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不厌百回改——谈谈作文的批改

2018-07-07刘锦权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批改修改整理

刘锦权

【摘 要】“批改”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环节,上连“指导”,下接“讲评”,是对“指导”成效的检验,是对学生习作成果的肯定与修正,并为“讲评”积累资料。“批”也好,“改”也罢,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上。这一环节,实质上就是再一次用心思考文章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问题,是一个求通求顺,并逐步追求精美的动态过程。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批改;修改;整理

一、找出共同毛病,集体辅导修改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没有代替学生修改文章,而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我的指导下动手修改文章。比如一次习作,我将班内上、中、下三种水平学生的文章各选阅几篇,从中找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对学生习作中所犯的相同毛病,一般不必作逐一批改,而是把错误的情况摘记下来,集体辅导修改,让学生从病例分析中懂得错在哪里,怎样修改。然后,各自找出文章中的同类错误,练习修改。

为了便于整理,“批改记录”可按篇次分列错别字、病句、审题、取材、结构、思想内容等项。批改时,我发现问题随时分记在各个栏目里。如果遇到长句子或篇章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的问题,摘记麻烦,就在规定的栏目里注上学生的姓名、页码和行次。

辅导学生集体修改,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学生动脑筋发现错误,想办法纠正错误。比如学生记欢迎外省市参观团来校参观一事,不少学生文中用到“来临”、“光临”、“亲临指教”、“临别”、“临了”等词语。其中“临”字的错字率达40%。以往批改作文遇到错字一律打“×”,或用“○”圈出错别字,并在旁边写上正字,让学生订正。这样做不仅相当麻烦,而且效果也不理想。往往是前面订正了,后面又错了,这里订正了,那里又错了,即使罚写十遍二十遍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这次,我把自己动手变为要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早已盼望的日子来临了。”(我将“临”字有意写成错别字)让学生通过观察、辨别,找出错字。再要他们指出错在哪里,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将“临”字的右下底写成“皿”,究其根由,这是受“盆、孟、盘、盒”等字底的影响。汉字中“皿”字底的字很多,常用字就有十多个,而“临”字右下底有它的特殊性,弄清这点,学生中就很少有人再把“临”写错了。

二、标符号,作提示,书面辅导修改

小学生看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大多数先看分数或等级,后看评语。至于老师修改了哪些地方,为什么要那样修改,却很少认真研究。为了减少作文批改中的无效劳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批改作文时,可尽量少作书面修改,多作书面辅导。我针对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的作文标上修改的符号,或作修改提示,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修改的地方,留给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文章的毛病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毛病修改符号无法表明,就用简短的语言作提示,指出毛病在哪儿,要求学生修改。比如有个学生在《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一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一次,他生病住院还把课业用品带到病房去,一有空就学习。”我给这句话作了这样一个修改提示:住院了不存在有没有空的问题,想一想应该怎样写才好?

修改符号和修改提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这要根据辅导修改的具体情况而定。有个学生在《我的好同学》一文中写了这位同学关心别人、热爱劳动和勤奋学习三个方面的事例,但是,各段之间缺少过渡联系。我除了在节首标上插补符号外,还加了提示,要这位同学温习《赵州桥》这篇课文,学习运用关联句作过渡的方法,将孤立的三个段落连接起来。

给学生的文章标修改符号、做修改提示要从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易到难 ,逐步提高要求。比如订正错别字,开始直接在错字或别字上标上符号要学生订正,进而不标错别字符号,只在某句、某节、某段注明有几个错别字,要学生仔细查找,自行订正。

标修改符号,作修改提示,不仅要看文章,而且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仔细研究,区别对待。估计每个学生只能对某个句子的成分残缺有修改能力,就在句子成分的残缺处标上插补符号,让学生补上;而对段落层次的混乱无法调整,我则调整后加上修改提示,指导学生去读调整后的文章,体会调整与不调整的差别。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估计有能力调整混乱层次的,我只作修改提示,由学生自己去调整。

三、个别交谈,当面辅导修改

辅导学生修改文章,同医生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我除了通过书面了解情况,分析病因外,还采用与学生直接接触的办法,个别交谈,当面辅導修改。

采用这种办法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一次只宜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可用当面辅导修改的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问题。有个学生的作文《暑假记事》从做了哪些暑假作业、阅读了哪些课外书,写到看戏、看电影及纳凉耍水,写了几百字,却没写清楚一件具体的事。这篇文章的症结是:写事没有事。这个问题无从辅导修改。于是我找他当面交谈。原来,这个学生对“事”的概念模糊不清。他暑假中学会了游泳,参加过夏令营,而在文章中,这些事只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辅导这样的学生、修改这样的文章,既不能在个别字句上纠缠,也不能简单批上“重写”两字,而是要把辅导修改作为写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我以“学游泳”一事为例给他讲记事的六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帮助他理出学游泳一事的头绪,指导他着重写具体学游泳一事。经过这样辅导以后,这个学生写的《暑假记事》就比较生动具体了。

四、读读改改,培养修改习惯

语音语调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古人作文特别重视朗读和吟味。一篇作成,吟诵几遍,不顺畅、不够味之处或删或添或调,务必使文气贯顺,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偶尔读错一个句子或说错一句话,学生能迅速地听辨出来,并提出改正意见。由此在作文教学中也可启发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辨析用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五、结语

文章不厌百回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我就是这样批改作文和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的,因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猜你喜欢

批改修改整理
浅析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现状及困境
浅析初中英语“零作业”批改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精雕细琢成美文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