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行为护理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影响

2018-08-07刘素方

关键词:出院心肌梗死冠心病

刘素方

(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淮安 223400)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冠心病发病年龄年轻化已经成了一个趋势,临床上中青年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高脂和高热量饮食、习惯性熬夜、精神压力大等不健康生活行为模式,促使血管提前老化,甚至心脏血管内早早地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临床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中青年猝死率及远期复发和死亡率也明显高于老年人群[1]。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行PCI术后在院治疗时间短,出院回归社会后依然面临着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因此,加强患者行为护理教育,对其加强自我健康行为管理教育改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至关重要[2]。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采取行为护理教育以促进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已婚男性中青年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6)两组。其中对照组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4.12±11.45)岁;合并高血压14例,高血脂6例,糖尿病4人;吸烟史16例,嗜酒7例;肥胖14例;大专以上文化12例,高中文化6人,初中6人。观察组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3.86±10.73)岁;合并高血压15例,高血脂6例,糖尿病5人;吸烟史15例,嗜酒8例;肥胖15例;大专以上文化12例,高中文化7人,初中7人。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临床资料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常规内科护理,包括PCI术后病情观察、切口按压预防出血、替罗非班泵入护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及饮食相关健康教育,出院前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出院后电话跟踪随访[3]。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教育:(1)搭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快捷教育平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理状况、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家庭情况,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和QQ群和微信群[4]。患者PCI术后病情平稳即开始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行为护理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处方、手册和微信发送科学的健康信念等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让患者了解中青年与老年人发病的不同,避免再次发病诱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食不节、嗜烟酗酒等,认识到科学起居、劳逸结合、合理膳食、适时补充水分、戒烟限酒对于预防心肌梗死发作是重要性[5]。教育患者出院后尽量要做到:①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时,避免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紧张、大喜大悲,保持心态平和情绪平稳;②规律运动,根据个人喜好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至五次,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③膳食方面应以富有营养的清淡饮食为主,做到按时进餐、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适时补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粘度增加及血栓形成;④不吸烟,少喝酒,吸烟与冠状动脉硬化明显相关,烟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痉挛、而一氧化碳也会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饮酒则可能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⑤定期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则有助于早期干预心肌梗死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从而防范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远期再发。(2)针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性生活健康培训,心内科护理人员首先要接受专业知识培训,考虑到患者对性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隐私,在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主动宣教,通过自制量表评估患者对性生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担忧,进行教育后再次评价,通过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性生活现状,并给予专业指导[6]。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和6个月随访:(1)参照慢性病自我效能表(DSES)2级评分法对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评价[7]:包括出院后按时复诊、按时服药、合理饮食、作息规律、自我调整、适度运动,每项目包括3项,另加戒烟戒酒2项,共20项,每项目1分,总分0~20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护能力越强。(2)运用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生活质量测定,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共4个领域,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8]。(3)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以患者自评方式评定患者即刻心理状态进行负性情绪评价,包括20个条目,总分范围20~80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9]。(4)运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中亲密度来评价家庭功能(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共16个条目,每条目1~5分,得分越高说明家庭越强[1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22.0统计学软件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跟踪随访半年显示

观察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DSES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总分出院时 出院1个月 出院6个月 出院时 出院1个月 出院6个月观察组 26 3.89±2.14 9.56±1.45 16.38±2.26 43.88±12.23 58.66±10.22 81.86±12.24对照组 24 4.04±1.82 5.16±1.28 7.62±2.24 44.21±12.64 51.48±10.32 56.48±12.21 t值 - -0.2659 11.3362 13.7513 -0.0938 2.4703 7.3338 P值 - 0.7915 < 0.0001 < 0.0001 0.9257 0.0171 < 0.0001

2.2 跟踪随访半年显示

观察组患者焦虑状态测定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庭亲密度自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半年再发率3.85%(1/26),对照组出院半年内再发率16.67%(4/24),观察组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及家庭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及家庭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I评分 FACESⅡ-CV亲密度评分出院时 出院1个月 出院6个月 出院时 出院1个月 出院6个月观察组 26 63.66±11.23 48.56±10.17 31.82±10.12 43.66±11.23 58.56±10.21 71.82±5.12对照组 24 64.21±12.64 58.37±10.31 46.44±12.21 44.21±12.64 50.37±10.22 56.44±7.21 t值 - -0.1629 -3.3852 -4.6237 -0.1629 2.8324 8.7459 P值 - 0.87130 0.0014 < 0.0001 0.8713 0.0067 < 0.0001

3 讨 论

现代社会,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1)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中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人出门小汽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综合以上因素,长期如此,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这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

临床研究证明,中青年人血管里的斑块却比老年人的更不稳定,一旦斑块破裂,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猝死率会比老年人高很多。这是因为年轻人发病前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的基础病变较轻,心脏未能建立血管间的侧支循环,没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也就是说,年轻人一旦出现血管完全闭塞,血流中断,心肌梗死的面积会更大,极易导致严重并发症,来不及救治。另外,中青年患者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一部分患者即使突发胸闷胸痛仍未引起重视导致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错过了第一时间就医开通堵塞血管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心肌梗死急性期猝死的发生或者急性期过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11]。

我院心内科开展的PCI术成功抢救了多例中青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效果显著,但患者通常住院时间较短,PCI术后接受健康教育指导不足,术后继续保持既往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自我行为管理不规范,不遵从医嘱服药,对自身健康和性生活存在担忧,影响情绪和家庭关系,思想负担过重,从而导致术后冠脉再次狭窄复发或者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率上升[12]。

为拓展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我们将延续护理模式提前至中青年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住院期间,针对中青年生理和心理特点及他们文化水平高、接受信息快的优点,应用多媒体信息化平台进行高效健康教育和指导,指导患者加强自我护理和健康行为管理,出院后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延伸护理跟踪随访,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通过出院跟踪随访半年的相关评估和临床指标显示,观察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明显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康复知识接受更快,情绪和心理状态平衡,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远期再发率显著降低。

猜你喜欢

出院心肌梗死冠心病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