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患者生存分析

2018-03-08戚金凤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厄洛全脑控制率

戚金凤

目前,在癌症死亡的多种原因中,肺癌所占的比例连年提高,发病率居高不下,而肺癌转移的常见部位是颅脑,严重危及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1-3]。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因其脑转移率较高,预后极差,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难题之一。以往的治疗利用第三代抗肿瘤药物联合化疗,可以适当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化疗药物会受到脑脊液的阻碍,不能顺利到达病灶,因此全身化疗对脑转移的治疗效果不佳。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otherapy,WBRT)是治疗脑转移的标准方式,克服传统治疗的弱点,能够使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延长3~6个月[4-6]。厄洛替尼(Erlotinib),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区ATP的亲和力更高,特异性更强,可抑制细胞生长或直接促进细胞死亡。目前,也有研究指出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促进癌细胞凋亡方面效果显著,但国内尚未有详细报道,本次研究详细分析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入本院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患者98例,年龄35~75岁,根据治疗途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脑放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近亲属对研究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7]: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肺腺癌,年龄18~75岁,各生化指标符合非小细胞肺癌标准,没有出现其他系统感染或者活动性感染,可测量颅内颅外病灶,无放疗史,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8]:患者因个人或其他原因主动退出治疗或者患者不能接受治疗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全脑放疗治疗,实验组患者从放疗开始,同时服用厄洛替尼片,共服用150 mg。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门诊随访。

1.4 随访

全组患者定期住院或者门诊随访,随访的内容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CT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期的不良反应。

1.5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在进行全脑放疗后2个月,根据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9]评断患者的客观疗效,具体标准为: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患者连续4周脑转移无新病灶出现,且旧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患者脑转移病灶无恶化现象,且脑肿瘤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至少减少50%;疾病稳定(stabledisease,SD),肿瘤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减少至少50%,增大不超过25%;疾病进展(prigressivedisease,PD),肿瘤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增加超过25%,有新病灶出现。客观有效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包括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时,主要参照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对患者进行毒副作用评价时参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通用药物毒性反应标准[10]进行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客观缓解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12.2%,部分缓解率为28.6%,病灶稳定率为42.9%,病灶进展率为16.3%,而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仅有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2组对比,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远远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对比

截止到随访结束,实验组患者中,1年生存有28例(57.1%),无进展生存有20例(40.8%);对照组1年生存仅有15例(30.6%),无进展生存有9例(18.4%)。2组1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6、0.982;P=0.040、0.031)。

2.3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在实验组中,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腹泻、头痛和恶心,对照组患者表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头痛和恶心,血液学都有白细胞减少。2组患者在腹泻、皮疹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例,%)

3 讨论

目前,全脑放疗是治疗脑转移的标准治疗方式,传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术、化疗等[11-12],其中直接对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或者定向放疗会伴随其它器官转移,不是最佳选择。国外也有研究指出肺癌脑转移预后差,自然生存时间最高3个月,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在3~12个月,因此,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13-14]。

本次研究中应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NSCLC。患者口服厄洛替尼后,人体吸收60%,被吸收的成分中90%以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半衰期为36 h,厄洛替尼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区ATP的亲和力更高,特异性更强。这可能是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更具有生存优势的主要原因。2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12.2%,部分缓解率为28.6%,病灶稳定率为42.9%,病灶进展率为16.3%,而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仅有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2组对比,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远远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P<0.05)。此外,截止到随访结束,实验组患者中,1年生存有28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有20例,对照组1年生存仅有15例,无进展生存有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可以提高脑转移的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实验组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腹泻和头痛恶心,对照组患者表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头痛恶心,血液学都有白细胞减少,2组患者在腹泻、皮疹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有研究证实,服用厄洛替尼的患者皮疹出现的时间越早,越严重,说明患者治疗的效果可能越好,加之实验组患者无其他不良反应,说明厄洛替尼服用方便,医从性良好。

综上所述,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效果良好,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对脑转移病灶有较好的控制率,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 Velcheti V,Schalper KA,Carvajal DE,et al.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express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ab Invest,2014,94(1):107-116.

[2] Lim SH,Sun JM,Lee SH,et al.Pembrolizumab for the tre- 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N Engl J Med,2015,372(12):179-188.

[3] Rizvi NA,Hellmann MD,Snyder A,et al.Cancer immunology.Mutational landscape determines sensitivity to PD-1 blockad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Science,2015,348(3):124-128.

[4] J Nne PA,James Chih-Hsin Y,Dong-Wan K,et al.AZD9- 291 in EGFR inhibitor-resis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N Engl J Med,2015,372(8):1689-1691.

[5] Dummer R,Goldinger SM,Turtschi CP,et al.Vemurafenib in patients with BRAF(V600) mutation-positive melanoma with symptomatic brain metastases:final results of an open-label pilot study〔J〕.Eur J Cancer,2014,50(3):611-621.

[6] Gadgeel SM,Gandhi L,Riely GJ,et al.Safety and activity of alectinib against systemic disease and brain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crizotinib-resistant ALK-rearrang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AF-002JG):results from the dose-finding portion of a phase 1/2 study〔J〕.Lancet Oncol,2014,15(10):1119-1128.

[7] Shen L,Chen L,Wang Y,et al.Long noncoding RNA MALAT1 promotes brain metastasis by induc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lung cancer〔J〕.J Neurooncol,2015,121(1):101-108.

[8] Weber B,Hager H,Sorensen BS,et al.EGFR mutation frequ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erlotinib: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in Danish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14,83(2):224-230.

[9] Xie Y,Liang J,Su N.Gefitinib versus Erlo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2015,35(3):446-449.

[10] Gondi V,Pugh SL,Tome WA,et al.Preservation of memory with conformal avoidance of the hippocampal neural stem-cell compartment during whole-brain radiotherapy for brain metastases (RTOG 0933):a phase Ⅱ1 multi-institutional trial〔J〕.J Clin Oncol,2014,32(4):3810-3816.

[11] Schulze B,Meissner M,Wolter M,et al.Unusual acute and delayed skin reactions during and after whole-brain radi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RAF inhibitor vemurafenib〔J〕.Strahlenther Onkol,2014,190(2):229-232.

[12] 宋 勇,杨 雯.2014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10-15.

[13] 夏 晖,王 璇,朱姗薇,等.厄洛替尼片致间质性肺疾病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15,12(10):636-637.

[14] 周建美.EGFR靶向药物治疗不同类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2(6):642-644.

猜你喜欢

厄洛全脑控制率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厄洛替尼致消化系统严重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盐酸厄洛替尼片的临床应用概况
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