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8-05-14郭仕利周葵郑清瑛

中国西部 2018年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郭仕利 周葵 郑清瑛

[摘要]本研究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川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与成都经济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经济区1995-2012年经济收敛具有极强时段性,具体表现为2000年和2008年两个拐点;(2) 1995^2000年,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具有显著的绝对收敛,即尽管各地区前期经济基础有所差异,但各地区的发展稳态较为接近;2000年至今,川东北经济区的绝对收敛不再存在,而表现为条件收敛;(3)在分析资源、教育、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和港澳投资、人均GDP因素对地区经济条件收敛的影响中,成都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具有显著差异。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收敛 影响因素 固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8)02-0013-10

一、引言

经济发展持续的区域间不平衡给人民福利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1]且容易诱发社会失调问题。[2]为了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区域协调战略,区域发展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越来越强。《四川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出台,提出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通过交通网络的完善与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川东北经济区。经过不断的发展,川东北经济区已成为为四川五大经济区的重要板块,在全省总体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川东北经济区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成都经济区存在一定差距,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稳定,区域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

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能否赶上相对富裕的地区?或者两者的差距是否将逐渐拉大并最终分化成彼此间存在持久差距的两个群体?从现有研究看,大量文献围绕地区发展差距开展了深入的分析,形成了一批较具学术价值和应用参考价值的成果。

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标志着区域经济收敛研究的开始。国外学者对经济收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收敛现象的总结、收敛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收敛。Barro和Sala (1991,1992,1997)将经济收敛分桅β收敛害σ收敛,并对其进行了大量分析。Quah(1996)建议采用动态分布法研究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

随着经济收敛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深化,俱乐部收敛应运而生。Daven(1992)发现俱乐部收敛趋势存在。Park(2003)揭示亚太地区在1960~2000年整体上不存在收敛,但是将所有数据分区域和分时段分析后发现存在俱乐部收敛。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收敛方法的引入,国内学术界也开展了丰富的验证工作,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经济增长收敛类型的判定、不同区域单元经济增长收敛的验证、经济增长收敛影响机制的分析。蔡昉、都阳(2000)在对人均GDP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得出1978~1998年中国东、中和西部地区各省份间的人均GDP差异对全国整体地区差异的贡献大小。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2009)揭示了促进西部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刘华军、杜广杰(2017)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测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对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进行识别。

总的来说,对经济收敛的研究已较为丰富,但很少探讨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收敛的关系,同时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多数采用统计指标法和横截面分析方法,对面板数据分析法以及分布动态法的应用较少。本研究则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及模型,将自然资源纳入模型,讨论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发展收敛性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收敛的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区域概况

1.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采用1995~2012年的數据,具体数据来自《四川省统计年鉴》、《广安市统计年鉴》、《南充市统计年鉴》、《达州市统计年鉴》、《巴中市统计年鉴》和《广元市统计年鉴》。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本文所使用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外商和港澳投资数据均折算为1995年可比价。

2.研究区域概况

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四川省东北部的广安、南充、达州、巴中和广元五个地级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川东北经济区已成为四川五大经济区的重要板块,以天然气化工业、汽车汽配、建材、机电、纺织、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为支柱产业。同时,川东北经济区还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煤、石油、苎麻、石灰石等矿产资源,特别是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大,是四川能源重要储备基地。

川东北经济区五个地级市人均GDP从1998年至2012年呈现上升趋势。与1995年相比,2012年五个地级市的人均GDP都有很大的提升,除巴中外其余达州、广安、广元、南充四个地级市都呈较快发展趋势,特别是2008年以后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增速大幅提高。进一步对比川东北经济区内人均GDP,相比1998年,2012年五个地级市的人均GDP都有提高,但1998-2012年川东北经济区内部经济差距水平也逐渐拉大。

