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腹膜炎患者行腹腔镜技术和常规开腹手术的优劣差异

2018-08-02李世清刘跟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腹膜炎阑尾炎开腹

李世清 刘跟华

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佛山 528244;2.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佛山 528244

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外科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并且该疾病发病机制多,病情复杂[1]。临床上对于急性腹膜炎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由于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导致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慢并且并发症较多,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的出现由于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治疗急性腹膜炎中被广泛应用[3-4]。本研究,针对急性腹膜炎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统计对比其优劣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膜炎患者9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为46例。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4.8±2.1)岁,平均患病时间为(2.7±0.3)h,发病原因:胃肠穿孔11例,化脓性胆囊炎14例,阑尾炎穿孔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55.3±1.8)岁,平均患病时间为(2.5±0.6)h,发病原因:胃肠穿孔12例,化脓性胆囊炎15例,阑尾炎穿孔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没有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没有脑血管疾病;没有造血功能、精神功能障碍。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x ± s)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硬膜外持续麻醉,当其腹肌松弛后依据不同的病因在相应位置进行手术切口,胃十二指肠穿孔在上腹正中切口,小肠穿孔在中腹正中切口,胆囊炎在右侧肋缘下切口,阑尾炎选择麦氏切口;应用钝锐结合法将病变组织切除,彻底清洗腹腔并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之后缝合处理手术切口。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当其腹肌松弛后在脐部上方建立人工气腹,压力控制为13mm Hg左右。依据患者不同的病因在相应位置进行打孔,胃十二指肠穿孔在右肋缘下打孔作为主操作孔,在左腹直肌上段打孔作为副操作孔;胆囊炎在剑突下打孔作为主操作孔,在右肋缘下打孔作为副操作孔;小肠穿孔和阑尾炎在左下腹部打孔作为主操作孔,在右下腹部打孔作为副操作孔。使用电钩、钳刮、电剪应用钝锐结合法分离病变组织,彻底清洗腹腔并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之后缝合处理伤口。

在手术完成后均给予两组患者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完成后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身体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和身体指标明显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和身体指标没有改善或恶化为无效[5]。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1.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 χ2检验,计量(x±s)进行t检验,P< 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3 讨论

急性腹膜炎是由腹腔脏器损伤、感染等多种因素所引发的一种急腹症,并且患者的年龄越大其发病率越高[6]。患者在发病后如果不及时有效进行治疗则会引发感染、休克等各种并发症,甚至会使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急性腹膜炎患者在早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非常关键[7-8]。一般情况下,对于原发性腹膜炎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就可以治愈,而由于继发性腹膜炎主要是由腹腔脏器损伤所引起的,应用内科治疗效果较差,通常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9]。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腹手术治疗,另一种是腹腔镜手术治疗[10]。由于开腹手术在进行切口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并且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而使患者在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1]。近几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其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已经开始逐渐代替了传统手术,在胸外科、普外科以及妇科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急性腹膜炎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在很大程度上使开腹手术的缺陷得到了改善,应用腹腔镜技术在对患者进行探查时不需要对其进行剖腹,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大切口,手术过程中视野广阔,冲洗也彻底,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下床时间早,提高了恢复时间。由于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出血量低可以减少术后切口发生感染,促进切口愈合,进而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排气时间,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有效防止粘连和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12]。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要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要低(P<0.05),表明针对急性腹膜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缩小切口,并且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康复速度[13]。

腹腔镜手术在诊断和治疗急性腹膜炎中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可以使手术视野和探查范围更广更清晰,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依据患者不同的病因在相应位置进行打孔,可以使手术更加准确,效率更高,这样可以避免盲目的剖腹探查[14]。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要高(P<0.05),表明针对急性腹膜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与开腹手术相比有更好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5]。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腹膜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效果要比常规开腹手术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腹膜炎阑尾炎开腹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阑尾炎能自愈吗?
NGAL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单中心近3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