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考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08-07梁晓艳

关键词:意外事件神经内科精细化

李 琦,梁晓艳

(内蒙古包钢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通常,神经内科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大,且患者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病程长、大多伴有功能障碍等特点,所以,在无形中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亟需相关负责人有效开展护理管理工作,从而引导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深入实施。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130例神经内科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意外事件率、并发症率、护理疗效评分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内科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6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男34例,女31例,年龄28~75岁;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精细化的护理管理,男33例,女32例,年龄29~75岁。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看,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主要有:

(1)关于护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所以,要实现护理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对人员加以精细化管理。首先,根据精细化细节管理的要求与神经内科科室护理工作的实际,对护理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践行人性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大多院方采用分层管理制的方式,即由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岗位组成。护士长对整体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责任组长主要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具体评估,为护理工作开展提供条件;责任护士了解患者病情和开展护理工作;助理及护士对患者加强生活护理。其次,加强值班人员的管理,每个班次至少安排2人或以上的人数,以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最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加强监督和管理[1]。

(2)关于护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加强护理工作时间的精细化管理。以测量血压时间为例,神经内科患者需要经常测量血压,但当前许多医院的神经内科科室并未制定规范的血压测量时间,或者影响患者休息,或者与治疗时间重叠,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建议负责人结合科室工作实际情况,将常规血压测试时间合理调整,如上午6:30~7:30,下午14:30~15:30。其次,重视健康宣教工作,即要求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对患者加以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以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和护理工作。最后,重视心理疏导工作。绝大多数神经内科患者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即行动不便,极易引发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久而久之,会增加患者抑郁的可能性。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加强心理疏导,以引导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保持良好的情绪,为恢复健康奠定基础[2]。

1.3 观察指标

(1)意外事件发生率;(2)并发症发生率;(3)护理疗效评分,设定四项指标,有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总满意度,每项指标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疗效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期间的意外事件情况比较

患者接受护理期间,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期间意外事件出现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如表2所示,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1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n,%)

2.3 两组护理疗效评分对比

通过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总满意度指标的对比分析看,观察组护理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护理疗效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护理疗效评分比较(±s)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n=65) 健康教育 服务态度 护理技能 总满意度观察组 93.79±6.81* 96.36±5.82* 94.51±3.29* 96.17±4.83*对照组 82.46±6.37 83.27±5.94 85.91±8.56 86.14±7.35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以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通过对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的两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并发症率、护理疗效评分三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可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上述可知,基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实践,有关人员应对精细化管理模式加以应用,这就要求护理管理必须从人员精细化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风险精细化管理三个方面着手,从根本上将护理管理工作细化,提高管理效率,为神经内科科室护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6]。总之,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7]。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神经内科精细化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脑筋急转弯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