三、研究方法

1.σ收敛分析

6收敛是研究地区经济内部收敛的检验方法,该方法跟踪区域内部人均收人水平的离差随时间推移的趋势,适当地测度收敛。σ收敛检验方法核心思想是,σt表示地区第t年σ收敛度,如果,σtt-1则说明川东北地区经济σ收敛,反之,则不存在经济σ收敛。

本文在衡量川东北地区经济差距时,一方面通过人均GDP的标准差分析了1995~2012年川东北经济区5市经济差距变动趋势;另一方面在分析人均GDP标准差的基础上,通过人均GDP的变异系数来分析变化趋势,综合考虑人均GDP绝对差距指标和条件差距指标两大类反映区域经济差距的实际情况。具体公式如下:

(1)标准差

(2)变异系数

式(1)、(2)中,n代表川东北地区数,i表示研究地区单元,xit表示i地区t年人均GDP的对数值,xt表示t年人均GDP对数值的均值。D、V表示刻画收敛度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本文基于川东北地区1995~2012年人均GDP数据,利用式(1)~(2),采用Matlab软件,求解川东北地区经济σ收敛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2.β收敛分析

β收敛问题主要概括为两种假说:一是绝对收敛假说,二是条件收敛假说。基于β收敛的假说,本研究在对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收敛性实证研究中,也从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两方面来测算地区经济发展的收敛性。β绝对收敛方程按照SoloW -Swan模型将人均产出在稳态附近对数线性化,得β绝对收敛方程为:

考虑到经济的持续发展状况,数据信息可获得性,以及使模型更符合经济连续发展实质,令T=1,简化方程为:

式中,i代表川东北地区单元,yi,t为i地区t年的人均GDP,T为时间跨度,β表示收敛速度系数,即经济体接近其稳态值的速度,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该方程为面板数据模型,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本文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求解β系数,若该系数大于。且模型回归R2较大,那么显著的正的β意味着川东北经济区在时间段T内具有绝对收敛效应,地区经济差距缩小,反之则地区经济差距扩大,从而考察地区经济发展收敛与否。条件收敛方程的建立就是在绝对收敛方程的基础上加进控制稳态变量。本文在绝对收敛方程基础上,通过引入资源、教育、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和港澳投资等因素,构建了条件收敛方程并对川东北地区2001~2012年进行β条件收敛的实证研究。具体方程如下:

式(5)是在式(4)的基础上,添加控制变量而建构。其中,rzyit表示人均资源产量对数值,Xit表示控制变量。鉴于数据收集的难度和便利条件,本研究控制变量包括:(1)经济规模,用人均GDP对数值来表示。(2)资本,主要包括3个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用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对数来衡量;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用人均公路通车里程对数值衡量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用万人拥有中等学校以上教师数目对数值衡量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政府支出,用人均财政支出对数值来表示,用它来控制政府支出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4)对外开放度,以人均FDI对数值水平和港澳投资对数值来衡量。具体而言,见公式(6):

式(6)中,rgtit表示i地区t年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数值,rtcit表示新增人均公路通车里程对数值,rjssit表示人均万人拥有中等以上教师数对数值,rczit表示人均财政支出对数值,rwkit表示人均外商和港澳投资对数值。将相关数据代入模型(5),仍采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

3.川东北经济区与成都经济区的比较

本文考虑到成都经济区作为四川省五大区域的核心,对川东北经济区未来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故引入成都经济区的相关指标,并以此作为控制组,进行进一步实证分析。

因此,模型将在式(5)的基础上,引入虚拟变量,变化为如下理论模型:

式(7)中,增加的变量dgroup是区域虚拟变量,取值0或者1,且dgroup=1代表川东北经济区(处理组),dgroup=0代表成都经济区(控制组);实证研究中,考虑到非奇异矩阵的影响,本文仍然先以成都经济区为区域,进行相关β条件收敛研究,以期在成都经济区在2001~2012年经济收敛分析中,发现哪些变量因素对其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而对川东北地区未来经济收敛政策提供参考。结合面板数据模型中的固定效用模型,使用eviews7.2对其实证,采用方法是排除法,通过固定效用模型回归,不断剔除较不显著因素,直到最终留下显著因素,且R2较高时完成回归。

