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8-03-22胡燕

读天下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创业专业创新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科技产品、日常生活服务、文化创意的创新创业项目层出不穷,然与法律相关创新创业项目极少,法科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重重困境,本文主要通过对法科学生及法律相关企业开展调研,全面剖析法科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及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创新创业困境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法科;专业;对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大学作为培育社会英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内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对于深化高等教育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

(一) 政府政策支持引导

当前,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助力高校双创教育发展。如: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2010]3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性文件,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一系列内容。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进一步增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衡量标准、资源集聚、平台搭建、产学研创提供了人员、政策、资金的支持和保障。

(二) 高校重视指导落实

在政策的指导要求下,高校教育模式发生转变,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素质教育全过程。将《创业基础》列入必修课,并开设了涵盖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思维训练、创业技巧指导等各类型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课,举办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SRT、思维盛宴等多项创新训练及比赛实践,使在校每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都得到提升锻炼。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大力度的支持培训及网络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投入,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主体的学习交流与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链接,探索建立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加强与校企合作力度,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和资金帮扶,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三) 学生创新创业观念增强

大学生处于青春活力的成长阶段,富有激情、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在高校创新创业第一课堂接受系统理论培训,在各项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过程中,接受第二课堂的指导与检验,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升了创新创业观念,增强了综合素养,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作品及实际创新创业的项目质量和数量逐年提升。

二、 法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困境及原因

尽管我国各大学的双创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已取得诸多成就,但其基础仍较薄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面临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多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主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技术开发、服务及咨询为主要内容,具有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等特点,与法律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却极少,法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裹足不前。而随着国家依法治国战略和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对法治人才需求逐渐增大,法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观念及创新创业能力,直接关系着法律人才务实卓越等精神品质的塑造和服务国家社会的层次水平,对于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政策、构建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为充分了解法科大学生与法律相关企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的想法和建议,我们分别面向法科大学生及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法科学生在创新创业困境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

(一) 主观层面:从法科生自身情况分析

1. 创新创业意识不足,缺乏积极性

法科大学生创业思维局限,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调查显示只有7%的大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愿,更多的法科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对创新创业存在印象固化,更倾向于公务员、选调生等方式毕业后直接就业。同时,受法学专业严谨、规范等特点的影响,法科学生整体思维偏向保守、谨慎,对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缺乏正确学习了解的态度,超过50%的学生认为自身缺乏创新创业经验和实践能力,担心创新创业困难较多而选择放弃,缺少创业动力与创业热情。

2. 对法学专业理解偏颇,缺乏敏感度

法科学生仍然存在“法律=诉讼”、“学法律的人=法官和律师”的思维,对法律专业特点的理解较为狭窄,认为法律的作用仅限于提供保障和服务,欠缺专业技术性,不存在创新创业的可能,更没有适合创新创业的项目,缺少发现法学专业创业机会和创新点的敏感度。同时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中更加注重将法学以专业和技能进行定位,缺乏对法学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唤醒与培养,这也侧面导向了法学学生毕业后择业而非创业的抉择。

(二) 客观层面:从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分析

1. 创新创业政策及环境有待完善

目前,不同地区对于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差异,政策宣传与激励奖励机制不够健全,已有的创业扶持政策及创业资金仍然存在短缺,创新创业氛围淡薄、创业门槛存在不均衡。在当前的创业环境下,生活服务类创业项目准入门槛偏低,市场风险较小,较易获得客户信任度,创业成功率高。而像法学相关领域等专业性强、成果见效周期长且不显著的创业项目,准入门槛则相对较高,创业成功率偏低。

2.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高校逐渐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但创新创业教育在规范化、学科化、系统化层面还有所欠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明确、课程体系还有待完善、配套师资和设施不够齐全。现有教学的模式大多还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凸显。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逻辑性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理清和协调,这就导致大学生虽然在大学期间受过创业教育或训练,但仍然停留完成学分应试学习的阶段,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对于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处于理論课程阶段,实践应用型及创业方面的法律课程教育尚未形成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及企业合作平台欠缺。

三、 法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法律在任何一个企业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法律相关创业项目创业机会充分,创业模式丰富,法科大学生从事法律相关领域的创业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广阔的市场前景,而推动法科学生创新创业的路径构建和优化,需要政府、高校协同推进。

(一) 政府层面

1. 营造宽松的政策实施环境

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鼓励和扶持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社会各阶层全方位的努力与协作。政府尤其应在资金政策、社会保障等关键性问题上做出符合大学生创业自身特色的特殊政策或改进措施。其次,应设立专门的创业管控机构以推动大学生创业,用战略立法形式把创业扶持政策法制化,以确保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能够有效执行,使创业者真正受益。

2. 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准入门槛和运营成本

政府应着力优化大学生知识产权申请资助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专利予以减免手续费和缩短审批周期的优惠,适当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准入门槛。根据大众创业、互联网创业、微创业的新常态,进一步精简和规范工商、质监、税务等商务登记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降低登记注册门槛,放宽市场主体准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针对性服务。

(二) 高校层面

1. 完善创业课程体系,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一方面,根据法学专业特点,形成具有法学特色的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基础课与法学专业课相融合,在专业教育中逐步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教师在教学上应采用多角度、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贯彻教学意图,切实提升法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管理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效性。另一方面,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演练相结合,构建由教育课程、模拟训练、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组成的实战培育体系,加快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实验基地模仿市场环境下的实际运营过程,提升创新创业意识,积累创新創业经验。

2. 强化创新创业指导,完善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聘请创新意识强、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法务、律师团队与学校专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共同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导师团队,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全方位的指导培训。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来,通过举办专题报告或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创新园区、总结推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做法等渠道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政宁.应用型法律人才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世纪桥,2012,(21):102-103.

[2]李振华.基于创业视角的法学教育困境与选择[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1):11-13.

[3]杨敬辉.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法学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8):230-231.

[4]夏红,赵忠江.论推进法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路径[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98-102.

作者简介:

胡燕,助教,天津市,天津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创业专业创新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