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探究

2018-06-05马玉花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马玉花

摘要:新课改影响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重要性逐渐突出,这主要是由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知识教学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中,笔者将立足于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分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旨在促进为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奠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基于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并且通过阅读学习,小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词汇积累,这对于他们的其他学习学习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是有必要的。

一、加强词句的训练

词句是构成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素,所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词句是最基本的内容。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从学生对于词句的感知入手,通过对于词句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上课之前要根据所学的知识点给学生布置好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是带着问题带着“心”去读的,让他们在阅读中进行思考,教师还应该把文章中可以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圈出来或者是带领学生们一起来分析其中一个字、词的意思,进而起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1]。例如,在上《草原》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从哪些词可以体现作者的感情?等等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文章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去感知和理解文章,然后教师再带着学生去进行细致的讲解,也更加方便学生理解文章。

二、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创设阅读情境是优化阅读教学效果、强化学生阅读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基于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2]。如教师在教学《找春天》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增强审美感受。二是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化枯燥为有趣,提升教学效果[3]。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给学生的朗读配上优美的乐曲,大屏幕可以随课文同步播放桂林奇山秀水的视频画面,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提升阅读效果。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学生形成一种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震撼效果,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进而达到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提出质疑

质疑精神的激发目标就是为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为优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可以主动学生设置阅读障碍,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在学习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阅读完成之后,一般都同情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然而,学生并没有完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比如“小女孩最后冻死了,为何脸上会有幸福的微笑?”教师提问后,学生由于不能马上获得相应的答案,对文章阅读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带着教师的问题进行阅读,学生阅读的目的性明确,有利于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在阅读完毕后,学生的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总结答案,“从而促使学生明白,看似幸福的微笑,其实是内心的凄苦,从而表达出了安徒生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

四、尊重学生个性,教授阅读方法

学生群体是具有差异性的,为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传授具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方法。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读法和学法,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文章,在阶梯式上升的阅读实践中发现规律。例如在教读《风筝》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初步阅读,然后让学生养成圈画生字的良好习惯,然后基于学生的兴趣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采用图片导入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在授课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自主阅读,阅读任务完成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并尝试写出中心思想;最后,安排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这种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助力,对于小学生的自主阅能力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五、借助激励教学评价机制来激發学生阅读学习激情

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教师的肯定和激励机制,因此,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要借助激励教学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阅读学习激情,这就潜在地为阅读教学效率提升和学习阅读能力培养奠定了前提条件。例如:在进行《莫高窟》的课文中,小学语文教师把小学生分组按照教师的ppt教学引导进行探究式阅读教学活动,并分配给相应的阅读任务给予各个学习小组,最后小学语文教师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对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语文教师多发现学生的学习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而以建议代替批评,这就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学习自信心,最终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学习驱动力而提升其阅读学习能力[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基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需要广大一线同行不断开展教学研究,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以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传虎,李佳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25(01):117-118.

[2]李海燕,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12):132.

[3]李文霞,李艳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阅读(中旬),201312,(09):101-102.

[4]张志娟、张吴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3,11(10):162-162.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