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围棋活动促进幼儿品德行为的研究

2018-08-23彭美银

东方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行为

彭美银

摘要:幼儿时期是品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自信、不畏挫折、不怕困难等品行的培养极为重要,而围棋活动的合理运用能够锻炼幼儿多方面的品质。基于此,本文对围棋活动对幼儿品德行为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强化围棋活动促进幼儿品德行为的具体路径进行研究,为幼儿品德行为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围棋活动;幼儿品德;行为

前言:

幼儿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品德行为形成过程中幼儿会经常出现反复现象,所以幼儿品德行为的培养要做到系列化、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品德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幼儿具有活泼爱动、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定的特点,所以在兴趣中进行培养教育变得十分重要。围棋是经过中国几千年文化洗礼流传下来的一项具有科学竞技性的高雅艺术文化,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智慧、哲理与道德,能够在良好轻松的教育氛围中对幼儿进行品德行为的培养。

一、围棋活动对幼儿品德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一)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围棋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它拥有自身的礼仪规范和操作步骤,教师通過对围棋规则黑先白后交替进行的讲解,可以帮助天生好动的幼儿初步了解规则意识。通过黑白棋子组成的不同排列方式使幼儿产生学习围棋的兴趣,幼儿围棋虽然要求不是很严苛,但棋盘上还是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与其他棋类不同,围棋多数会以胜败收尾,极少出现和棋情况。所以在下棋的过程中不能分散注意力,更不能有松懈的想法,要通过认真判断对手的每一步棋之后作出正确的应对,不能心存侥幸或者态度消极,因为一旦被对手逆转局面就有可能面临失败,这对幼儿注意力和观察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决定经过不断的围棋练习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的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定基础。

(二)利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的逻辑思考能力正处于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的幼儿缺少推理的能力,但在围棋学习的过程中,一盘棋的每步都需要思考。幼儿在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情况下,要通过大脑高速运转,思维快速活跃独立的解决棋盘上的纷争,无形中达到了强化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下棋的过程中一味地跟随对手是不能获胜的,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分析考虑,出其不意的获取胜利,而且这种逻辑思考过程会给对局双方留下深刻的记忆,为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提供“素材”[1]。另外,孩子下棋的过程就是通过一次次失误不断复盘并总结教训的过程,从而逐渐理解每步棋的意义,这样也能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孩子可以长期坚持,逻辑思维能力在围棋的锻炼中会得到明显提高,在今后在处理生活琐事时也会养成按照预定计划缜密进行的行为习惯。

(三)利于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现在的幼儿由于家庭环境优越,父母长辈“责任包办”,一般抗挫能力较差,甚至有部分已经成为“输不起”的孩子,而围棋是一种竞技类活动,比赛的直接结果使围棋具有明显的挫折训练功能。只要下围棋就一定会有失败,同样也不是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有赢得比赛的时候,它能够培养幼儿“胜不骄,败不馁”的围棋品格。在对局的过程中,无论棋局好坏,都需要保持沉着冷静,不能因为一步棋的成功与失败左右情绪,要有坐观全局的思想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2]。幼儿的情绪和心理在这个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考验,自控能力也会逐渐增强。在不断练习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涵养,形成谦和忍让的良好心态,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还可以让孩子明白强弱、因果的关系,进而逐步形成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做事的习惯,使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完善孩子的心理素质,这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能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强化围棋活动对幼儿品德行为作用的路径

(一)制定围棋活动方案

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层面、兴趣特点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都会影响幼儿对竞技类围棋的兴趣,所以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来规划游戏。因为围空比赛比较繁琐不利于幼儿理解,所以在进行围棋活动的启蒙阶段可以先从吃子阶段开始,吃子是围棋里最简单的知识,可以使孩子好胜的战斗力得到施展并体会围棋的乐趣,更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3]。由于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完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游戏来淡化幼儿输赢意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扮演棋子开展“反向输赢”的游戏,即输了棋子赢了比赛。教师事先要在地面上做好类似棋盘的标记(如果地面是地砖可以不做标记)然后将幼儿分为两组,各组队员轮换做队长,按照交替进行的方式指挥其他“棋子”进行布局,“棋子”要服从指挥完成自己“坚守岗位”的职责,在最后所有“棋子”都已布完时,游戏的结果也将产生,布局失败的一方赢得了比赛,布局成功的一方虽然没有赢得比赛,但是他的布局方法是成功的。这样一场游戏不但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全心参与并体验指挥的乐趣,还能够淡化幼儿对输赢的意识,增加对围棋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吃子能力弱的时候,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不能急于求成追求结果。

(二)创设故事化活动情节

围棋知识相对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容易记忆和想象的方式将围棋术语编成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故事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例如:将白棋比喻成“小白猫”,黑棋比喻成“小黑猫”,将一口气的棋子比喻成“躲避危险的小猫”,剩两口气的棋子则是“昏迷中的小猫”。又如,认识花五一点死,用白棋摆出被包围的花五,比喻成被工业废水(黑棋)包裹的小花,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大家想办法救它,这是来了一只小蜜蜂来到花蕊中帮忙采集花粉,结出四个果实(做出四个眼,成为活期),如果来的是一只苍蝇(黑棋),花朵就会变得更加脏臭,没有结出果实,反而被污染致死。针对幼儿喜欢表演的天性,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性游戏,让幼儿在表演情境中了解围棋知识。例如:在地上布置围棋棋盘,引导幼儿分角色找到相应位置还可以进行表演,如“关门吃”、“小飞”,“大飞”等,在走一走,做一做的愉快气氛中,使幼儿对枯燥的围棋有全新的感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幼儿的性格和理解表达能力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拔苗助长,更不能打压幼儿愿意表现自我的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围棋活动讲解

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教学内容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逐步的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围棋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幼儿对围棋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幼儿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必须利用幼儿可以理解并感兴趣的课件进行教学。例如,利用多媒体讲解《枷吃》可以设计几张图片,通过对图片的讲解来帮助幼儿理解,可以将画面设置成为:画面一,有一只小老鼠看见厨房的桌子上有一块蛋糕,它想偷吃,可又怕遇见猫,这可怎么办才好呢;画面二,聪明的小老鼠给自己安排了两条逃跑的路线,这下猫可就抓不住它了。画面三,可老鼠的心思早就被猫看穿了,晚上,猫守在两条路的中间,无论老鼠往哪条路逃走,它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捉住。最后,把类似的故事情节融入到围棋的对杀中,能够较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幼儿学习围棋兴趣。

总结:

综上所述,围棋活动在促进幼儿品德行为的过程中,可以为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增强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活动方案、创设故事化情节以及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途径加强幼儿对围棋活动的兴趣,进而起到强化幼儿品德行为的作用。目前虽然在促进幼儿品德行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探索其他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百灵.论园本课程的目标制定——以幼儿围棋活动园本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6(07):119.

[2]刘瑜.浅谈小班语言活动围棋元素的巧妙融入[J].科学大众(小诺贝尔),2017,(12):100.

[3]孙惠.围棋活动如何开发幼儿的创造力[J].学园,2015,(2):158-158.

猜你喜欢

行为
优化师生互动行为 提升数学课堂品质
山西省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认知与行为倾向的调查分析
幼儿教师职业礼仪之我见
浅析“无意识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研究
见义勇为行为中的民法学问题研究
“低头族”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研究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