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导学互动”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研

2018-05-07欧阳祯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导学互动导学互动

欧阳祯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笔者注重创新课堂教学,构建“导学互动”模式探研。

【关键词】数学;导学;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143-01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本科毕业后长期一线数学教学,从学情出发,革新教学模式。创建数学“导学互动”有效教学,从以下具体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目标引领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现状,利用生活实例、几何模型或复习提问等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师活动:介绍四边形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指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提出问题: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从属关系?学生活动:(1)利用教材章前图寻找四边形。(2)说说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指明学习任务,理清四边形与特殊的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引出课题。

2.出示目标,明确要求。教师呈现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性质及其运用。并对学习目标进行简要说明,强调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②能根据定义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③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用平行四边形描述、观察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②在进行性质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③在对性质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讨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性质应用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氣和信心。

二、自主学习

1.学情调查,调整预设。通过提问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预备知识情况和预习情况。

2.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学生以已有数学知识为基础,以教师预设的问题为导向。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例如教学该课,教师活动: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庭院的竹篱笆,电动伸缩门,活动衣架等。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并举例结合小学已有的知识以及对图片的观察和思考;归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动手根据定义画出平行四边形。由现实生活入手,使学生获得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同时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合作探究

交流集智,合作探究。通过交流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性质、数学法则,探究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探究性质、法则的运用规律。例如教学该课,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以外,它的边角之间还有其他的关系吗?度量一下,是否和你的猜想一致?然后深入到小组中参与活动与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动手画图,猜想,度量,验证,得出: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教师活动: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学生活动:小组内合作交流,并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办法是三角形全等;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是作对角线。组与组完成证明,每组一名同学组内板演。组员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从中体会亲自动手实践学到知识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寻找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办法——三角形全等。一方面体会知识的前后连贯性;另一方面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展示提升

1.展示提升,解疑释难。学生展示对概念、性质的认识,感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师展示例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运用规律和解题的规范。

2.总结归纳,评价激励。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及时点评和补充。例如教学该课,讲解例题,巩固练习。教师活动:例1、小明用一根36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场地,其中一边长16米,其它三边长多少?引导学生审题。学生活动:弄清题意,自己尝试。佳美组展示解题过程,突出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几何表达:①AB∥CD、AD∥BC;②AB=CD、AD=BC;③∠A=∠C、∠B=∠D。得出其它三边长分别为:16米、2米、2米。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这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训练。学生能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五、反馈巩固

达标检测,拓展延伸。根据学习目标,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布置课后作业或课后思考题。例如教学该课,教师提出问题:

1.通过学习,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在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过程中,你有哪些认识?

3.在应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活动:交流获得的知识和得到的感受。通过整理,一方面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感受探究过程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自信心。布置课后作业:教材44页第1题,第2题和练习册。

总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围绕“导学结合”与“互动探究”这两个中心,不但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点的深入研究和整合;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较快发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胡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1).

猜你喜欢

导学互动导学互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我是小导游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