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西北高原特色产业的精准扶贫政策研究

2018-04-03郭洁珏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1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精准扶贫

郭洁珏

摘要:精准扶贫是对我国原有扶贫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文章深入分析了岢岚县区域特点和特色产业,提出了基于区域特色为主的精准化扶贫思路和实现区域脱贫的具体政策建议。对后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岢岚县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改革全面深化,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新的贫困问题不断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基础薄弱的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的挑战前所未有,如何提高政策的精确度和有效性,创新工作机制也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紧迫课题。

二、岢岚县脱贫攻坚现状分析

(一)区域特点分析

1. 特色畜牧业。岢岚是中国晋岚绒山羊之乡。历经30年培育的“晋岚绒山羊”通过国家认证,成为全国第三个绒山羊新品种。“十二五”末,全县羊饲养量达到7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近4亿元,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2618元。政府扶持发展畜牧业加工企业,形成了皮毛绒肉于一体的羊产品加工体系,促进和完善了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特色畜种植业。岢岚县的种植骨干产业为红芸豆和沙棘。其红芸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左右,年产2万吨,形成了全国重要的红芸豆种植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国外,“十二五”期间,出口实现创汇3280万美元;岢岚依托60万亩野生沙棘资源,开发利用沙棘已有30多年,形成了食用、饮用和药用三维一体的加工产业链。

3. 特色旅游业。岢岚是文化旅游胜地。境内以荷叶坪万亩高山草甸、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以举世仅有蜿蜒30公里的宋长城为代表的历史古迹,以毛主席路居馆、卫星发射中心为代表的红色记忆,以现代园林景点、文明宜居为代表的魅力山城,构成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岢岚气候凉爽、空气清新,碧水蓝天,舒适宜人,是名符其实的清凉山城、养生福地、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

(二)岢岚县脱贫现状

1. 年度工作目标

(1)完成30个贫困村出列,4900个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2)完成省办下达的1300名贫困人口和140名同步搬迁人口易地移民搬迁任务,争取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所有易地移民搬迁任务。

(3)完成1240名贫困群众的培训任务。

(4)完成全县116个贫困村,6002户13700名贫困人口对标精准分析,对已脱户巩固提升,对未脱户精准施策,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降到5%以下。

2. 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省政府“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和“五位一体”金融扶贫,围绕“1661”产业扶贫行动目标定位,通过金融扶贫,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提升、保障兜底六大脱贫路径,重点发展羊产业、红芸豆、马铃薯、沙棘、蘑菇、猪六大产业,建立组织领导、规划计划、工作实施、信息管理、责任落实五大体系,达到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勞动能力的有技能“五有”标准,确保实现0.49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三、精准扶贫需求分析

(一)经济发展的需求

岢岚县在经济水平方面,“十二五”末GDP总量占忻州市2.9%,位于全市第12位;财政收入和存款技术小,绝对额低,实力差距显而易见,农业基础薄弱,特色产业挖掘深度低;工业上支撑转型跨越发展大项目、大项目不足,发展后劲有待加强。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社会事业看,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多,民生事业发展滞后,贫困县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民的生活条件还没有彻底改善;民营经济和社会创业活力不足,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

(三)文化发展的需求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反映的是农村文明开放程度,是农民精神状态的展示,也是农民综合素质的体现。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强烈,但由于思想观念存在偏差、精神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公共设施管理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四、助力扶贫政策研究及建议

(一)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

深入贯彻党中央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决策部署,借鉴“河长制”的方法经验,县级党委开始,各级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一把手,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推动行业部门履行扶贫开发职责,强化协同协作,合力开展脱贫攻坚。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整合各类资源集中投向脱贫攻坚,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政府、市场、社会协同作战,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认真研究项目资金政策及方向,既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水利、电力、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的建设步伐,又要持续增强优势项目的竞争优势,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实现更多贫困户就业。

(二)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所谓扶志,就是要淡化贫困意识,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所谓扶智,就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精准扶贫仅是给钱给资源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教育引导老百姓改变传统观念、彻底祛除“等、靠、要”的思想诟病,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受教育程度偏低、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恶劣、年轻劳动力萎缩是造成贫困地区的几个重要因素,要针对不同的致贫因素进行精准扶贫,坚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增加收入同步进行。一方面,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地区,统筹经费使用,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广泛联合各类社会培训资源,为贫困户提供种养、深加工等技能培训服务,完善产业链服务生态,带动更多人脱贫。另一方面,对于无发展潜力的地区,创新异地搬迁扶贫模式,增加移民生态补偿的同时,跟进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

(三)构建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扶贫力量,整合各类资源集中投向脱贫攻坚,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政府、社会、市场协同作战,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大力培育和扶持产业协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的发展,通过吸收贫困户土地经营权入股、财政资金投入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户等资产收益方式,建立经济组织与贫困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多样化金融工具与贫困地区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资本的力量,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积极对接科研机构,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不断深入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推动城镇与农村创新创业同步发展;引入互联网+的先进理念,开展农业技术和产业培训远程跟踪服务、拓展特色农产品交易新市场、实现线上技术快速指导;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强化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师资力量配置,让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惠及贫困学生。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问题,着力解决道路、饮水、电网、网络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争取农村公路提质完善、窄路基路面加宽、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生命防护等公路改造项目,构建安全畅通、便捷高效、城乡一体的道路网络格局;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及提质增效项目,改造低标准农村饮水设施,有效提高農村饮水水质和保障水平;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建设现代智能电网,满足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等需求,提高农村电力保障能力;完善农村网络通信配置,加快农村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提高新一代移动通讯和无线局域网热点覆盖。

(五)严格考核督查问责

建立年度脱贫攻坚逐级督查制度。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及时出台全县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办法等,依据办法规定和要求,结合各级责任目标,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联合督查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对各镇办、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跟踪问效,动态掌握工作进度,强力推动工作落实。严格工作成效研判和评估,强化对乡镇和部门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对年终考核脱贫攻坚任务不达标的乡镇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引入第三方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建立以脱贫攻坚实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对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给予表彰、优先提拔重用;对落实决策不力、脱贫攻坚进展缓慢的,要进行约谈;对在岗不作为、工作推不动的,要采取果断的组织措施,真正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措施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沈士光.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N].文汇报,2017-09-07.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
基于特色产业新闻宣传的地方发展推动思考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特色产业科普的创新思考与发展研究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宣威特色种植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