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双重境遇

2018-03-29陈云云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微时代信仰

张 玉,陈云云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23)

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172大学生若缺乏科学而坚定的政治信仰作为支撑,就不能成功抵御各种私心杂念、诱惑欲望的侵蚀。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的政治信仰及其信仰能否持久永恒,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是否存在“精神缺钙”“软骨病”问题,还关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能否早日实现。“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特别是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肃清“微时代”各种复杂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始终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是当前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解读“微时代”: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新环境

“微时代”是对以微博、微信作为主要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新时代的一种简称。“微时代”信息传播呈现“空间无屏障”“时间无障碍”“咨询无阻碍”等趋势,其所具有的迅捷性、跨时空性、迷你性、猎奇性、开放性、碎片性、快餐性、自由性、草根性、互动性、匿名性、拟态性、衍生性等特性,一方面使得大学生思想交锋、观点碰撞、价值冲突趋势越发激烈;另一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模式、生活状态、话语方式和精神世界,使得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面临双重境遇。较之其它专业,当下我国应用类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相对比较功利且深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其政治信仰趋于复杂化、多元化。例如,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体系及课外阅读大多源于西方经济理论,“言必称欧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比重相对较少,西方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其影响深远。

“微时代”背景下,在网络拟态空间掌握话语权是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发挥引领作用的前提条件。“微时代”,大学生在社交软件、网络平台上发表的有关社会问题、公共事务和政治事件的观点和看法都会“原生态”地呈现并汇入网络信息库。同时,“微时代”所提供的“微媒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和“百科全书”,已成为大学生精神世界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和政治舆论的放大器。“微时代”不同性别、学科、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对政治信仰的关注度、认知度和认同度具有鲜明的差异性。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理工类、财经类、管理类大学生受工具理性思维的影响更为深刻,急功近利心态普遍存在,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精神价值,更容易沦为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高学历的野蛮人”。一般而言,男生比女生更关注政治信仰问题;文科大学生比理工科大学生更倾向于肯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文学、史学、哲学、法学等文科专业大学生往往比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更倾向于肯定政治信仰的积极意义。[2]348而我国应用型高校一方面女生比例远超男生,另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以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为主,专业教育大多很强,但是政治信仰培育相对薄弱。因此,我们要打好“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攻坚战,构建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使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遭遇史无前例的难题。

二、邂逅“微时代”: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新机遇

“微时代”并非洪水猛兽,它与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之间具有天然的、内在的契合性,并为新形势下我们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信仰精准培育提供了新平台、新空间。同时,“微时代”在信息传播方面所具有的迅捷性、瞬时性、虚拟性、交融性、开放性、灵活性、海量性等特质和优势,为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提供了新机遇、新契机。

(一)“微时代”为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者拓宽新视野

一方面,“微环境”使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者能够摆脱传统培育环境中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能实时收集反映大学生真实精神状况和价值取向的资料,了解培育对象思想之动态,从而加强培育主客体之间的情感“黏性”,客观、全面地评估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并制定科学培育方案,丰富信仰培育的手段和模式,既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方式,也拓展了培育者的眼界和思路,形成了师生互评的培育“环体”,从而增强政治信仰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微媒体”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也拓展了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平台和阵地,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手段,形成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模式,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另一方面,“微时代”给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带来的机遇首先体现为“资源共享”。传统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者的教育素材、实例主要取自信息量相对较小、时效性相对滞后的报刊、电视等载体。相比之下,“微时代”思想资源的扩散与精神文化的交流打破了地理空间的局限,实现了海量信息和资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与共享,培育者可直接将加工后的“微产品”内容作为政治信仰培育资源。这就丰富了培育者获取教育资源的渠道,充实了教育素材库,也使得培育手段和形式更为新颖、多样、生动、直观和“接地气”,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等一系列“高大上”的政治信仰培育主题变得更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二)“微时代”为实现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个性化培育提供新渠道

张扬个性、“精准教育”是“微时代”教育的显著标志。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作为一项有组织、系统化的教育活动,需要观照和考量“微时代”所提供的网络拟态环境。特别是“微时代”衍生的“微媒体”使得信息传播跨越了物理空间,不仅满足了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个性化的需求,而且能够有效突破传统媒体时代的局限,准确记录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国内外政治事件的关注情况。

