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你的课堂书声琅琅

2018-07-23朱晓明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示范练习鼓励

朱晓明

【摘 要】 汉语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朗读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最独特的一种方式。重视朗读,就是遵循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养成学生学习语文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朗读是语文课堂中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兴趣;示范;鼓励;练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學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

一、培养兴趣,激发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动力。要想课堂书声琅琅,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如果没有兴趣,那读书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了”。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发现教材的思想、情感观点和意蕴,然后精心设计成教案,在课堂教学中一厢情愿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于是,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接受的地位,没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朗读自然就提不起兴趣,有感情朗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兴趣,要让学生明白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并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引逗”学生,激起他们的朗读欲望,要让学生感到“今天,我就是主角”。

二、通过示范,指导朗读

示范就是老师亲自读,让学生听;也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来模仿。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无论是哪个年级给学生示范朗读都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不能读出课文应表达的情感时,教师就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教会学生简单的朗读方法,首先是重音和停顿,如《陶罐和铁罐》中有这样一句:“你敢碰我吗?陶罐子!”8个字,却被一位教师巧妙地引导出5种读法,“你、敢、碰、我、陶罐子”五个实词的不同重读,读出了5种味道;其次,运用恰当的语气、节奏、音色,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模仿力强的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有感情的朗读能力。如,在教学《掌声》时,我让学生看着课文,听我朗读。读时我声情并茂,给学生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氛围,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范读中得到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可见,教师的朗读,以声传声,以情激情,引发的是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体会了激荡于语言文字之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包容错误,鼓励朗读

为了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朗读的优劣,教师的评价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好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时,我用的语言都是鼓励性的,激励他们想读得更好。对读得好的同学,我会说“你读得真有感情,如果声音再洪亮点儿,就更好了!”“你的朗读把老师都感动了!”

当然,课堂上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读得很好的,对读得结结巴巴,添字、漏字、错字的同学,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包容,让他们能够大胆地读出声音。每到这时,我就会说“你的朗读进步真大,如果再注意读出重音就更棒了!”“你的声音真好听,老师喜欢听!”用这样的语言,学生的朗读兴趣都很高,上课时,争抢着读,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是不会批评他们的。

孩子的朗读能力提高了,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凡是学校组织的朗诵,演讲活动,我都组织孩子积极参加,展示,锻炼自已。当他们充满感情又略带稚嫩的嗓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时,他们的积极性更高了。

四、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朗读水平的提高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才能提高的。我们教师必须要创造多种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有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齐读、教师引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以促进学生朗读技能的形成和朗读水平的提高。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准读好文章,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 学生充分地读,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不知不觉中提高朗读能力。

五、拓展延伸,习惯朗读

阅读教学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从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利里斯曾指出:“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可农村孩子的课外书有限,有个别孩子一本课外书都没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家里的儿童书籍带到学校供孩子们阅读。另外,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读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在头一天准备好的,发给学生,让他们回家自己练习读。第二天,在语文课或自习课前,让他们展示读,由师生一起评价等级。由于学生少,基本两天就能轮一次。这种做法,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而且积累了不少的知识。

总而言之,学生朗读能力特别是农村孩子朗读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在不断地探索与摸索中得到路径与方法。

猜你喜欢

示范练习鼓励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
“鼓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