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有机结合

2018-07-23钱淑萍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器乐教学有机结合小学音乐

钱淑萍

【摘 要】 小学音乐课堂要体现其生动趣味性,音乐教师要借助一系列巧妙的手段,构建活力飞扬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将器乐带入课堂中,运用器乐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课堂的活跃氛围。本文从律动中的器乐教学、学唱中的器乐教学以及表演中的器乐教学三个方面展开具体的论述,帮助学生感悟器乐教学有机融入音乐课堂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 小学音乐;器乐教学;有机结合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具有生动性和灵活性,音乐教师将学生感兴趣的器乐带到课堂中,让他们现场感受器乐优美的音色,感知器乐渲染的课堂氛围。借助器乐教学,来开展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用这种现场的互动,可以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養,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一、引入器乐教学展开律动

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律动环节十分重要,这一环节既能调节课堂学习的氛围,又能拉近师生的关系,更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在律动环节,音乐教师会特别用心,为了达到良好的律动效果,音乐教师可以引入器乐教学,让学生感知器乐带给学生现场的快乐,实现生动的律动教学。

例如在教学歌曲《丰收之歌》时,在课堂的律动环节中,教师就带领学生感知了器乐律动的快乐,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将口风琴带到课堂中,展开恰如其分的引导,带领学生进行了快乐的音乐之旅,教师运用这样的言语展开引导:“同学们,庄稼丰收了,农民们愉快地忙碌着,让我们跟随丰收的旋律,跳起丰收的舞步,来体验农民丰收的喜悦吧!”教师说到这里,就吹奏口风琴,演奏《丰收之歌》的旋律,带领学生进行集体的舞蹈律动。为了让律动进行得更高效,教师在律动前,要把学生围成圆圈的队形,教师站在圆圈的中心位置,这样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才能进行得更顺利。除此之外,律动的设计也非常有意思,主要以舞步为主,都是脚上的动作,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之间手拉手,跟随教师的节拍动作进行脚上舞步的学习,用这种律动去感知口风琴演奏中歌曲的欢快节拍。教师引导学生手拉手集体舞蹈,就像营造庆祝丰收的篝火晚会一样,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学生在教师现场演奏的氛围中,更加真切地体会了律动的快乐,达到了课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教师将口风琴引入到课堂的律动当中,进行现场的演奏,引导学生手拉手互动舞蹈,营造了现场互动联欢庆祝丰收的欢乐景象,达到了律动教学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体验了前所未有的课堂愉悦感。

二、借助器乐教学进行学唱

歌曲的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音乐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借助器乐教学来展开生动的教唱,帮助学生感知器乐教学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器乐的加入,让歌曲的学习更加趣味生动,它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也能提高歌曲学习的效率,让学习变得更轻松。

例如在教学歌曲《木瓜恰恰恰》时,教师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就借助了器乐的教学,巧妙地将口风琴带入教唱中,运用现场口风琴的吹奏来进行生动的教学,帮助学生快速学习歌曲,达到了高效教学的目的。口风琴这种乐器,具有便捷和丰富的特点,所谓便捷是因为口风琴体积小巧,便于搬运,教师走到哪里,口风琴就可以带到哪里,能够实现教学当中的灵活性。所谓丰富性是指口风琴这种乐器,音色特别的丰富,它的音色接近于手风琴,除了有单音以外,还会配有和弦的伴奏,一种乐器就能完成为全班学生歌唱伴奏的任务,是歌唱伴奏的好乐器。教师在进行歌曲《木瓜恰恰恰》的学习时,还可以结合口风琴的乐器学习来进行旋律的学习,教师吹奏一句,学生吹奏一句,教师可以自由走动,用这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教的过程当中,采用随走随停、随说随唱的方式,教学形式无限的自由,能够实现教学的灵活性,大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学歌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借助口风琴的教学来实现音乐教学的灵活性、生动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自由的教学,带给学生轻松的感觉,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合器乐教学开启表演

音乐课堂中不能缺少表演的环节,不论是拓展创编中还是巩固检查中,都应该进行课堂的表演活动,运用表演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表演能力,并通过表演来检验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为了让表演达到更好的效果,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器乐的教学,让器乐的丰富性、生动性,带动课堂的活跃性。

例如在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时,教师在课堂的拓展创编环节,巧妙结合了器乐的教学,将口风琴带到表演当中,配合学生完成互动的表演,让师生展开默契的配合,以促进师生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实现拓展创编的活跃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音乐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让音乐课堂取得魅力无限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师用口风琴进行歌曲的吹奏,激发学生进行歌曲《铃儿响叮当》的舞蹈创编,教师走到学生当中,跟随音乐节拍边弹边跳,用自己欢快的情绪带动学生创编的热情,顺利完成课堂创编的教学任务。

课堂的表演中,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创编的热情。教师借助口风琴这种灵活的乐器,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创编,配合学生进行现场的载歌载舞。不难发现,用这种器乐教学,可以实现课堂创编的灵活性。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借助器乐教学的作用,来带动音乐教学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巧妙结合口风琴这种乐器,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器乐教学有机融入音乐课堂,真正让小学音乐课堂活力四射、涌动激情!

【参考文献】

[1]王凤.小乐器,大课堂——小学器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儿童音乐,2015(10).

[2]彭君君.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功效[J].教育教学论坛,2011(03).

[3]俞竹华,罗怡.音乐教学拓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器乐拓展课程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03).

猜你喜欢

器乐教学有机结合小学音乐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音乐院校器乐教学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析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原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结合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