在当代国情背景下,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实质就是培育者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对大学生思想信仰进行引领、凝聚、重塑与整合的实践过程。有鉴于此,培育者可以借助“微时代”所提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和分析工具对大学生的兴趣聚焦点、思想动态和文化需求等思维活动进行跟踪、调查和研究,并对资料、数据和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和解读,有针对性地、菜单式地向其推送个性化的教育模式、配套支持和过程干预,为其量身打造适合其实际的信仰培育体系。互联网党课、微博党性调研、微信党建平台等已成为一些高校对学生进行政治信仰培育的新尝试。此外,“微时代”大学生思想动态、理想信念状况的衡量标准、方式方法、参照谱系、培育效果等也会走向个性化的抉择境地。马克思主义只有借助个性化的平台在更广阔的“微媒体”空间传播,才会被更多的大学生所熟知、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信仰。

(三)“微时代”为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科学化培育提供新思路

“微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成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新背景、新动态、新基础和新趋势。这一时代的到来,有利于培育者打造富含马克思主义信仰元素的“尖叫产品”。“微时代”所提供的一系列学习平台是培育者全面了解和科学预测培育对象学习动因、学习过程、努力程度及思想变化情况的重要媒介。信仰培育者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挖掘、分析和总结出大学生信仰构建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促进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塑。目前,高校思政课已普遍借助“微时代”的“东风”引进网课、微课、慕课等新技术平台,这可以自动、完整地将受教育者的政治学习过程客观地保留下来。同时,大学生关于国内外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热点的关注情况、评论观点,都能在微博、微信、QQ、博客、论坛、直播等“微媒体”社交平台得以完整地呈现,这是大学生思想舆情与民意的集中体现。培育者可以依据“微媒体”平台更加便捷、准确地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舆情动向,为制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方案提供重要借鉴与参考。此外,借助“微媒体”的“点赞”功能,可以让教育者从海量的社会资讯、民生百态、新闻热点中选取那些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引导性教育;大学生也能够依据自身兴趣和偏好有选择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自我修养-自助菜单式”教育,不仅实现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而且改变了传统政治信仰培育枯燥、死板的刻板印象,从而提升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直面“微时代”: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新挑战

“微时代”具有两面性、双重性,既可以帮助大学生便捷地获取资讯,彰显其在“微时代”的主体地位和先锋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和选择,给传统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理念、方法和模式带来诸多挑战。近年来,沈壮海教授跟踪研究了中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并且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和理想信念的形成容易受虚拟网络的影响;二是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程度相对较低。[3]

(一)如何高效利用“微媒体”对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者提出挑战

“微媒体”具有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渠道多元、瞬息万变等显著特征,这使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被解构,传统政治信仰培育模式日渐式微。培育者只有科学分析、合理利用、熟练驾驭“微媒体”所提供的海量数据、信息和资料,才能确保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实效性。“微媒体”平台是大学生思想动态和信仰状况数据信息的生成地和聚集地,培育者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采集、梳理、分析和利用,大部分信息数据在产生之后便处于“沉睡”状态,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微媒体”是信息、数据、观点和素材的“汪洋大海”,如何甄别、筛选、过滤、梳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对培育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网络信息处理水平、“微媒体”驾驭能力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充斥网络空间的各种公开课、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秋波课堂受到大学生的热捧,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形成现实冲击。

“微时代”人人皆是“麦克风”,真正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模式使得主客体关系呈现交互性、平等性、“去中心化”、去崇高性等特征。一方面,大学生易出现“藐视伟大”的心理和反智主义倾向,其反精英意识和自主选择权加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可以按照自身价值观自由表达政治立场、态度和主张,当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随地问“度娘”和“知乎”,打破了传统“有问题问老师”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培育者的威信和中心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微时代”的非层级性传播模式,使培育者原先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心地位被弱化,使其在活动组织、实施、管控和指导方面陷入挑战日多、压力日增的不利境地。同时,“微媒体”冲破了原先培育者信息优势格局,颠覆了“施教-受教”的单向传输、二元闭合的教育结构,培育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与反叛,致使其威权性丧失、尊重感和价值感被稀释,师道尊严趋于边缘化、破碎化,这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难度系数和复杂性。[4]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信仰培育的主渠道,但是大学生普遍感觉理论性太强、教学方式单调,实际效果平平,这与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微媒体”所呈现的精彩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对于大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可能面临着精神懈怠、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二)“微时代”蕴含的多元社会思潮扰乱了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

当下,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三者日趋交融,“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和基本态势并没有彻底改变,文化多样性、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等无不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图谋不轨之士在网络空间散布各种歪理邪说,尽显“傲慢”与“偏见”,想尽一切办法矮化、丑化、污化、抹黑、诋毁甚至妖魔化马克思主义。郑永年对当下我国民众的意识形态态势有过基本判断,认为“真正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者越来越少”[5]6。

