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创新对高校学生择业观积极影响研究

2018-05-14莫新均

好日子(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积极影响创业高校

莫新均

摘 要: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我国大学生在严酷的就业大环境下需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学校需要积极实施有效的择业观教育来引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创新背景下,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鼓励和引导,调动了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影响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变化,也对大学生择业选择、择业方向、择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创业创新背景下大学生择业观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创业创新促使大学生创业意识逐渐觉醒,体制情节逐渐淡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逐渐明确。

关键词:创业;创新;高校;择业观;积极影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调整,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繁荣就业市场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干事氛围,引导资本与技术相融合,创意与产业相契合的良好业态。当前,在“双创”政策的引领下,共享经济正成为创新创业的资本风口,共享单车、共享图书、共享健身、共享医疗等共享经济的繁荣,不仅打破了资源闲置错配的隔膜壁垒,也与创业创新要求相符合。有“创业教父”之称的俞敏洪委员在今年的两会上说到:“经过 2015 年的疯狂、2016 年的打击,2017年恰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时代。”在“双创”号召提出后,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提供了许多有利支持,在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择业观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1、创业意识逐渐觉醒

随着创业创新政策的深入推进,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大学毕业生作为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群体,更加渴望去尝试新的事物,追求新的工作体验,加之政府和高校高度重视和扶持大学生创业,通过提供创业小微扶持资金、创业孵化园、举办创业公益讲座、创业大赛等形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培育土壤。优越的外部环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身于产品孵化和知识转化的创新创业过程中,激发了部分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热情,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觉醒。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天津人才就业市场时,明确提出要加大加强对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勉励大学毕业生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及时解决就业心理上的“断乳期”,择业选择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的社会潮流中。随着创业政策的深入实施,各地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项化政策也不断出台落地,创业补贴、优惠购房、专项奖励、税收反哺等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对于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引导,切实推动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据中国教育产业联盟统计,2016 年中国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占到毕业生人数总量的8%,比 2015 年同比增长了近 3 倍。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而言,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更应该成为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是未来经济的引领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发展。

2、体制情节逐渐淡化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社会观念的影响,体制对于大学毕业生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进入体制成为一种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凭证”,也被认为是实现“鲤鱼跃龙门”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下,各种思维观念的交织碰撞使得大学毕业生具有更为多元的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的渠道被拓宽。

创业创新背景下,主体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被激发,国家就业政策的引导以及人才评价体制机制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摆脱进入体制寻求安稳的就业心理,体制情节逐渐减轻。根据调查了解到,2017 年国考遇冷,曾经“万人过独木桥”的盛况开始降温,体制“金饭碗”的光环开始淡化,这也折射出当前大学毕业生择业选择更为理性、多元,在体制外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创新创业来撬开财富大门、开创事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大学毕业生的共识。

3、职业规划逐渐明确

职业规划就是择业者或者从业者对自身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职业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等三个要素构成。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自己根据自身专业背景,结合能力、特长、兴趣爱好、未来职业预期以及社会需求、家庭期望等主客观因素,来选择和规划自身的就业领域、就业方向、职业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依照职业规划来谋篇布局。但长期以来,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和滞后,以及大学生群体缺乏自身职业认知和聚焦定位,导致了诸多大学生缺少职业规划,或者职业规划模糊,这也从根本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引领和就业形势的严峻考验等多方面原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未雨绸缪,提前规划职业未来。在许多高校里,会举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从而帮助学生合理的规划,利用大学时光,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并且,这一举措是切实有效的。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觉醒,使其会提前进行实习锻炼,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来提前感知职业领域,并不断做出调试选择,从而进一步清晰自身的职业定位规划。

4、结 语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正处在一个“破旧立新”的转折期。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保障大学生充分就业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乎社会稳定、民生发展和长治久安。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着经济换挡提质、产业转型升级、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巨大运行压力,导致了当前高校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呈现出一年更比一年难的就业走势。创业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择业观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继续在实践中学习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家善,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J],学术交流,2009(3)

[2]方翰青,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及自我调适[J],教育与职业,2009(12)

[3]丁永刚,现今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误区及引导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11(5)

[4]范诚梅,择业观念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基于对我校 2013 届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科教文汇,2013(7)

[5]程曼蓉,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32)

[6]程玮,大学生择业需要层次实证分析——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J],高教探索,2014(1)

[7]高莎莎,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4(27)

[8]马定松、秦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现状探析[J],时代教育,2016(3)

[9]余莉、李翠景、胡貴章,大学生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6(10)

[10]张曦、管惟希,当代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念的问题研究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1)

猜你喜欢

积极影响创业高校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