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心育结合绘画艺术进行“自我意识”主题教学

2018-08-18郝江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心理健康

郝江英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评价、悦纳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其成长、成才、就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利用系列课堂活动开展学生“自我意识”教育存在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课堂体验不深刻等现实困境。绘画艺术辅导结合“自我意识”内容教学,可以从寓教于乐,构建新型教学平台、深层次探讨内心,形成深刻课堂体验。可以形成课堂作品、可长久留存、延伸课堂影响这三个方面提升“自我意识”主题内容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绘画艺术治疗;自我意识;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2-0027-0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大都处于14~18岁之间,正是由少年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就业是至关重要的。在个体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全的自我意识起导向和调节作用,不健全的自我意识往往成为心理困扰的根源。

一、“自我意识”课堂教学存在的困境

(一)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难以调动

中学生特有的年龄特征使得他们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没有达到成熟稳定,“自我意识的发展呈现出两重性的特点:独立性和幼稚性相联;自尊心与自卑感同在;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1]。从部分学生的反馈中可知,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固有环节中的暖身活动及一些课堂活动对于他们来说稍显幼稚,因此他们不愿参与课堂,而选择旁观,课堂积极性不高。

(二)课程体验过于表面

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热闹非凡,可对于课程效果,学生自身的感悟与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评价。由于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流于表面,学生没有充分投入课堂,就不可能有深层的体验与感悟,因此,课程的设置所期待的效果也值得深思。

二、影响“自我意识”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学生正确而全面认识自我的能力不强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在这一期间,学生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开始关注对自我的确认和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此时的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是个成人,又覺得自己还很幼稚;既希望独立,又愿意依赖。由于还没有真正形成对自我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年纪偏小,阅历偏少,因此,看问题很容易片面,易受外界的影响,还未形成自己的稳定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二)学生悦纳自我程度不高

中职生由于普遍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相当一部分学生小学和初中的教育过程当中没有受到过太多的关注,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因此,很多中职生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甚至从内心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学生”,这种想法影响到学生后,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不强烈、人际关系敏感等,在课堂中也习惯于作为旁观者,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三)课堂组织形式没有满足学生需要

正如上述所说,对于特殊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向于思考一些与自身相关的深刻人生命题,但是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教学一味选择有趣、热闹的组织形式,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没意思”“太幼稚”,从而不想参与活动。

三、以绘画艺术辅导促进中职心育“自我意识”教学

(一)教学组织形式:“寓教于乐”,利用绘画艺术辅导工具,构建新型教学平台

绘画艺术辅导作为一种非表达性辅导,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心理辅导技术之一。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2]。

绘画创作是内心意义的表达,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工具,例如,色布、蜡笔、油彩笔、黏土等,将自己困惑的内心、不解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呈现,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将无形的东西有形化。借助它,心理咨询师可以发现来访者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问题,并适时地给予协助。绘画治疗突破语言交流的局限性,更直接、更真实、更有效。

绘画艺术辅导通过象征性的语言,为人们开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深层秘密心理世界,帮助教师更好的感知并整合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与来访者建起更通畅的沟通渠道,让彼此有更厚实的信任基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而传统的课程方式在教师的教授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倦。表达性艺术辅导是一种新颖的心理辅导技术,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注入活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应用性,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新的教学平台。

(二)教学实施过程:深层次探讨内心,形成深刻课堂体验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于“自我意识”这一板块内容的教学,课堂应该达到的效果应该是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内心深处的自己,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人格。根据课程目标以及绘画艺术辅导阶段递进的特点,将课程的设置分为四次主题团辅活动,分别为“团体雕塑”“自画像”“曼陀罗”绘本制作和“鸡蛋托举”。

1.团队创立——“团体雕塑”主题

这一主题的主要任务是使班级成员按规则分成若干团体,团体一旦形成不再改变。通过“身体雕塑”拉近团队成员之间距离,也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2.认识自我——“自画像”主题

在这一主题中带领学生探索潜意识的自我。每个成员画出一幅“自画像”,并且向大家解释所画内容,在形成与解读的过程中探索自身。

3.接纳自我——“曼陀罗”绘本制作主题

这一阶段,团体更加稳固,团体成员之间距离拉近,“曼陀罗”绘本为团队合作作品,在团体的合作下探索自身特质,全面认识自我,并且在此过程中收获来自团队成员的肯定与赞美,进而促进个体悦纳自我。

4.完善自我——“鸡蛋托举”主题

托举旨在激发学生内心能量,在托举过程中肯定自我,完善自身。

(三)课后延伸环节:形成课堂作品,可长久留存,延伸课堂影响

借助绘画艺术辅导这一中介,学生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之后都会有一副自己的作品,例如,探讨潜意识自我时可收获一幅“自画像”、认识自我的多种特质时,可收获一幅“曼陀罗”绘本、“鸡蛋托举”过程中,肯定自我、坚持自我,并且在托举过程中激发完善自我的能量,从而收获一枚属于自己个人的、带有生命和力量的鸡蛋,等等。这些“自画像”“曼陀罗”绘本以及被托举的“鸡蛋”都是实实在在的作品,在教学结束之后,由学生自己保存,这样,就可以将无形的力量实物化,并长久留存,延伸课堂教学的影响。

课堂实践证明,结合绘画艺术辅导手段来促进中职生“自我意识”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深度与有效性:

1.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学习态度得到改善。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深受学生喜爱,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学生体验的深度明显加强。绘画艺术辅导是一种强调深层体验与感悟的辅导方法,学生在融入集体之后,在自身参与绘画治疗过程中,得到的不再是形式上的热闹,更是心灵深处的启迪。

通过绘画艺术辅导,学生在艺术绘画中逐渐悦纳自我,摆正心态,达到内心的平衡,发展出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有效地自我协调、自我激励、激发学习动机,不断完善自己。除了“自我意识”这一系列主题之外,心理健康教学的其他主题,例如“人际交往”“激发学习动机”“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也可利用绘画艺术辅导的优势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房洁.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5.

[2]罗琴.论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5):43-46.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台州,31805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