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发展观视域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析

2018-04-29关雯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国

关雯文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未超越马克思发展理论的解释框架,而是其在新历史时期的逻辑演绎。从物质生产的基础性意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想、发展是有机体的自我协调和更新、原始性科技创新的扩散机制、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特质五个维度探讨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认为以创新为根本驱动手段、以实现全体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鹄的战略的实施过程是鼓励人民以创新为手段主动参与和创造的社会实践过程,通过对各创新系统的有机集成和创新成果的扩散推广最终释放科技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

关键词:马克思发展观;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2018)01-0106-06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对科技创新进行了高层次定位,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国家发展道路的应然选择。该战略的着力点是创新,落脚点是发展,“战略”不仅显示出我国部署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所在,也彰显了中国对自身发展的笃定和自信。置于马克思发展理论视域中对其进行分析,将使我们了解这一战略背后深厚的思想平台并从中汲取能量,从而把握实践中的正确航向。

一、马克思发展观视域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一实践逻辑

对人类社会来说,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切民族都在谋求发展,一切国家都在发展之中,一切国家和民族都在历史一实践这一广阔的逻辑背景下不断追求和完善着自己的发展目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应时、应势、应境之举。

(一)中国特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心在“发展”

发展本身是人类社会一项宏大的历史任务,是永远伴随着某种价值理念徐徐展开、在实践中无限逼近愿景的进行状态。以历史一实践一价值为三维坐标不断对时代进行反思、批判和超越,是马克思发展观的生命力和穿透力之所在,在这里,人类历史被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确证和对自身生存意义积极探索的非线性发展过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承了马克思发展观的这一基本论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语境中对焦了“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明确的目标指向,并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与中国原来的导入型增长模式相比,以“发展”为旨归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的是一种全新的高质量、内生型发展模式。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优于先前社会形态的主要特点就是创新。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首先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才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继续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然而,中国以依靠廉价劳动力、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要素驱动、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现阶段的必然之选。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俨然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利器,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全世界的创新版图正在急速重构,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创新伴生着机遇和演化的奇迹,而守旧则意味着落后和演化的悲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期盼跨越发展的国家,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已然成为影响战略决断的根本问题。只有以创新驱动发展,我们才能够从容应对世界发展环境的变化、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为自己在未来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我国社会发展实践中的升华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通过对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反思来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必然要求,也是理论自身发展的源泉所在。如果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浓缩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百年来兴衰荣辱的历史总结、“发展是黨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实践论转向开启了中国发展观的革命、“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旧发展范式的深刻反思和超越,那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是中国对未来新发展范式自觉选择基础上的系统变革和建构性探索。以创新驱动发展不仅使“发展”本身得以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保持充分的张力,而且使中国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进入了无限的敞开状态并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空间。

二、马克思发展观视域下中国特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探析

对我国经济转型动力问题,国内学者多有关注,其中洪银兴的创新驱动概念较有代表性:创新驱动是利用知识、技术、企业组织制度和商业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新组合,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把这一概念纳入马克思发展观视域中,可以推演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该战略是国家以顶层设计高度谋划科技长远发展的前瞻性策略,以创新为根本驱动手段,通过对各个创新要素、创新系统的有机集成和创新成果的扩散推广释放科技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物质生产的基础性意义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预设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客观前提,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原生概念,生产力诸要素的内在矛盾及解决是其发展的泉源。马昀、卫兴华认为,当低成本的劳动要素和资源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式微,与形成新生产能力的需求发生矛盾时,要素驱动型发展就不得不转为创新驱动型发展。

从对机器大工业发展的研究中,马克思得出知识创新是“直接的生产力”的论断:“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我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目的是希望以科技创新成果开辟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的广阔空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未脱离为了人的生存、生活及人的可持续发展而发展物质生产这一目标预设,而是从战略高度赋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的时代意义。

(二)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想维度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旨归

发展是一个关乎人生存状态的现实问题,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追求的价值理想,也是其自我建构的一个本真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视角来审视“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命题,“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本身只是途径和手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其价值承担。

马克思曾指出,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将大大增加,个体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这为进一步切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想提供了条件。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想是人的创造性、未完成性和无限开放性在实践中的具体谋划,人总是在不断否定和超越当下存在方式的过程中获得自身规定的。始终保持着对时代的理性反思,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隐性的逻辑前提。如果说新发展理念为我们反思生产力概念提供了新视角,那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人类对未来发展方式积极探寻的姿态再一次彰显了人类自我生成、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超越本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再次印证。

(三)从发展是有机体的自我协调和更新看创新驱动发展系统的有机集成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和运行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生产方式为调节机制,由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子系统逐层整合为总体协调的有机体的,“这种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生成为总体的。生成为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

作为一个探讨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联系和规律的宏大理论,有机体理论并没有忽视人的作用,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自调节过程是在一定程度上被人意识到、以某种自觉的形式进行的。马克思对创新功能的论述就是建立在自然、社会、人的发展等系统要素的综合分析基础上的。创新驱动体系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个子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自身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开放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观念、理论创新指导下的体制、制度创新,也是在重视“中国元素”基础上不同方面的参与者和结构共同体积极互动并最终形成的系统合力,因此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及创新要素顺畅流动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及环境保障就成为必然之选。

(四)从原始性科技创新的扩散机制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谋划

马克思早就认识到知识创新的重大作用,得出了“知识创新是直接的生产力”的观点,“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马克思详细解读了科技发明一企业技术创新一部门生产创新一产业革命这一链条式的、扩充式的运转过程中资本的增殖逻辑,得出了竞争与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演化的内生力量的结论。

