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信息技术让 心理健康教育课别具风采

2018-08-18马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电影活动课心理健康

马璇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也在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活动的形式,增强活动的效果。本文通过学校自主研发的“百川电影课”为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电影;心理健康;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2-0020-03

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将学生群体层层包围,而学生年龄小,不能甄别信息好坏,这對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很多是消极的。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就必须从个案干预转至全体预防。从最初的团体辅导课,到现今拥有各种活动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逐渐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信息技术的介入以其生动、真实感强、互动性强等特点,让心理活动课的实效有了显著的提高。

本校自2011年来也发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创造性地提出将电影作为素材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本文就以学校“百川电影课”为例,思考心理健康教育课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方式。

一、缘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相整合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时代的进步让学生能够接受丰富的信息,而教育行业中的信息化变革也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氛围等。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冲击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获得心灵的震撼、慰藉与情感的共鸣。

(二)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

电影作为教育的素材,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育人的元素。在学校开设电影课,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经典影片更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们拥有美丽的童年梦想。我们相信,好的电影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需要

本校是定点吸纳务工子女的公办小学,目前全校1513名学生中,有85%的学生都是随迁子女,来自全国23个省市。因此,开展对随迁子女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发展等多方面教育管理项目的研究势在必行,开发校本课程、开辟德育新的途径,是每一位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每一位德育人都知道,形象直观的方式最能触及孩子的心灵,能使他们乐于接受、规范自己的言行。因此,我们反复优化,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最能发挥德育独特功能的课程内容。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随迁学生对电影非常喜爱,但受家庭条件的限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经典的电影。所以我们想到用电影作为实施教育的载体。好的电影能够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隐蔽教育意图,淡化教育色彩,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有了对电影和信息技术整合的需求,学校在不断地探索中也逐渐发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与信息技术整合具有如下优势:

(一)丰富的素材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信息化时代给人们提供的最便捷的一点就是素材资源的获取,并且越来越丰富,而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固定的教材,这就需要心理教师不断地去寻找适合自己课堂的素材,现在有许多经典的电影,特别是适合学生的经典动画片,其中包含同伴交往、归属与爱、生命教育、自我认知等心理健康内容,是十分贴切的一种资源。

此外,教育资源一定是随着时代在不断地更新,而电影资源亦是如此,源源不断地素材会不断充实课程的内容,也就能帮助不同时代的学生感受相同的心理情绪与情感,学会与时俱进的心理技巧,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视、音频为心理活动课提供了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课如果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就必须设置适合课堂主题的氛围,以此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在良好的氛围中体验,才能得到心灵的洗涤。在传统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中,教师主要是以游戏的方式带着孩子感受游戏中给予的启示,而我们渐渐地发现,学生熟悉这样的模式后,感受就不如原来那么深刻了,团辅课的效果也越来越差。因此,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团体辅导、品生品社、班会等内容与形式相互融合,就是为了提供合适的氛围增强效果。多媒体视音频的出现给心理活动课带来了不一样的氛围,震撼的视觉冲击、强大的声音渲染让学生很容易进入课堂设计的情景中,而学生更容易触景生情,同时也会增强感受。除此之外,相对干巴巴的故事而言,多媒体视音频要生动有趣得多,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了这样一种氛围后,心理健康课就成功一半了。

(三)开放的信息技术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了多样的形式

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就在于它互动性强,能够不断地更新与创造。而心理活动课如果要持续让学生充满新鲜感,拥有丰富的形式,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以电影为例,电影是会给每一个人都形成不同感受的媒介,价值观、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态度不同就会对相同的电影有不同的感受,而这也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极其需要的地方,需要学生在课上拥有不同的感受,需要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不同的形式,这样才能丰富他们的心灵感受,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

三、例谈信息技术与心理课的有效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如何真正产生实效的,笔者将结合本校“百川电影课”的发展与实施来验证其效果。

“百川电影课”是将符合教育目的的影片进行采编、整合,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电影了解生命的起源、人间万象等各种演变,更真实地感悟生活。电影课上,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解读电影,感受电影,运用电影配音、情景再现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各种社会信息中分清良莠和美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百川电影课的实施过程中,经过思考与研发,学校确立了以生命安全、人际交往、归属于爱、自我认知这四个方面为目标找寻电影资源,开展电影课程。

以电影课《跳跳羊》为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为:一只跳跳羊一开始十分自信,喜欢跳跃,但是有一天,人类剪了它身上的毛,让它变得光秃秃的,十分难看,而且邻居都笑话它,自此之后,它十分自卑,躲在角落里。直到有一天来了一只美洲跳跳羊,它告诉这只跳跳羊光秃禿的也很好看,只要自己开心地跳,这个世界就会很美好,不必理会别人的态度。这样一部简单的动画短片,从播放到学生讨论电影给他们带来的思考,学生在电影课中能够不断地感受跳跳羊情绪的变化,并将其演绎出来。放映结束后,老师惊喜地发现,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开始把电影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了。接着,在课堂中,教师采用了一个心理辅导游戏,加深学生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将电影代入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他人感到自卑的时候,学会做他人的美洲跳跳羊,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课后,孩子纷纷对这样的心理活动课形式表达认同,孩子们在结束后都在问:“什么时候能再上一节这样的课?”孩子们都在说:“这节课让我对消极情绪的调节有了不同的看法”,“我突然发现原来我也是很出色的人”……孩子们恳切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这样的课堂才是孩子们真正喜欢的课堂,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需要的方式。

一部好电影可以让学生正视自身的缺陷,及时调节情绪,改变自己,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课程的有效整合需要我们运用合适的信息化素材,将这样的素材与课程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更需要我们将它们推广开来。

四、对心理健康教育课信息化的进一步思考

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对使用电影等多媒体、信息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有了思考,同时教师也对这样的课程有了新的发展与设想。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

信息技术的优势不仅仅是信息的丰富性以及互动性,更多的是我们可以运用网络媒体的便捷来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在执教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教师们经常会发现,有许多学生不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尽管在课堂中是不强制表达的,认为只要学生有所收获即可,但事实上,言语的表达更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活动内容的认识,也能够让教师从他们的真实表达中对症下药。而出于这样的尴尬,我们在思考,是否可以引入网络来进行表达,大家都发现,在网络中,例如QQ、论坛、空间等更容易抒发自己的情绪,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课程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媒介,或许能够看到学生更深层次的想法,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信息化可以为后续的心理追踪提供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一节心理健康课不可能完全改变一个学生的心态。因此心理健康的后续追踪很关键,而通过信息技术就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心理追踪系统,网络、心理档案系统可以长期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这样才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持久有效。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逐渐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势必会出现更适合学生的方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太仓,2154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电影活动课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活动课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