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2018-03-01天庆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天庆,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以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和外周血流分布异常为特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1]。他汀类药物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和抗心力衰竭的作用,可使CHF 的新发生率减少20%[2- 3]。在延缓CHF病情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高远期存活率等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4]。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虽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却缺乏大量严谨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血脂康是从中药红曲中提炼而成,含有多种天然他汀类成分,具有活血化瘀、除湿祛痰的功效。自上市以来,成为治疗高脂血症常用的中成药。近年来,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其随机对照试验也在多家医院展开。本研究旨在对基于常规西药加用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对血脂康治疗CHF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①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样本≥30例,受试者年龄≥18岁;②各文献研究方法相似,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依据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硝酸酯类、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治疗组: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两组间具有可比性。④结局指标,纳入研究中至少含有下列1项结局指标: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改善<1级或无改善);心功能改善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脑钠肽(BNP)。

1.2 排除标准 ①描述性研究,无可比性对照组;②非随机对照设计;③动物实验;④重复发表文献;⑥由严重贫血、严重感染、肺源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致心衰为研究对象者。

1.3 检索策略 在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发表日期为1997年11月—2015年10月,所有关于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献。中文检索关键词血脂康、慢性心力衰竭;英文检索词为:Xuezhikang,chronic heart failure。

1.4 质量评价 根据 Cochrane评价手册5.1.0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5]。①具体随机分配方法;②分配方案是否隐藏;③是否采用盲法;④结果数据的完整性;⑤其他偏倚来源。回答“N”:高偏倚风险,“Y”:低偏倚风险,“U”:不确定偏倚风险。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二分类资料采用比数比(OR)或相对危险度(RR)和 95% CI 表示;对于连续性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和95%CI表示。

1.6 异质性检验 采用χ2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准α=0.1,用I2评估异质性大小。

1.7 选择统计模型 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1且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各研究间具有相似性,P<0.1且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如若P<0.1且无法判断来源,则不进行Meta分析[6]。

2 结 果

2.1 文献纳入情况与方法学质量分析 依照上述检索策略,初检出相关文献114篇,均为中文文献,通过阅读筛查,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计1 137例病人。所有文献Cochrane质量评价,均为B级。该系统评价选择:5篇[7- 11]采用了临床综合疗效为评价,11篇[7- 9,11- 18]采用射血分数为评价指标,3篇[8,11,19]采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评价指标,3篇[11,13,20]采用血清BNP水平为评价指标.

2.2 纳入研究资料 所有研究均采用平行设计,对照组常规治疗或加用安慰剂,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北大维信,每粒0.3 g),每次1粒,一日2次;或每次2粒,一日2次;或每次2粒,一日3次;或每次2粒,一天1次。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临床疗效Meta分析 共纳入5篇研究,同质性检验:P=0.35,I2=10%,各研究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OR=3.04,95%CI为[1.81,5.10],P<0.000 1。提示加用血脂康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综合疗效。详见图1。

图1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临床疗效Meta分析

2.3.2 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Meta分析 共纳入11篇研究,前5篇研究,同质性检验:P=0.2,I2=34%,各研究具有同质性,故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WMD=6.96,95%CI为[5.91,8.02],P<0.000 01。详见图2。后6篇研究之间具有异质性(P=0.01,I2=66%),可能与原发病不同、疗程、观察方法有关系,采用随机效应进行分析,其WMD=5.58,95%CI为[3.76,7.39],P<0.000 01。详见图3。结果表明,加用血脂康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

图2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

图3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Meta分析(随机效应模型)

2.3.3 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情况Meta分析 共纳入3篇研究,同质性检验:P=0.001,I2=85%,可能与原发病不同、疗程、观察方法有关,采用随机效应进行合并分析。3个研究的WMD=-2.80,95%CI为[-3.71,-1.88],P<0.000 01。结果表明加用血脂康能够有效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详见图4。

