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读”的习惯

2018-06-27牛雯慧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牛雯慧

【摘要】读书是我们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数学学习中不仅要懂得思考,更要重视“读”的习惯的养成,学会读数学,掌握相应的能力与技巧,才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通过阅读教材,从文字中思考数学;读课外读物,逐渐爱上数学.

【关键词】数学学习;培养;习惯

读书是我们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数学学习中比较强调“思”的习惯,而往往忽略“读”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的过程包括读的过程.数学学习中应当让学生读什么,怎样去读才能为深入思考奠定基础?

一、读图,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在学生刚刚升入小学开始数学学习时,最先接触到的是通过观察一些图来认识数,理解数的意义,学习一些简单的运算.在这个过程中读图便成为低年级数学学习中读的重点,在读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以冀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搜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面对丰富多彩的画面,学生的第一感官并不是去寻找有关的数学信息,而有可能是用一些词来描述色彩或场景,这时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有序并全面地从图中去寻找数学信息,能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观察事物.

低年级教材中提供给学生的插图丰富多彩,学生看到图后首先进行的是场景描述,在热闹的场景背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能清楚的有条理地描述.

(二)整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发现数学信息的同时,对数学信息的整理并提出问题尤为重要,整理信息的过程是数学思维的开始,而提出了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思维才进一步达到深入.在整理和提问的过程中,首先学会有序思考,在有序整理的同时,学生对条件的因果关系有了认识和了解,进而才能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引导和筛选的作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量之间的關系,并能通过对关系的认识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三)以图为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

各种数学学习的图片来源于生活,它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会读图,学会从图中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会以图为例,能从生活中找到数学信息,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维去看周围的事物.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能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二、读教材,从文字中思考数学

教材作为教学的载体,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往往以教师制作课件或板书代替了教材,忽视了学生亲自读教材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读书环节也流于形式.怎样利用好教材,让学生从教材中读出哪些数学知识?

(一)预习过程中通读

小学的数学学习是否需要预习一直是我们讨论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如果提前进行了预习,结论已经知道就无法进行探究了.而我认为探究的目的并不一定是寻求结论,而是要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入的思考知识的本质,预习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预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新学知识的教材进行通读,勾画出重点内容,试做书中习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或与书中出现的方法不同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对于教师来说就有了更大的挑战,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些认识之后如何设计教学帮助他们深入的认识本质,深入思考数学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这样不仅发挥好教材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

(二)审题过程中精读

数学学习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读题目了解数学信息之后就要对解决问题的相关条件进行理解和思考,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精读训练,也就是帮助学生在复杂的信息中挑选重点词语或句子进行理解,从而进一步形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结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是学生将表象的信息内化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入思考的过程,因此,在精读的训练中,思考是关键.如在低年级解决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读题过程中对重点词“一共”要求学生重(zhong)读,并在读题之后问学生为什么要重读,怎样理解“一共”的含义.学生在多次的练习中会理解“一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把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合在一起的意思.实际上“小明和小红一共多少个苹果?”就是将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把题目中的相关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并搞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高年级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题目中,分率句就是把题目中无关的量关联起来的句子,因此,对分率句的理解至关重要.教师在训练学生读分率句的同时理解出现的分数的含义,能够找到“单位1”,找到乘法为基础的数量关系,再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边读题边思考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读课外读物,从阅读中爱上数学

数学学科的学习是比较理性的,缺少了语文学科的一些情趣,如何让学生爱上学数学呢?除了让学生体验逻辑思维的乐趣,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就外,从“读”的方面提几点建议:

1.教材中挖掘一些科普知识,增强学生读教材的兴趣.读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可以让他们读出一些数学外的其他知识,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2.读科普类读物,感受数学学习的作用.科普类读物中包含有大量的数学信息,在读科普类读物中,学生在丰富了课外知识的同时,还会感受到数学是我们一切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学习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学科,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3.读数学知识类读物,改变数学学习方式.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通过不断的解题来完成的,我们可以推荐学生读一些儿童数学专著,让学生以另一种方式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知识.高年级段的可以读一些数学史、数学科普类读物.低年级学生可以读一些数学绘本等.通过读丰富多彩的数学读物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爱上数学学习.

“读”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应当从小培养,这就需要教师从一年级开始有计划、有目标的逐步培养学生“读数学”的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