竞争与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推动力量。自主创新已不仅是新发明在某个企业那里转化为新技术,更重要的是使自主创新成果及时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和扩散。谋划科技创新的长远发展,尊重和保护原始创新,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培育知识创造、传播、转化和应用的能力,努力推动各项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和持续,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落实到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各个方面,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五)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特质看创新驱动发展范式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把生态环境视为生产力要素,其生产力体系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探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同时更关注于其背后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样态,这使其生態思想获得了宏阔的历史唯物视野。

在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的社会历史关系本质认知为基础的自然观确立背景之下,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视域由此放大。马克思直戳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使人的本质、人的社会关系发生异化,并直接导致生态的异化。只有在合理的社会制度条件下,人同自然才能够完成本质的统一,生态正义才能实现,自然界才能复活。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范式的变革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我国目前“资本逻辑”依然存在,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发展生态生产力,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如果说对原有发展方式进行优化和升级、使物质生产置于生态文明的规约之下、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融合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内在要求,那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则使生态文明建设不再停留在一个抽象化、伦理性的概念层面,而是在一个有战略目标、有具体内容、有制度保障的建设体系下的实践行动。

三、马克思发展观视域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

创新驱动是我国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必经之路,应该在马克思发展观指导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这关乎到创新的实践性和最终的效果。

(一)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源,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亦不可忽视,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博弈形成的一种契约,先进的“社会力量的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利益。

创新驱动发展延续了马克思主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宗旨,具有乘数效应的科技创新产生的高附加值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从而大大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

近年来,美欧等国纷纷把实施“再工业化”作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产业革命的机会对各国来说是均等的,我国尚处在“生产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并行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挖掘“国家专有因素”的创新潜力是根本举措。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注重顶层设计。该战略的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的高端方法论,是我党政治定力与改革自觉的充分彰显,应体现人本精神与政治理性的辩证统一。为创新活动搭建公平竞争的舞台,通过法律、法规及政策等预设“标准契约”的使用来“降费提效”,激发主体创新活力,是设计的着眼点。此外,这一过程也是各利益团体主动参与创造的过程,要在中央领导力充分贯彻的前提下,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创新政策评估督查与绩效评价,形成职责明晰、协调有力的创新治理体系,为战略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把人才资源开发置于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加强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流动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运动,在不同时代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现代人活动的基本内容,其带来的劳动时间的缩短、“自由时间”的延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类前所未有地切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想。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想理应嵌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创新驱动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是人的生存价值的实现,亦是人的发展价值的诠释。人通过劳动改变外部自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一致和同构的:战略的实施最主要的是“人”,“人的智力”是第一生产要素,把人才资源开发置于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加快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方式。

政府要以政策为引导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快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鼓励人才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让更多人才以多种形式参与科技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三)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基于人类生产实践的自我更新。今天,以科技创新为表征的各创新主体以高度集成的形式形成了不斷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复杂有机体,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展示了社会有机体自我生成、自我组织的特性。

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基础之上,亨利·埃茨科威兹的“三螺旋”理论描绘了产学研有机体创新过程。“三螺旋”良性运作的关键在于针对市场需求,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个不同主体的力量有效匹配和整合,以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

以创新驱动发展,需明确大学、产业、政府三主体的使命。大学知识创新是“三螺旋”模型良性运转的前提。大学不仅要充分发挥“创新源”作用,还需要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使命,以“知本创业”的姿态进入研发孵化阶段;作为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的企业不仅拥有资金,且与市场具有天然联系,在发挥自身优势时,还需将技术创新环节延伸到大学提供的科研成果孵化创新阶段,要以建设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为目标。从政府角色来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本身即展示了政府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心,政府不但要从环境营造、体制改革、资源投入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还要以参与者的角色,以项目资助、管理的方式来引导和集成,以激发其他主体的合作热情。

(四)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

马克思认为技术创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他描绘的资本逻辑下通过技术革命推进生产方式变革、演进的产业创新范式,其蕴含的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产业创新的扩散机制思想至今仍给我们启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经验表明,技术赶超大致要经历技术依附、技术追赶、技术超越三个阶段,自主创新是后进国家实现赶超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自主创新的条件,只有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注重协同创新,把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够从“跟踪者”变为“并行者”“领跑者”。

经济创新过程是改变经济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企业的创新通过竞争效应必然引起其扩散,当这个创新在全社会范围内被采用,即上升为产业创新。创新的扩散也是创新的价值所在。当前我国自主创新的知识生产、高新技术孵化、高新技术在生产和商业上的应用这一链条还有待打通,政府应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对涉及到知识吸收、知识开发、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的相关产业和支撑机构加以引导和集成,形成立体有机的创新网络,以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环境。

(五)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传统生产力观并未把自然生态纳入生产力范畴,仅视之为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由此衍生了对自然的征服、控制、改造等观念。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坚信生态是生产力的内在要素,认为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

自然生产力是潜在生产力,只有通过人的实践使其与其他生产力要素结合后,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是人在劳动实践中展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最终成为既囿于自然又超脱自然的存在,在马克思视为“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活动中,在遵循自然规律前提之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物质变换关系不断展开并逐渐走向合理化。

如果说新发展理念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方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指明了具体途径。推进物质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换,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和解,是马克思“生态正义”的内在向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的生产方式变革是在生态文明规约之下,集成绿色理念创新、绿色制度创新和绿色科技创新为一体的全方位变革,重视生态化发展指标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新能源经济将成为未来中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特质。

(责任编辑:颜莉)

猜你喜欢

中国
负面清单的管理研究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分析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