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8-05-14付海莲吴小龙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供给侧教学改革

付海莲 吴小龙

摘 要: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际授课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度与实效性反差强烈、教育内容单调、方式单一以及缺乏对受教主体的人文关怀等一系列问题。单纯基于需求侧的改革无法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必须从供给侧入手,提高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丰富供给结构。为此,必须通过拓展供给主体范围,提升供给主体素养,实现供给内容的有效转化和创新,打造综合、立体、多元的供给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直通学生心灵,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坚定理想信念,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关键词:供给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付海莲,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吴小龙,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改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大学生中国道路自信的案例教学思路与对策研究”(编号:JXJG-15-6-13)、东华理工大学教改课题“基于校本资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编号:DHJG-07-09)和东华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育团队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1-0044-03

一、供给侧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他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一重大战略调整,是习总书记在当前我国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背景下,针对经济运行过程中日益突出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所提出的,旨在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随之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使教育资源的供给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成为破解教育难题的关键。因此,教育领域也必须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人民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服务。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高校教育可以说是立德树人的一个关键时期,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关系到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中共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新局面。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专门为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人而设计的一堂人生哲理课,是一门让学生知止有定、在心灵安宁之中探求真知、学会思考的课程。通过该课程高效的施教与受教,可以帮助青年学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反观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施现状,却存在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实效甚微的强烈反差。当前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种社会思潮也随之涌现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例如,“政治上的‘宪政民主、思想上的‘普世价值、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文化上的‘历史虚无主义”。[1]各种思潮交织在一起使我国的社会思想环境更加复杂,面对这种复杂的环境,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文化观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吸引力和亲和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接受和认同该课程的思想理念、教育内容等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进和提升供给侧自身的引领力和影响力,直通学生心灵,使学生在比较鉴别中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二、“思想道德修養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施现状

1.重视度与实效性反差强烈。高校是我国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教育,尤其是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力争将广大青年学子培养成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理论的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往往是“写在文件上,挂在口头上,只当做装点门面的标签”[2],实际重视程度不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堂上。很多学生、甚至是老师都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缺失。尤其是对于专门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而言,情况尤为严重。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觉得该课程不是专业课,不能传授给他们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总觉得老师的授课就是在给他们“洗脑”,先入为主地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门课,从而导致上课过程中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更有甚者还会产生抵触情绪,整个课堂实施过程沦为一潭死水。

2.内容单调,方式单一。真正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现成结论的死记硬背,成为西方理论的搬运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作为课堂专用“圣经”,生搬硬套地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能将抽象的理论融入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之中,更无法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课堂说教色彩浓厚,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追求课堂效果,一味地增加趣味性而降低授课内容的理论深度,授课过程流于形式,违背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初衷。

3.缺乏对受教主体的人文关怀。互联网时代,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可以更快捷、方便地获取各类信息,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价值观趋向多元化。而对于大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教师而言,由于受教学环境的影响(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几个班甚至几个专业的学生合在一起上课,人数众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偏向于理论教学,缺少与学生的互动,远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做不到跟学生一起与时俱进,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更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这种缺乏对受教主体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无法引导学生关注眼前的问题,更不能引导他们关注未来的发展,失去了在平等交流中积极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指导他们将所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本真意义。

三、供给侧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在供给侧视域下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把“以学生为本”真正落到实处,争取通过改革使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习惯,又能满足学生的现实诉求,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达到思想上的认同。因此,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1.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首先,从当前我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实际看,主要还是以思想政治课堂上的教材讲授为主,而很多老师在讲授过程中更是直接照搬一些西方学术话语,缺少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研究,缺少问题导向意识,不能引导学生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要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理论素养,引导他们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作为研究的起点,坚定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质的学术话语体系。

其次,要与时俱进,了解学生需求,精心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的全过程。一方面,授课内容要贴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认知习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特质,通过理论与现实的高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最终成为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2.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供给结构。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效性不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资源统一、考试评价模式僵化。对于学生来讲,以往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方式不接地气,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很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浸润作用。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改革要从供给侧入手,变革原有的供给结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提升教育环境,改善教育服务模式,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四、供给侧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1.拓展供给主体范围,提升供给主体素养。在坚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主渠道的同时,应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主体的范围,构建“立交桥式”教育模式,打通思想政治教育课专职教师跟其他学科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以及辅导员之间的桥梁,使各类课程教学和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开展、同向同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构建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主体,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真信、真懂、真学、真用”,[3]不断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推动教育实践,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发挥引领带动的作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实现供给内容的有效转化和创新。要深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课程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就必须实现供给内容的有效转化和创新。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应避免单纯地使用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进行理论说教,而应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及未来发展方向,创造性地使用能够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帮助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授课内容要立足实际、贴近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果太过“高冷”,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更无法得到认同。而只有“接地气”的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过程中,既要把理论融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通过对现实的生动闡释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状态和真实诉求,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全方位“浸润”。

3.打造综合、立体、多元的供给方式。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方式单一,往往局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灌输,很难达到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匹配的“吸粉无数”的效果。时代在进步,思维也应该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想要使广大青年学子“路转粉”,就应把握时代脉搏,在教育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输入法”,精心打造综合、立体、多元的供给方式,把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构建大学生的信仰共同体。一是把课堂作为教育工作的主渠道,综合运用体验式、情景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力,利用各种新媒体资源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创建满足当代大学生需求的网上精神家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三是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宣传和组织特色鲜明、凸显时代主题的校园文化和各类社团活动,突破教育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介质传播。四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践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 丁翠娟.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探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 15 (4) :79-83.

[2] 陈雄俊.高校思政课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 (1) :191-192.

[3] 黄美娟.基于供给侧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审视[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 , 31 (2) :97-100.

责任编辑 程 华

猜你喜欢

供给侧教学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