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在语言习得中的可行性评价探究

2018-05-14王怡静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言习得慕课混合式教学

摘 要: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新浪潮的冲击下,国内外诸多教师提出“慕课(MOOC)+ 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然而,该语言习得模式是否可行,其成效体现在何处,教师如何对习得内容进行有效评估等问题,是当前高校外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混合式教学在语言习得中的可行性评价方案,希望为广大外语教师对新手段教学的评价提供参考,理性辨析高校语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语言习得;可行性评价

作者简介:王怡静,博士,河海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化。(广东 中山 210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3-0117-03

“慕课”,以其大规模、在线、开放性及个性化等特点[1]与外语教学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应顺应时代要求,通过“慕课”与传统课堂的协作创新,实现学生依托网络平台学习“慕课”课程,自主完成学习计划,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重任交给课堂教学[2]。翻转课堂是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调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个性化与探究性学习[3]。通过翻转课堂的应用,将教师从课堂主角转换为教练员,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头和笔头训练[4]。多年来,“哑巴外语”的状态一直困扰着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时间的局限性导致了教师教学以知识的灌输为主,缺乏灵活性;而学生在课下鲜有练习口语或练笔的主观能动性及机会,语言的输出能力得不到锻炼。随着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让位于以直观性、趣味性和导向性为主的混合式互动语言教学。以视频、多媒体课件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式教学手段带来了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的重大改变,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以“慕课”(MOOC)和“翻转课堂”两种新的教学模式最为引人瞩目,吸引了大学教师和教育学者对其进行实践和分析研究。国内外诸多教师都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必须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以锻炼学生语言输出能力为出发点,将“慕课”教学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充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5]。然而,正如以法国学者Bertin为代表的诸多学者指出的:“在如今普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改革浪潮中,实施此类教学方法与认识到借助技术手段真正达到的教学成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6]”因此,本文将探讨立足于“慕课(MOOC)+ 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语言习得中的可行性,探究教师对习得内容进行有效评估的手段,对这一特定教学方法进行深入考量。

一、可行性评价方案的定义及其理论依据

1.可行性评价方案的定义。在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时,小语种的起步稍显迟钝。因此,在笔者申请的一项教改项目中,试图以大学二年级法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一学期的研究周期内,通过“初级法语写作”这门课程实施“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验。为方便对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准确定位,我们计划采用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中对语言的分级制度,对各阶段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加以描述。对学生来说,二年级是语言輸出能力实现快速飞跃的关键时期。在完成一年级对语法基础知识的掌握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材料,其语言水平等同于或基本等同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中的A2级别,可以自主完成一定的语言输出。二年级后,教学内容更多地侧重于重难点词汇、语法及句型,传授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准确传递语言信息,实现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一个学期(5个月)的学习结束后,学生的语言能力预计达到欧标的B1等级。

2.可行性评价方案的理论依据。不管是研究人类语言习得还是二语习得的学者都一致认为,语言能力的掌握一方面来自于与他人的互动行为[7];另一方面来自个人的认知能力对于所吸收知识的处理过程[8],即语言的习得过程应该是两条对知识的处理路径的结合,也就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自1934年起就提出的人类,特别是儿童语言学习的两种认知心理过程,即最初表现为外部形式,以后内化为内部心理形式[9]。对知识的外部处理路径旨在说明语言习得的社会性建构思想是在重申对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提出合作和互动在语言习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将个人意识活动的规范置于社会活动的规范制约之下;对知识的内部处理路径则依据认知理论,主要关注在学习情境中被积极调动的行为意识如何进行再加工,即经过“注意、观察、学习和记忆”之后如何进行“问题解答、理解、思考”[10]。

基于此,笔者的评估方法设计立足于以任务为导向,通过设置一系列真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引导学生通过组织语言加以解决。正如斯凯恩(Skehan)所说,语言学习要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立足于对语言的真实运用[11]。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12],对于语言习得的外在表现,其发展过程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三个方面流畅度、精确度、复杂度加以考评。流畅度指完成语言表达所需的思考时间和执行时间。在写作考核中更侧重于考核语言输出过程中熟练度,即语言学习者在给定的时间内为完成既定任务而书写语言信息的数量[13]。精确度则旨在以目标语的种种规范为参考标准,考察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质量。往往错误率的下降也就意味着精确度的提高,另外一些学者称写作中精确度表现在不受错误阻碍的自由书写中,即free from errors。复杂度在于考察语言输出时对组织语言材料的构思难易程度。复杂度较高的习作往往分为这样两种写作方法[14]:一方面,语言学习者通过近义词转化、动名词转化等词汇变化和句型结构变化来实现语言输出的复杂化;另一方面,语言学习者出于个人意愿,具备一定能力且愿意冒着犯错误的风险使用更为复杂的、更精雕细琢的语言材料,即那些学习者本人还没有实现内化或掌握的语言材料,该类写作处于语言习得中“语际语”的最高层次。