图4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情况Meta分析

2.3.4 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BNP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纳入3篇研究,同质性检验:P<0.10,I2=90%,可能与原发病不同、观察方法、疗程有一定关系,采用随机效应进行合并分析,其WMD=-252.25,95%CI为[-318.80,-185.70],P<0.000 01,3篇研究的合并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血脂康能够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BNP水平。详见图5。

图5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BNP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2.5 不良反应 纳入的14篇文献中,6篇研究中提到药物安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主要包括治疗前后病人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消化道症状等。纳入的研究均未报道治疗过程中口服血脂康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3 讨 论

我国传统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描述最早见于《内经》,中医认为,CHF属于 “怔忡” “喘证”“水肿”等范畴。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以及心肌重构三个方面有关,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血脂康从传统中药红曲中提取,含有多种天然他汀,主要为HMG- CoA抑制剂洛伐他汀[21]。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心肌功能状态受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血脂康具有调节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从而改善心肌细胞的功能。此外有研究已证实,血脂康具有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及β受体,降低血管收缩反应,减少线粒体死亡和细胞凋亡,达到抑制心肌重构的目的[22]。此外,血脂康中还含有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麦角甾醇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通过多种成分并存及多途径协同作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及预后产生良好的效果。

对14篇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实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用血脂康治疗不仅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BNP水平,还可以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减小LVEDD,改善心肌重构。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在常规西药组加用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加用血脂康治疗组较西药常规治疗组不仅可进一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还可以改善心肌重构。但由于受试验质量的限制,仍需要进行大样本、随机双盲、分配方法隐藏的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准确性,并提供科学依据。

[1] Fonarow GC,Horwich TB.Cholesterol and mortality in hert fail- ure: the bad gone good [J].J Am Coll Cardiol,2003(42):1941- 1943.

[2] Kjekshus J,Pedersen TR,Olsson AG,et al.The effects of simva stain on the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J Card Fail,1997,3(4):249- 254.

[3] Lewis SJ,Moye LA,Sacks FM,et al.Effect of privation on cardio vascularev entsin older patients with my 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holesterol levels in the average range[J].Ann Intern Med,1998,129(9):681- 689.

[4] 苗阳,赵文静,荆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5):406- 409.

[5] Higgins JP,Altman DG,Sterne JA,et al.Chapter 8:Assessing risk of bias in included studies. [EB/OL]//:HigginsJPT,Green S,et al.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 (updated March2011).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2011.Available from www.cochrane- handbook.Org.

[6] 倪宗赞.医学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1- 251.

[7] 刘尊齐.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C- 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220- 222.

[8] 郭治平.血脂康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8,30(6): 131- 132.

[9] 叶椿香.血脂康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09,4(11):858- 859.

[10] 赵昕.替米沙坦联合血脂康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5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1): 60- 61.

[11] 廖祥明.血脂康抗心衰药效的临床研究及其降低血浆脑钠肽的相关性[J].药物治疗学,2010,15(11):1284- 1287.

[12] 王敏.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36- 37.

[13] 王建飞.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10):54- 56.

[14] 郑宇.血脂康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2):42- 43.

[15] 冯东兴.血脂康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3):2535- 2536.

[16] 施展,郭智,王应志.血脂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3): 5113- 5115.

[17] 黄伟,朱迎霞.血脂康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干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7): 10- 11.

[18] 刘喆.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0):1093- 1094.

[19] 刘明.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 60- 61.

[20] 马伟利.舒张性心力衰竭血脂康胶囊辅助治疗前后患者gal- 3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变化[J].山东医药,2015,55(31): 60- 61.

[21] 刘丽娟,马世尧,刘斯春.血脂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评价[J].中国药房,2003,14(3):276- 278.

[22] Khush K,Waters D,Bittner V,et al.Effect of high- dose atorvas- tatin on hospitalizations for heart failure: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Treating to New Targets (TNT) Study[J].Circulation,2007,115(5):576- 583.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培哚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曲美他嗪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应用缬沙坦、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的效果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LVEF的关系探究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