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8-08-07

关键词:抗栓华法林房颤

马 睿

(双鸭山双矿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目前我我国高龄患者发生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概率越来越高,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很容易形成血栓,因此临床上常给予华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药物抗栓治疗,以达到抗凝与抗血小板的治疗目的。据临床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在抗栓的同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血,因此临床上必须选择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抗栓治疗方案[1]。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32例,对比单用阿司匹林、联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这两种抗栓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32例,患者经冠心病诊断标准[2]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高于50%,患者经欧洲心脏病学房颤指南(2010)诊断标准确诊为房颤。排除心脏瓣膜病变、近期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消化和呼吸系统或脑部近期出血、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近期服用其他药物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观察组男10例,女6例,年龄为65至80岁,平均年龄为(72.5±3.2)岁。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为64至79岁,平均年龄为(72.4±3.3)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等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给予全身检查。对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拜阿司匹林,保证每日10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华法林片口服,保证初始剂量为1.25 mg,控制INR在1.6到2.0,晚间服用且服药前后1h内不得饮食或服其他药物,服药第三日后进行INR复查,之后每隔一周进行一次复查,服药一月后改为每月进行一次复查。两组患者皆需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与凝血指标等,并随访半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与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栓事件主要是新发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下肢动脉栓塞等,出血事件主要是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皮下血肿与颅内出血等。生活质量评分用SF-36量表评估,包括生理机能、情感健康、精神健康与躯体疼痛四个方面,每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本次研究取四项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特应用SPSS 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栓发生率与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3.6±5.5)分与(73.4±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0)。观察组有1例出现下肢动脉栓塞,血栓发生率为1(6.25%),对照组出现新发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下肢动脉栓塞的例数分别为1例、1例与2例,血栓发生率为4(2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03)。

2.2 出血事件发生率

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血症状轻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 [n(%)]

3 讨 论

在高龄患者心血管疾病中房颤较为常见,房颤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患上脑卒中。经临床调查研究显示,永久性或者持续性房颤患者相比阵发性房颤患者,其患上血栓的概率远远要高,因此必须要给予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华法林是临床常见抗凝药物,但该药的使用容易患上脑出血,且应用该药需要监测INR,临床使用很不方便。华法林是一种香豆素抗凝药,能拮抗维生素K,该药仅能在体内发挥作用,在体外却存在生物活性不足情况。该药主要是对肝脏全身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与抗凝蛋白C合成进行抑制,阻碍如上凝血因子前体特质的活化,最终达到抗栓作用。此外该药主要机制是抑制羟基化酶,对合成完毕的内源性凝血因子无效,只有在体内凝血因子消耗后方可进行抗凝,因此该药作用时间长且起效慢,疗效容易受到患者饮食的影响。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基础用药,吸收快,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在2h内到达血药浓度高峰,且作用持续时间长。虽然它能应用于抗炎、镇痛与抗血小板上,但其不良反应也较多[3]。本次研究中,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相比单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血栓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联用药物的出血率比单用较高,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其出血情况主要是皮肤瘀斑与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轻微,无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方式抗栓治疗,不仅能充分降低血栓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还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猜你喜欢

抗栓华法林房颤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低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的抗栓疗效观察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预防房颤有九“招”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成功召开(三)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质子泵抑制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华法林抗凝:警惕不当的中西药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