四、研究結果

1.σ收敛分析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反映了川东北地区一致的σ收敛趋势,1995~2012年川东北地区经济σ收敛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可参见表1。如表1所示,1995~2012年川东北地区的经济σ收敛的趋势有所波动,其中出现了两个波谷,表现为经济最为收敛年份分别为2000年和2008年。为此,本文认为川东北地区经济σ收敛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2000年),其经济。收敛的标准差在0.0991~0.1682之间,变异系数0.0126~0.0224之间,且呈下降趋势,表明川东北地区在该阶段其经济存在σ收敛。第二阶段(2000~2008年),其经济6收敛的标准差在0.1039~0.1737之间,变异系数在0.0128~0.0197之间,呈上升趋势,表明川东北地区在该阶段其经济不存在σ收敛。第三阶段(2008~2012年),该阶段表现为2008年标准经历一个短暂的波谷后持续攀升,表明川东北地区经济在2008年存在一个短暂的σ收敛后就持续发散。

2.β收敛分析

(1)川东北地区经济β绝对收敛分析。为观察西部大开发(2000年)实施前后川东北地区经济收敛变化,本研究选取了1995~2000年,2001~2012年,1995~2012年三个时间段,利用式(4)进行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详见表2。

如表2所示:1995~2000年川东北地区经济回归方程中,绝对收敛系数β值为0.4566,T检验值为-5.6524,且P<0.0001,由此说明人均GDP对经济增长率影响显著。回归Rz方程为0.6235,说明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效力较强,即1995~2000年川东北地区存在β绝对收敛;而2001~2012年的方程回归结果显示绝对收敛系数β的T检验值为3.2364,p值为0.0019,而R2却只有0.1610,表明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效力较弱;同理,分析1995-2012年回归结果显示,绝对收敛系数β值为-0.0459,T检验值为4.2421,p值为0.0001,但Rz却仍然只有0.1699,说明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效力依然较弱。

综上,1995~2012年川东北地区经济不存在β绝对收敛,然而在西部大开发实施以前(1995~2000年),其β絕对收敛显著。对比分析上述三个回归方程,由此本文推测川东北地区经济不绝对收敛出现在2000年以后,接下来将对川东北地区经济2001~2012年进行β条件收敛的实证研究,试图找到影响川东北地区经济β收敛的显著因素。

3.川东北地区经济β条件收敛分析

首先利用Hausman检验确定应该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还是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当检验结果P>0.0500时,一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为P<0.0500,故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川东北地区经济β条件收敛分析结果详见表3。

由表3可知,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第一次回归,人均外商和港澳投资的P值最大为0.7629,且R2只有0.4267,说明人均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对于人均GDP的增长影响不显著,故剔除不显著因素变量rwkit,继续对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第二次回归除去人均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的个体固定效应,结果显示人均资源产量的T值为-0.6998较小,而P值为0.4868最大,该因素不显著,即资源对于经济收敛不显著,予以剔除,继续回归。通过第三次回归分析,人均财政支出的T值较小,而P值为0.3997,大于0.0500,表现为不显著,故在回归方程对此变量剔除,继续回归。由第四次回归结果可知,万人拥有中等以上教师数的T值较小,而p值为0.2119,仍大于0.0500,由此推测变量rjssit在回归方程中不显著,即教育对川东北地区经济的收敛影响不显著,故对其剔除继续回归。第五次回归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P值均小于0.05,各因素对于经济收敛的影响显著。且方程回归得R2为0.6910,回归方程显著,结果可信。

综上,五次对于川东北地区2001~2012年经济的β条件收敛回归结果显示,在资源、教育、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和港澳投资、人均GDP因素对川东北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中,交通、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影响非常显著,资源和教育对其影响次之,而外商和港澳投资对其影响最小。

