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开放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2018-05-23王平伦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王平伦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开放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对照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98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9例。开放组采用开放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年复发率;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过程的出血量、手术操作、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患者淋巴结清扫量;感染、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年腹腔镜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08%,开放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6.1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127,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口的长度短于开放组,手术过程的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手术操作、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54、8.974、8.144、9.542、9.144,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4,P>0.05)。腹腔镜组感染、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51,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临床效果和开放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相似,均可有效清扫淋巴结,降低复发率,但相对来说,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切口更短,可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开放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临床效果; 对照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0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0-0131-02

目前大量研究显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術后恢复快,疼痛轻,且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痛苦,术后康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1-2]。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开放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对照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98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除外既往肝部分切除术、腹部手术史、下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史、肠穿孔等急诊手术史患者。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9例。腹腔镜组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3~79岁,平均(57.24±2.20)岁;Dukes分期:A期、B期、C期各有5、24、20例。开放组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23~77岁,平均(57.91±2.54)岁;Dukes分期:A期、B期、C期各有5、25、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准备,对合并电解质紊乱和贫血的患者进行积极纠正,对血压和血糖进行控制,以符合手术指征,满足手术要求。术前1 d进行肠道准备,并在术中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截石位,取头低脚高左侧倾斜30°的体位,观察孔作于脐上缘,戳孔10 mm进行观察。维持10~12 mm Hg气腹压水平,从远到近进行腹腔全面探查,选择中间入路作为手术径路,沿肠系膜上静脉向上分别解剖相关血管和动静脉,先解剖分离回结肠血管,然后为右结肠动静脉,并解剖Helen胃结肠共同干解剖和结肠中动脉右支,将其分别夹闭后切断,并对中央淋巴结进行清扫。在肠系膜上静脉右缘从下到上将右结肠系膜后叶切开,并沿无血管区分离到肝区,将结肠系膜前后叶完整切除,将脂肪组织和系膜内淋巴清扫。胃结肠韧带经超声刀切开,将右膈结肠韧带和肝结肠打开,将肠管充分游离后在右腹作4~7 cm的纵向切口,置入切口保护套,后在体外将右半结肠和相关系膜、肿瘤等切除,并在体外进行回肠结肠吻合。

开放组采用开放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作腹部正中切口,选择中间入路作为手术入路,切除范围同腹腔镜组。术后进行回肠结肠吻合术[3-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比较两组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过程的出血量、手术操作、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患者淋巴结清扫量;感染、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

术后2年,腹腔镜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08%;开放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6.1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127,P=0.417)。

2.2 两组淋巴结清扫量比较

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量(16.51±1.02)枚,开放组为(16.49±1.13)枚,两组淋巴结清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4,P=0.144)。

2.3 两组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过程的出血量、手术操作、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比较

腹腔镜组手术切口的长度短于开放组,手术过程的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手术操作、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两组感染、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组感染、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切口比较小,美观度较高,可满足现代多数患者的审美需求,且可加速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时间,有助于术后早期康复,并早日接受辅助化疗。另外,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还可借助超声刀进行病灶切除,因此和开腹手术比较,其出血量明显较少,对肠道影响和干扰小,术后排气更早[5-7]。关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能否彻底清除淋巴结达到根治目的,目前仍存在争议。但文献[8-10]研究证实,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可借助腹腔镜放大作用,提高视野清晰度,在淋巴结清除方面操作更方便,也可达到彻底清除淋巴结的目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实施过程中,由于解剖关系复杂,加上毗邻器官比较多,若操作不当容易出现误伤而增加创伤和术中大出血风险。因此,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对手术医生要求高,要求其具有娴熟的操作技术,熟悉解剖结构,术中细心操作[11-13]。

本研究中,开放组采用开放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术后2年腹腔镜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08%,开放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6.1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口的长度短于开放组,手术过程的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手术操作、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組感染、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临床效果和开放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相似,均可有效清扫淋巴结,降低复发率,但相对来说,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切口更短,可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熊勇.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65例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21(5):96-97.

[2]王献森.对比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9):81-82.

[3] Kanemitsu Y,Komori K,Kimura K,et al.D3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right hemicolectomy with a 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J].Disease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2013,56(7):815-824.

[4]王浩.传统手术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临床应用价值评析[J].医学信息,2015,14(z3):269-270.

[5]李万红.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4):204.

[6] Feroci F,Lenzi E,Garzi A,et al.Intracorporeal versus extracorporeal anastomosis after laparoscopic right hemicolectomy for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2013,28(9):1177-1186.

[7]赵强伶.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老年中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23):72-73.

[8]马文思.浅析传统手术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可行性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16(11):65.

[9] Ding J,Liao G Q,Xia Y,et al.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right hemicolectomy for colon cancer: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Laparoendoscopic and Advanced Surgical Techniques,Part A,2013,23(1):8-16.

[10]吴少林,易涛.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5,13(28):50-51.

[11]郑波波,王楠,吴涛,等.改良中间入路与传统中间入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比较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24(8):812-816.

[12] Lim M,Hussain Z,Howe A,et al.The oncological outcome after right hemicolectomy and accuracy of CT scan as a preoperative tool for staging in right sided colonic cancers[J].Colorectal Disease:2013,15(5):536-543.

[13]姜久志.探析传统手术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农村卫生,2016,1(2):17-18.

(收稿日期:2017-10-17)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