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8-06-12辜黛玲

教育界·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翻转课堂

辜黛玲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及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该模式,以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具体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究,“翻转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好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等方面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翻转课堂;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要上好“翻转课堂”,关键在于:一是教师提前准备好学习内容的微视频及PPT内容,学生在课前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二是课堂教学以探究活动为主导,教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解惑者,是辅助学生自学,并与学生互动探究的好“战友”;三是學生可以在一段时间通过微视频自学自习,巩固掌握,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第一,能激起学习者的共鸣。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与教师对信息设备的敏感度提升,这是与传统教学相比较为不同的一点,当高端的设备带着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后,学生并有没有感到惊讶,反而觉得这是应该的,可见信息时代“翻转课堂”是必要而必需的。第二,把学生从“繁杂”“繁忙”中解放出来。现在的小学生有太多的活动和竞赛,校内与校外均感忙碌,传统教学无法复制课堂教学内容,“翻转课堂”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落课的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补课。第三,提高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效率。每个班级都有基础较差或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这些学生课堂反应与理解较慢,而课堂教学不会因为这少数几个学生而拖延,“翻转课堂”为该类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或教学软件,有足够的时间吸收消化课堂知识点,以保证学习进度,改善学习状况。第四,平添更多互动机会。在线交流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向教师提问,一对一的辅导机会来了,师生互动增加,教与学不仅出现在课堂,更能通过网络对接,课堂不仅局限于教学楼,在线空间也无形中成了课堂。第五,进一步实现差异化教学。教学讲究以人为本,目前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需要“一对多”,课堂差异化教学相对微弱,“翻转课堂”通过网络平台以微视频的形式有效释放课堂时间,有机会一对一辅导,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测评,教学效果提升。

(二)可行性

首先,从小学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分析,语文不同于数学学科通过方程式解决问题,语文重在培养感悟、感知、价值观,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反复研习能发现不同层次的知识与体会。比如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修辞手法运用的时候,学生通过课本固定的素材记住相关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一旦改变了文章素材,学生反应就慢了。“翻转课堂”给予学生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文章素材,教师能够提供更广泛的指导。尽管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围绕“知识点”一术解百题,但私人订制般的“翻转魔法”能够带来更多的知识入口,将一课分解成十课,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解接受方式。其次,从学生角度看,科技时代,网络新媒体的介入是必需的,移动终端、PC端都成了生活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需要满足,此时的“翻转课堂”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给学生足够空间发展他们的独立个性,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逐渐培养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补充。再次,从目前的应用条件看,师生均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教师均建有学生群与家长群,通过微信或智慧校园网络平台建立沟通,平台本身就有制作视频或音频的程序,且我们的计算机课程已经普及到小学,“翻转课堂”不受设备限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电脑与网络硬件设备的价格降低,普通家庭都能够接受,网络教学资源获取的价格也相对低廉,学生不会因“贵”止步。

二、“翻转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好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一)微视频要短小精悍

例如此次教学实践所用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微视频长度只有三分钟零五秒,但内容针对性强,通过动态标点符号的引入,形象生动地解读问题,重点针对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四个常用符号进行解读。不仅如此,视频的长度也要严格控制,不能重蹈传统课堂的缺点,完全照搬,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内最佳。如我制作了《标点符号的运用》《病句修改》《小学习作》等PPT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前都会乐意且用心观赏PPT视频,并提前深刻领会所传授的知识点。

(二)学习内容要清晰明确

教师设计的学习内容一定要清晰明确,并设置好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分别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防止学生盲目学习而降低学习效率。以标点符号的使用为例,教师在设计课程的同时,要注重讲解每种标点符号的不同之处及使用情境,并在内容中加入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并内化学习内容。同时可以结合情境,设计改错环节,留下思考内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以便进行课中的讨论。

(三)学习流程要重新建构

以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课上教师的信息传递以及课后学生通过应用去吸收内化这两个阶段实现,这个过程是由学生独自完成的。这样一个独立的过程缺陷也比较明显,小学生因为所处的年龄阶段特征,大部分都喜欢新奇事物,这样的传统学习方式让学生缺少交流,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而“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不同,它把“信息传递”这一阶段在课前实现,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视频学习,还可以让家长陪伴,教师也可以提供在线答疑。“吸收内化”这个环节则放在课堂,它是通过学生分组互动,教师精准辅导实现的。

三、“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对学生课堂的影响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微视频《标点符号的运用》课前学习中,教师在学生看完课前教学视频后,在学生基本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学生沟通,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吸收课堂内容,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也逐渐从“传道者”向“解惑者”倾斜,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可以有目的地展开学习。

(二)强化团队学习的合作精神

在学生课前对标点符号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之后,教师在课堂上便可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做到精准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解惑,让学生能够纠正在标点符号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引导他们对存在的错误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将标点符号的应用规则深深印在脑海里。与此同时,通过分组,能够让小组成员通过互相解疑的方式对存在的异同进行讨论,重点讨论在学习中对标点符号的应用存在的不解,在討论中争辩,在争辩中提升,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知识的获取。

(三)加强家校之间的深入交流

以往,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的方式基本是教师表述或者成绩单,这种方式了解到的更多是对学生学习情况间接的表达,家长通过这些间接的描述是很难真正对孩子“对症下药”的。反观使用“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之后,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由学校变为家庭,家长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加深了学校与家庭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程度,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成效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将枯燥无味的教科书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已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失去兴趣。“翻转课堂”给学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接受知识的方式。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一定能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接下来,我也将制作更多的视频,重点针对小学习作、句式区分等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打牢求知基础。

(二)对于教师来说,“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经验,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就迫使我们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和总结,才能为学生做出优质的微视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引入环境。

(三)凸显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短板,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而且提高和优化了教学质量,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模式。

(四)多元评测方式助力提升了学生素质

语文重在培养人文素养,需要长期积累不断学习,传统的笔试无法真实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在学生合作、表达、自我管理等方面笔试检测相对较弱。“翻转课堂” 可有效弥补这一缺憾,通过微视频、活动设计等,学生的浏览记录、与教师的互动问答均可作为成绩的一部分,综合评估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

(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实现了高效教学,学生对课堂的内化效益大大提升。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不断挑战新高度,按照教师视频难度深浅逐级深化个体的学习,既提升自身水平又让教师根据学生的进度而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实现双赢。值得一提的是,“翻转课堂”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以科学的方式分析问题,这不仅是人文素养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综合素质的提升。新时代的学生不再由百分制主导一切,综合素质才能让学生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55-61.

[2]周楚轶.“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设计创造力培养途径[J].设计,2017(16):115-117.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翻转课堂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