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对尿蛋白的影响

2018-06-13钟一禾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尿蛋白糖尿病肾病影响分析

钟一禾

【摘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其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和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空腹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空腹血糖值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不仅有利于减少尿蛋白排出,也有利于提高患者肾功能,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补肾活血汤; 尿蛋白; 影响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8.4.0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4-0123-02

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 21%~42%糖尿病患者都可能会并发该种并发症[1]。DN患者早期病变主要表现出微量白蛋白尿,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病情会进一步发展成大量蛋白尿,这样会对肾脏带来无法逆转的损害,最终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中风、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对症治疗措施治疗DN患者,但是并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3]。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研究采用中药治疗DN患者,改善患者肾功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其尿蛋白的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2016年

1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确切的糖尿病史,同时排除了伴有严重心肝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本次治疗药物过敏患者及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等。现将94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31~88岁,平均(54.8±3.4)岁;病程8个月~9年,平均(7.2±0.9)年。對照组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31~89岁,平均(54.4±3.7)岁;病程8个月~9.3年,平均(7.1±0.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降压、纠正离子紊乱、调脂、蛋白饮食及利尿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具体中草药方如下:黄芪60 g,鬼箭羽15 g,党参15 g,蒲公英15 g,茯苓15 g,枸杞子15 g,熟地黄15 g,炒山药15 g,山茱萸12 g,补骨脂12 g,泽泻12 g,砂仁10 g,水蛭粉(冲服) 1 g,甘草6 g。上述中草药加水煎煮,1剂/d,取药汁400 ml,分早、晚饭后2次温服。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空腹血糖值等指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显著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恢复正常范围内;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好转,24 h尿蛋白定量相对于治疗前有所降低;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糖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空腹血糖值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中治疗显效33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学者认为,糖尿病应属于祖国中医学中理论认为DN 属于“尿浊”“关格”“消渴”“消肾”“虚劳”“水肿”等范畴,主要是因为患者平时天生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感六淫、过度劳逸、外感六淫及失治误治等原因共同作用使得患者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痰浊、水湿、瘀血等症状[4]。《灵枢·五变》中也曾记载:“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痒”。笔者认为,糖尿病肾病最基本的病机是脾肾亏虚、瘀血阻滞、脉络不通,明代医学家戴元礼曾指出,“三消久久不治,气极虚。”。脾主运化,是气血化生之源,可以把水谷饮食转化成津液,而且还可将这些吸收的津液输送到患者全身各脏腑,因此若患者脾虚,很容易出现消渴病[5]。肾是先天之本,主水、纳气、藏精。肾气的功能是可调节脏腑气化,调节机体水液代谢,若患者肾气亏虚,很容易出现可消渴病。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两者是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关联关系,脾虚可累及肾,相同的肾虚也会累及脾。瘀血不仅是消渴病的基本病因,同时也是疾病的病理产物,瘀血阻滞始终贯穿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6]。消渴时间较长,会导致脾肾亏虚,这样久病入络,脾虚使得水液运化不能,内生痰湿内生,脉络阻滞,影响血液运行,从而导致瘀血。肾阳虚,导致血瘀,肾络瘀阻,影响水道正常运行,就会出现水肿症状[7]。因此,临床应采用补肾健脾、通络活血的治疗方法。

本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控制血糖、降压、纠正离子紊乱、调脂、蛋白饮食及利尿等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方中包括黄芪、鬼箭羽、党参、蒲公英、茯苓、枸杞子、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补骨脂、泽泻、砂仁、水蛭粉、甘草等中草药,其中黄芪可达到升阳固表、利水消肿、益肺益精、补中益气、补气摄血、祛瘀散结、扶正固本等效果;党参可达到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健脾益肺的效果,黄芪、党参合用为该药方的君药[8]。鬼箭羽可达到破血通经、杀虫、解毒消肿等效果;水蛭粉具有通络活血化瘀的效果;蒲公英的作用较多,具有清热解毒、利胆利尿、消肿散结等效果;茯苓可达到渗湿健脾、抗癌、宁心安神的效果;枸杞子具有润肺、补益肝肾的效果;熟地黄可达到填精益髓、滋阴补肾的效果;炒山药可达到补益肾气、益脾阴、补气除湿的效果[9];山茱萸具有收敛固涩、补益肝肾的效果;补骨脂具有补肾固精、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等作用;泽泻具有利湿淡渗、泄热通淋、以泄肾浊等作用;砂仁具有理气开胃、温中止呕、温脾止泻等作用;甘草具有润肺益气、解毒泻火、调和诸药的效果[10]。众多中草药共同作用可起到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等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可有效减少蛋白尿排出,促进肾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而且有利于调节机体糖脂代谢,降低血小板黏附,防止肾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控制肾功能衰竭发展[11]。其次,黄芪、熟地黄等中草药还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抗衰老、抗炎等多种作用,可有效抑制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等炎症因子表达,控制患者机体对炎症的应激反应。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空腹血糖值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苗秋霞等[12]研究结果(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汤中药干預可有效减少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总有效率可提高10%~17%)基本相符。由此可见,补肾活血汤有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也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不仅有利于减少尿蛋白排出,也有利于提高患者肾功能,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春梅,白自跃,李亚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5(4):510-513.

[2]岳玉和,王丽,刘文军.平糖益肾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1(5):195- 197.

[3]郭小雷.补肾抗衰片对老年肾虚痰瘀型2 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28(5):102-105.

[4]袁峰.益气健脾补肾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6,32(3):20-22.

[5]王永飞.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 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29(31):89-90.

[6]王翠柳,卿立金.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28 (12):1612-1614.

[7]王之琳,赵宗江.赵宗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撷英[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32 (10):2162- 2166.

[8]李斌,张跃,郭兵.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31(34):4835-4837.

[9]何玉明,丁宪群.尿毒清颗粒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29(6):160-162.

[10]任兴芬,刘家生.基于氧化应激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防治糖尿病肾病[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8(9):1207-1210.

[11]陈艳萍.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28(4):132-133.

[12]苗秋霞,杜积慧.补肾活血汤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定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2(36):281-282.

(收稿日期:2017-08-29)

猜你喜欢

尿蛋白糖尿病肾病影响分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羟苯磺酸钙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