二、可行性評价方案的总体步骤

笔者研究通过“慕课”线上学习使学生自主掌握语言材料基本使用技能,再利用翻转课堂式教学,以写作主题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写作任务为导向,以提高语言输出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语言应用水平由A2进入B1的跨越。由于写作是唯一将语言输出能力清晰呈现于纸面的考核方式,对教学成效的考察以学习前和学习后的两次法语写作测试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同一语言学习者两份不同时期的样本对比和分析,主要从语言的流畅度、精确度和复杂度三个纬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旨在揭示该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法语语言习得初、中级过渡阶段中的主要成效体现。具体如下:①在学习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前期写作测试,确定实验对象的语言水平;在教学实验周期结束后,进行难度更高一些的写作测试,确定所有研究对象目前的语言水平。据此结果进行诊断性评价,筛选出成功从A2晋级B1的学生习作为样本,以建立用于定性分析的语料库样本;②建立语料库,进行定性分析并完成诊断式评价;③采取形成性评价,针对考评的流畅度、精确度、复杂度三个纬度进行定量分析;④在得出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采取总结性评价,综合三个纬度的样本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在客观结果的基础上反思该教学方法在哪些纬度上起到促进作用,或在哪些纬度上成效不明显,其潜在原因有哪些问题等。评估过程可以用如图1所示。

三、可行性评价方案的具体措施

根据布鲁姆评价理论的三要素,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展开数据分析[15]。在此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诊断性评价,判断学生成功从A2晋级B1的大致情况,通过定性分析,筛选出该部分学生的习作,以建立用于定性分析的语料库样本。然后采取形成性评价,针对考评的三个纬度进行定量分析。

1.流畅度的可行性操作。一篇习作的单词总数可以作为衡量标准之一,用以考查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自主化操作能力[16]。“流畅度高意味着语言学习者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借助更多的单词和句型结构;反之缺乏流畅度意味着只有少数单词和句型结构被学习者的唤起。[17]” 因此,通过计算分析同一语言学习者两篇习作中流畅度的提高程度。

2.精确度的可行性操作。我们预借助Wolfe-Quintero及其团队提出的“无错误T单位比率”(Error-Free T-Unit ratio,EFT/T)进行计算分析[18]。该方法以意义组为基本单位,将无词汇、语法及结构错误的意义组与总意义组进行计算,得出无错误T单位比率。因此,可对比同一位语言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两篇习作中无错误T单位比率,据此数据得出精确度的实验结论。

3.复杂度的可行性操作。在对复杂度进行考核时,预计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考查。首先,根据Norris和Ortega提出的研究结论,计划对所有样本进行全面考查,即计算出意义组的平均单词数量。通过对比同一学习者的习作,发现平均数越大,则篇章越复杂。然而,由于这种计算方式可能因为形容词或连词的过多使用而产生数据偏差,并不能使研究者得出对句型复杂程度的正确认识。因此,借鉴Wolfe-Quintero及其团队提出的计算“复杂单词比率”的方式对复杂度进行考核。具体实施方案为:①将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所学全部法语词汇定义为基本词汇,若在习作中出现,则编码为0;②将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所学课文中提供的全部词汇定义为偏难词汇,若出现,则编码为1;③将学生在课前自学、课下拓展中所遇到的生僻词汇定义为复杂词汇,若出现,则编码为2;④使用计算机软件设置计算方式,由此获得每篇文章的复杂单词比率;⑤对比同一语言学习者两篇习作中复杂单词比率的发展情况,据此得出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教育界一直认同“慕课”、翻转课堂或两者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带来的巨大变革,但对于这些借助新式教学方法开展的课堂教学效果却并无明确认识。在当今多元化与个性化教学不断涌现的课堂,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外语教师面对新理念和新教学手段的冲击时要保持冷静,切毋一味跟风。通过对教学改革内容进行成效性评价,可以为更多想要开展此类研究的教师提供数据支持和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泓,赵磊.MOOC的创新特质之于高校教学路径的信息化变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79-83.

[2] 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3] 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4):33-36.

[4] McALLISTER J.,NARCY-COMBES M.Evaluation dun dispositif hybride dapprentissage de langlais en milieu universitaire[J].Acquisition des langues,Presse Universitaire de Rennes,2017.113.

[5] 林银花.外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文教资料,2017,(22).

[6] BERTIN J.-C.,ect.TIC et enjeux de société,Plan pluri-formation,Rapport de Recherche[D].Université du Havre,Cirtal,2011.

[7] BRUNER J.,Culture et modes de pensée : lesprit humain des ses ?uvres[M].Paris,Retz,2000.

[8] LANTOLF J.,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0.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慕课混合式教学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地方高校开设语言实践课的必要性及优势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