大学是一个人价值观生成和信仰构建的关键时期,不良社会、文化、政治思潮的甚嚣尘上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生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微时代”的“微媒体”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已成为少数人传播错误社会思潮的“跑马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新的伟大斗争,其焦点就是“信什么主义、走什么路”的问题,主战场就是网络空间和“微媒体”,而大学生成为各方主要争夺的对象。近年来,诸多错误价值观充斥着“微媒体”,特别是别有用心者包括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微媒体”极力鼓吹和兜售历史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奇谈怪论,言必称欧美,企图对民众进行“精神殖民”,这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挑战,而且消解了大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政治认同、理想信念,造成其思想困惑、价值混乱、精神虚无。与以往不同的是,当前的民粹主义已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了“微媒体”,其貌似客观、合理的言论具有很大的蛊惑性,因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形成舆论声浪,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6]68

由于当前网络监管的缺位滞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及有关部门对信息审核、过滤和把关不严等原因,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消极的价值观甚至暴力、色情视图和歪曲事实的不负责论调在“微媒体”肆意传播,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色情文化、享乐文化浸淫中精神颓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游戏人生、不能自拔。同时,“微媒体”也成为多元化价值观竞相发声的舞台,普世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思想大行其道、相互激荡,通过“微媒体”在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迅速滋生和蔓延,使得他们理想信念缺失、价值错乱多元、认知扭曲和信仰危机。有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网上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度总体上不容乐观,除“中国梦”关注度达70%外,其它关注度较低。[7]因此,在当前多元社会思潮竞相发声的特殊背景下,一方面,在大学生信仰建设上,我们必须正视多元思潮的交锋和多种信仰的选择,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将因为其所独具的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完善统一而拥有越来越多的信众;另一方面,如何有效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理论和现实问题,成为“微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遭遇的新挑战。

“微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塑造是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学校教育(包括校园文化、专业渗透、班级学风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高校的办学思想不能太过功利化,不能把高校办成企业,把学生培养成为物欲横流的“经济动物”。一个缺乏健康、高尚和深厚人文精神底蕴的高校,绝不可能培养出真正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和自身获得真正幸福的人才。就应用型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要尽量规避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构建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培育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不可替代的功能。

(三)“微时代”给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带来伦理性挑战

主张全时、无界、无屏障地传播和表达是“微媒体”的天然诉求。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媒体”中大学生身份不易暴露,他们可以摆脱现实束缚,在虚拟网络空间里平等、宽松、自由、匿名地进行信息交流、政治参与和信仰表达。但是这种“谁也不了解谁”的“微媒体”匿名环境,因缺乏法制约束、道德制约和现实世界的真诚,往往使大学生成为“双面人”,滋生侥幸心理,不自觉地拉低道德水准,将“微媒体”当成发泄情绪、随意发表言论、表达极端政治倾向的“跑马场”,谩骂、攻讦、讥讽,甚至人肉搜索,肆意发表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原则的出格言论。“微时代”弱化了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极易助推一些流言蜚语、低俗视图以及垃圾信息的传播,有时甚至会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过分推崇个体自由、自由表达、自我放纵、无所顾忌、不拘形式的“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匿名性、虚拟性和泛滥性容易忽略参与主体的道德责任,网络民粹主义盛行,大学生作为“吃瓜群众”容易自我放纵,草寇化、庸俗化地发表言论,进而出现道德越轨、道德绑架、冷漠围观等失范行为,网络民主则沦为“多数人的暴政”。微博、微信、QQ、博客、论坛、直播等“微媒体”虚拟空间作为大学生的“第二生存空间”,充斥着光怪陆离的信息产品,如若缺乏科学而坚定的信仰和自控能力,就容易受网络游戏、色情、暴力等因素的诱惑和影响,从而出现沉溺网络、逃避现实的不良心理倾向和网络依赖症、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等心理问题。同时,“微时代”的网络语言、网络歌曲、网络游戏趋于低俗化、恶俗化和暴力化,山寨、恶搞、嘲讽、标签式的叙事方式容易造成话语霸权、强弱对立、群体撕逼,这不利于大学生科学政治信仰的构建。而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更多地采用“是否对我有利”的功利主义标准而不是是非原则标准来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对自己的就业和前途过分关注,往往会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8]因此,培育者必须努力引导大学生在“微时代”背景下树立科学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在“微媒体”平台对政治事件、社会热点和信仰问题理性地表达观点和看法,承担伦理主体责任,扮演道德示范角色。

随着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目标任务的转换和“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在战略性调整、适应性转变和路径选择方面都呈现新的时代特征。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9]因此,我们既要善于运用“微媒体”开展大学生政治信仰“精准”培育工作,构建大学生信仰的精神家园;也要规避和应对“微时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因为这不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网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创新。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微时代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