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8-06-17李好学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5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家校合作自主学习

李好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其实质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本文通过对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的阐述,对影响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操作性强的策略:教师应转变角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传授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策略;家校合作

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在顺应时代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中学课程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也是学生终生学习适应社会的基础。由于长久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农村已是落后、保守的象征。相对于城市中学,农村中学教育资源匮乏、辍学现象严重、优秀师资流失以及留守儿童等问题致使新课程改革步履维艰、难以落实。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缺少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态度简单、粗暴,使得教育的主体与之前的农村学生以及现阶段的城市学生有明显的区别。

农村基础教育肩负着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如今却成为农村发展最薄弱的一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直面每况愈下的农村基础教育,真正去关注农村学生、改变农村课堂的现状。特别是在自主学习方面,农村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动机不强。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非常必要。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其中包括制定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策略、监控过程、评价效果等方面。国内知名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通过学习研究文献,笔者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即自主学习者应该能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等。

二、影响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

1.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农村中学教学设备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受片面追求升学率、考查与评估方法不够科学、教学观念缺乏创新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仍沿袭“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加上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以及频繁的考试,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也习惯于跟着老师走、跟着考试走,习惯于照抄板书、被动接受,不善于自主学习。部分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主动参与度差。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只注意进行一些机械化的操练,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难以发挥。

2.受农村中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影响

一方面,不少学生因为小学时代已养成不良学习习惯,导致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效率不高,学习热情很低。进入初中阶段,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学习难度、强度明显加大,考试失败次数越来越多,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容易出现恶性循环,因而更加不会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不会科学利用时间、习惯死记硬背、抓不住重点难点、不能形成知识结构等。如果学生还是不会主动学习,而只是依赖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被动地等着老师来教,就会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逐渐下降,时间一长,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

三、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教师应转变角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没有学生,教学就不存在;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也成了虚设,更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精心组织语言操练,确保学生参与大量的信息输入与输出,要把教材生活化、活动精细化,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学、自主地学,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抹杀其学习欲望,限制其个性发展。若能把学习兴趣培养成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可适当利用情境教学法,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还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让学生自主观察、自我辨别、自由表达的机会。

2.传授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投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达到自主学习的良好效果,需要教师传授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课程预习的作用,传授给学生阅读教材、掌握重点的能力。教师可提前划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和重点知识进行标记,以此作为学习的重點。其次,教师要重视习题课讲解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主动寻求帮助,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虚心学习的精神。最后,教师要重视课后总结,课后总结是对课堂中知识的提炼,既反映教学的重点,又赋予课本知识以逻辑性。教师可将课后总结的机会留给学生,既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3.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潘懋元教授在论及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时指出,教育过程中有三个主要因素: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要让几个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协调,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但是,在农村中学生的父母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学生居多,或大多数学生选择住校,缺少家庭教育的配合与支持。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学习要有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自觉地独立完成作业……所有这些都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学生才能逐步减少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因此需要家校合作,发挥教师与农村学生家长经常性联系制度的优势,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另外,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如何指导和协助孩子取得学习进步的辅导,这对于农村学生的家长帮扶孩子学习进步尤其有帮助。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改善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现状,为学生成长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课《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fgjy18100)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扶沟县韭园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家校合作自主学习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