4.川东北、成都经济区比较

在川东北经济区与成都经济区比较研究的具体实证中,第一次采用全变量回归,结果详见表4。

从第一次回归结果分析,新增人均公路通车里程的T值为-0.2676,P值最大,为0.7901,可知在2001~2012年成都经济区的经济收敛分析中,交通对其收敛影响不显著,由此先排除代表交通因素的变量rtc,继续进行第二次回归。第二次回归结果显示万人拥有中等以上教师数的T值为0.5957, p值为0.5541较大,由此可知代表教育因素的变量rjss对成都经济区经济收敛不显著,故剔除教育因素,继续第三次回归。对成都经济区收敛的第三次回归结果显示,人均财政支出的p值为0.3176,对于经济的收敛不显著。接下来剔除rcz变量,再进行第四次回归。通过第四次回归分析,人均资源产量、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外商和港澳投资三个系数对应的t值均较大,且p都小于0.0500,说明这些因素都显著,且R2为0.6300,回归方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对成都经济区四次回归的2001~2012年经济β条件收敛结果显示,在分析资源、教育、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和港澳投资、人均GDP因素对成都经济区经济收敛的影响中,资源、固定支出投资对于收敛影响非常显著,而交通、教育的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出对其影响较为显著。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对川东北经济区进行了σ收敛、β收敛实证研究,并与成都经济区对比,综合分析模型回归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

(1)川东北经济区1995~2012年经济6收敛具有极强时段性,具体表现为两个拐点,分别是2000年和2008年。在1995~2000年,川东北经济区内部各地区间经济具有显著收敛性,之后经济发展发散,并持续到2008年的经济拐点。经历2008年短暂的收敛后,2008至今均表现为不收敛。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川东北经济区地区间经济发展较为平稳,之后,由于国家和四川省对川东北经济区发展的支持,引致各地区利用优势资源快速发展,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开始显现;2008年由于“汶川地震”对于川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加之全国对四川省经济的支持等,川东北地区经济经历一个短暂的收敛期,随后就发散。由此,可以分析政府的经济干预对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收敛具有显著影响。

(2)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具有显著的β绝对收敛,即尽管各地区前期经济基础有所差异,但各地区经济仍然趋于共同的稳态发展。而2000年后,川东北经济区的β绝对收敛不再存在,而表现为条件收敛。结合川东北经济区6收敛分析,本文认为2001~2012年各地区利用不同优势积极发展,经济增长差异增大,资源、交通、政府干预因素对于经济的收敛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对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收敛影响最为显著,而外商投资和港澳投资、交通对于经济收敛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川东北地区地处西部,教育投资滞后于基础产业的投入,引用外商投资和港澳投资相对不足,发展本身较为落后。其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川东北经济区自身交通设施投资较高,加之其他经济区交通辐射对于经济收敛较为明显。

(3)本文对2001~2012年成都经济区β条件收敛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源、教育、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和港澳投资、人均GDP因素对成都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收敛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成都经济区资源、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收敛影响非常显著,而交通、教育的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出对其影响较为显著。考虑到两地快速交通互通、经济合作等方面,成都经济区作为四川省经济的核心,其2001-2012年经济收敛的资源、固定资产投资等显著因素成为了未来川东北地区发展的重点。

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促进川东北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巴中生物和旅游资源丰富,应着力发展旅游和绿色生态产品加工业,同时凭借地处“西三角”区位重心优势,将来还可以发展物流贸易业;达州、南充应发挥能源资源和交通枢纽优势,重点发展石化、汽配、丝纺、建材、商贸等产业;广元应依托川北门户优势和煤炭水利资优势大力发展物流能源产业;广安地缘优势明显,应重点发展旅游、纺织和食品业。

(2)通过优化财政投资功能和吸引外资扩大各区域的开放度。应加大财政支出中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加强对私人投资不足领域的基础设施支出,加大教育领域中的人力资本支出,强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以期能够促进川东北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