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大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8-08-07吴燕波张俊

科教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应用创新公安院校能力培养

吴燕波 张俊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安院校应顺应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新形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培养较强应用创新能力和贴近实战的公安人才。

关键词 公安院校 大学生 应用创新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07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WU Yanbo, ZHANG Jun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Wuhan, Hubei 43003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people's police recruitment and training mechanism,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mply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police recruitment and training system, promote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hange the teaching ideas, explore new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s, cooperate with students, cooperate with people,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t has strong public security talents who are strong in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close to actual combat.

Keywords police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application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随着公安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如何进一步体现面向实战、贴近实际、服务大众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缩短培养目标与实战需求之间的差距,无疑是当前学院教育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院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公安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较强应用创新能力,贴近实战的公安高校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顺应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新形势,推动我院教育教学改革,改变教学理念,践行“打基础”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以科技竞赛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战技能及应用创新能力。

1探索“一个转变”及“三个特性”的教学理念

近两年,我院依托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借力导师制度,注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看准疑点、突出特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地转变成学生能持续学习的能力。实验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为原则,通过创新和有效整合校内实验教学资源,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先进的实验教学与管理理念及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强横向联系,形成“虚实结合、虚拟仿真、以研养教”三特性教学方式,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内容紧跟学科技术发展,实时更新教学内容,适应行业需求。学生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科研实践训练,老师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和培养兴趣强烈、具有特长并且善于钻研的学生,利用每周二或周四下午的固定时间,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讨论,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在教学中注重大班课和小班课的优化组合,挑选成绩好的学生担任低年级的课程辅导员,一方面减轻老师授课压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这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研工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思想更开放、更活跃。自2015年以来,我院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大学物理实验”、“网络安全”等计算机学科相关课程中增设虚拟仿真实验以来,培养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虚实结合”,既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兴趣。2016-2017年利用公安专网搭建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培训警综平台、人口管理系统、指纹系统等完成湖北省公安厅信息化培训共达40期,培训人数近5000人,受到基层民警的欢迎。

2践行“打基础”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

我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心设计优化整合实验内容,使实验教学项目和实验教学内容分层次递进展开,形成专业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科技创新性实验教学新体系。“通过重视基础性实验、增设虚拟性实验、拓宽应用性实验和鼓励自主性实验的方法,逐步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创新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按照“基础训练→提高训练→综合实训→科技创新”4个层次组织实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设计以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開发能力”为主线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与之配套的四层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多种办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和软硬开发能力。

实验管理模式的创新让计算机机房环境部署和维护的工作量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工作效率提升了70%以上,学生经过短时期的适应后,上机秩序较以前大为改观,各种违纪现象逐渐消失,实验室提供的教学与实训服务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学院机房承担的各项教学任务得以持续高效的开展。课题组编写的《VB6.0实训教材》(2015年3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紧紧围绕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大纲,及时更新了实验内容,在实验方面减少了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型、创造型与设计型实验项目,通过一年半的实践,2017年我院学生在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VB程序设计)中考试通过率达75%。

3 引导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

开展以教科研推动学生动手能力的机制,探索大学生创新实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参与导师的项目与研究课题。优秀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竞赛作品的产生,根本就不是赛前几天,短期的临时抱佛脚就能奏效,而是需要学生反复的训练和实践,和老师长期的研究和积累。早进课题、早进项目、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就是唯一的途径。我们借助于老师的科研项目支持,借助实验中心、三真司法鉴定中心的条件和环境,在实践和实战中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提交的竞赛作品的理论也许不是很高深,但一定是最具警察特色,最具新颖性和实用性。学生们在实验室里协助导师处理视频图像、文件检验、电子证据等,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4以科技竞赛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竞赛比的是创新性和实用性,比的是学习新知识的强能力,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面对困难的不放弃。学生们参加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技能,更加理解了现有的、以及他们将来会遇到的问题。学生们体验到创新的需求无处不在,警务科技的应用无处不在,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创新意识的训练,和为创新做好准备。在参加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的过程中,老师要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指导学生选题、实验、设计、改进、备赛,学生迸发出的钻研劲头和方法思路,又会给老师带来启发。笔者的体会是,在准备竞赛阶段,跟学生一起拟定一个合适的作品题目是最难的,因为要以你的更高的学识,去衡量题目的意义和价值,还要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积累,去评估作品能否顺利完成。在设计和实验阶段,师生会一起讨论解决一个难题。

大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一靠浓厚的兴趣,二靠良好的氛围。在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的获奖的优秀学生,逐步实现他们进入大学的理想,克服迈入专业大门的障碍,明确自我学习提升的路径,并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通过大力表彰,让这些优秀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羡慕和仿效的先进。大多数学生内心有驱动,努力有方向,学习有目标,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些少数沉溺于玩游戏和无所事事的学生就没有了环境,这样就能有效带动学风,养成好的学习氛围。

5深化产学研相结合,多方协同育人,培养创新人才

整合资源、产学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能切实增强院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纵观全国高校,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是一种通行的做法。一方面,让老师和同学们走出校园,融入主流学术圈,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另一方面,也让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学院,提升知名度。通过竞赛这一媒介,畅通送去出、请进来的途径,我们与业界建立起更加深层次的联系,例如将学生送出去参加技能提升的夏令营,或直接送到公司进行实习锻炼。我们与业界的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聘请资深的专家来学院辅导学生竞赛准备、网络攻防实战和编程开发,备赛过程也得到设备和工具上的援助。由于得到业界的更加关注,北京永信至诚公司主动与我们联合申报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建设项目,涵盖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和精品网络课程共建。我们的学生连续两年被提名并获得中国互联网基金会信息安全优秀本科生奖学金。借力于此,信息技术系获得了一批国家支持的教学育人项目,其中信息安全专业就获批了湖北省“荆楚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建设计划。同时还可探索“局校共建”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实战部门的联系,加强对实战部门的服务。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公安教育高速发展

通过加大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性教师人才建设,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横向交流、探讨、合作的学习模式,使教师队伍的知识层面得到拓宽,核心技术研究得以深入,使得优秀拔尖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并逐渐具备学术带路人的能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相关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支持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并给予适当的团队经费支持,在创新实践中注重对他们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其能够在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并逐渐具备科技创新的能力。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全国范围内拟聘请公安学学者、专家为客座教授;还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来学院交流。实现学科、人才、科研、应用、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项目基金:湖北警官学院2018年科研一般项目《公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本项目还受电子数据取证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支助

参考文献

[1] 吴燕波,姚秋凤.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5):89-91.

[2] 吴燕波.公安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创新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3):201-204.

[3] 张丽莲.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152-154.

[4] 馬彬,吴利平,谢显中.三维一体化的计算机实践教学建设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163-165.

猜你喜欢

应用创新公安院校能力培养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实”“新”结合,提升政治教学有效性
移动营销在O2O行业中的应用创新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公安院校警察职业素质的内涵及其构建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单片机课程教学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