式谈校园体育品牌建设

2018-09-03尹俊尚

体育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品牌

尹俊尚

摘 要:学校的体育品牌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对提高学校知名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意义重大。“一校一品”模式下的特色体育课程,其结果就是帮助学校打造校园体育品牌。校园体育品牌的建设有迹可循,要以学生为基础,以育人为目的,以学校文化内涵为依托,充分调动学校现有资源。校园品牌的维护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

关键词:“一校一品”;校园体育;品牌;特色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5-0025-02

2015年,按照北京市教委的要求,北师大“高参小”项目组为北京市多所学校提供学校体育改革支持,除了“全员运动会”,“一校一品”特色课程也是改革项目中的重点和亮点。所谓“一校一品”,即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开创本校的运动品牌,各个学校综合分析本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创建成学校特色。[1]通过相关资料发现,目前“一校一品”特色课程改革在全国多地稳步推进,很多学校通过深度参与,形成了符合本校的校园品牌项目。学生的参与度、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的认可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对“一校一品”校园体育品牌建设的认识

毛振明教授指出“一校一品”体育品牌的建设必须注重学生体质发展,同时要考虑到与校园竞赛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相关联。“一校一品”,即一个学校根植于本地区地域传统文化底蕴,立足学校人文素养,综合学校环境条件,构建自我品牌或鲜明特色,积聚各方正能量,“品”出特色、“品”出校风、“品”出健康。[2]因此,“一校一品”特色课程在实施中应该以学生为载体,立足学校实际,深挖学校文化内涵,重点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体育项目。进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促进学生体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从这方面理解,“一校一品”就是一个学校的校园体育品牌。

既然“一校一品”就是一个校园体育品牌,那么在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始终以学校体育的几个特征要求自己,以打造品牌的标准规范自己。个人认为在打造“一校一品”品牌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坚持以育人为目的

校园体育品牌的载体为学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他们的体质,并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由此可知,不论校园体育品牌以何种形式呈现,它的主体一定是学生,它的目的一定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校园体育品牌建设只有坚持了育人这一目的,才能保证其动机纯、不走样。

2.成为学校一种文化符号

每所学校都有与其“气质”相符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是一个学校根植其本地区传统文化底蕴,是一所学校多年办学理念与实践不断契合的产物,这也是“一校一品”中的“品”所要阐述的涵义。因此,在打造校园精品体育项目时,应立足学校发展现状,深挖学校文化内涵。谈及文化,跟时间密不可分,所以人们常用“百年老字号”来形容一个品牌的历史悠久。“一校一品”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品牌,也离不开时间的沉淀。所以,一旦确定了特色体育项目,就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发展,使其不断成熟和富有内涵。跟风式地盲从追热点,既成不了品牌,更成不了学校文化符号。

3.以终身体育习惯养成为目标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有很多改革措施,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体质提升。但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一校一品”项目是最有效的。我们都有一个感受:自己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很大的原因是不会,在体育活动中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很多体育“零技能”的人,在踏入工作岗位后,便由“被动锻炼”变成“懒得锻炼”。所以,在校园品牌实施过程中,既要关注个体在技能上的差异,更要关注其在兴趣上的差异。有些学生熟练掌握了某项体育运动,并乐在其中,不能因为其与特色项目不同,就剥夺了学生在其的投入时间。总之,在“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实施过程中,应以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为目标,尊重学生兴趣,求同存异,个性发展。

二、北师大实验小学校园体育品牌建设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是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的成员校,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创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校园体育品牌。如果走进北师大实验小学的校园,问问同学们最喜欢的学校活动,肯定会有很多人告诉你“童友杯”足球赛。“童友杯”创建于2001年,到今年已舉办18届,成为每年760余名队员参赛、1000余名学生参与的重大校园体育赛事,也成为学校最靓丽的体育品牌。

“童友杯”缘何而来?这得从18年前说起:学校很早之前就开设了足球社团,学生在社团里学到的足球技能没有舞台展示,只能课间在操场上踢。吴建民校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现象,并决定创办一项自己学校的校园足球联赛,“童友杯”也由此而来。“童友杯”创办初期,赛制规模比较小,只有男生参加。后来规模不断扩大,参赛队伍从五、六年级扩展到三至六年级;第9届“童友杯”要求至少有一名女生报名参赛;第14届“童友杯”在原有赛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五、六年级组别的女生比赛,女同学也可以披挂上阵,驰骋赛场。赛制的创新与丰富,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联赛的热情。这份热情也由学生传递到家长,从备战到比赛,赛场上随处可见家长忙碌的身影。“童友杯”发展至此,真正成为了学校的体育品牌。

纵观“童友杯”足球联赛品牌的建设,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1.校园体育品牌的打造,应以学生为载体,以兴趣为导向

北师大实验小学确定“足球”作为体育联赛项目,是基于广泛的学生兴趣。学校前期足球社团的开展,让很多学生足球技能得到了提升。苦于没有比赛,校园小球星们只能在课间和体育课上释放社团里积攒的“能量”。校园里澎湃的足球热情,是足球联赛能够顺利开展的群众基础。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更是校园体育品牌的载体。因此,在选择创立校园体育品牌时,不能盲目跟风追热点,而是要回归到学生这个主体上。

2.校园体育品牌的建设,应以育人为目的,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统一

北师大实验小学创办于1958年,经过30多年办学实践,不断摸索、研讨与总结,办学理念逐渐清晰,于1994年8月提出了“乐学会学,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学校践行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童友杯”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首先让学生感受到了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促使他们掌握了足球技能,提高了体能,健全了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童友杯”因其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在其品牌建设过程中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认同感,从而促进学校资源整合,进一步推动“童友杯”品牌不断向前发展。

3.校园体育品牌的维持与发展,需不断创新理念

今年,“童友杯”校园足球联赛迎来了它18岁“成年礼”。18年,“童友杯”不断成长壮大,这种成长不仅体现在“体积”上,也体现在“内涵”上。

近年来,北师大实验小学以“童友杯”为契机,不断挖掘、拓展其教育外延。学校以“童友杯”为教育大平台,开展一系列的学科整合活动:开赛前,学校会组织相关教师对各年级的摄影和文字小记者进行培训;比赛中,小记者们会及时将最新战果以新闻和图片的形式进行报道;比赛后,精彩的学生摄影作品也会通过美术老师的筛选,以“图片展”的形式呈现给同学们。语文学科会开展以“童友杯”足球赛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小作家”們可以将自己对比赛的理解、足球的热爱以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围绕足球项目展开:通过比赛,班主任老师抓住了教育契机,教育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班主任召开以足球比赛为主题的班队会,告诉学生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肯定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经过刻苦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才能获得挫折后的成功。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加入,每个学期学校的校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都会装满学生们在“童友杯”上留下的精彩瞬间。

“童友杯”点滴的成长,都离不开“创新”这块“土壤”。如果说是校长对学校体育功能的深刻认识促使了“童友杯”创立,那么,为“童友杯”不断提供“营养”,促其长成参天大树的,一定是学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笑峰.健身教育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周奇裕.一校一品体育品牌的定位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6(4):14-15.

猜你喜欢

品牌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城市纪录片与襄阳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探究
浅谈小型创业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恩典皮具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试论品牌营销策略的实现与商品流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